分享

「进了」新版《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发布,将催生5个重磅品种!

 快乐男厨师 2017-08-22
  • 时隔2年,由国家卫计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牵头修订的《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修订完成,并于8月18日在京举行发布会。

「进了」新版《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发布,将催生5个重磅品种!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发布会现场

相较于第1版,第2版指南用单独章节推荐5个国产创新药,分别介绍其药理学、创新点和规格用法。包括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尼群洛尔片、阿利沙坦酯、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左旋氨氯地平片。

除此之外,第2版指南还大力强调国产仿制药的品质,重点面向基层用药,并针对基层医生,按通用名和商品名增加常用药物推荐表格。

公开数据显示,基层市场一直是国产降压药的主战场,此举无疑将进一步利好国产降压药。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完成,国产降压药还将凭借优质的质量疗效和性价比优势,不断蚕食外资企业城市等级医院市场,降压药市场格局将迎来一波大变化。

1

有望催生5个重量级品种

「进了」新版《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发布,将催生5个重磅品种!

阿利沙坦酯

阿利沙坦酯是我国唯一的原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ARB)。从1994年首个ARB氯沙坦上市至今,沙坦类药物一直是高血压治疗一线药物。阿利沙坦酯进入医保目录之前,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占据了沙坦类药物的主要市场份额,超过70%。

随着国家药价谈判落幕,信立泰1.1类新药阿利沙坦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据莫尼塔研究分析,降价后的阿利沙坦酯在与其他沙坦类药物价格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副作用更小、临床效果更显著,优势明显。阿利沙坦酯与2006年上市的奥美沙坦酯特性相似,后者在2011年进入11省增补医保目录后增速高达91%,是近年来沙坦类药物重磅品种。

与此同时,信立泰运营氯吡格雷已超过15年,销售团队超过1000人,在心血管领域具有销售资源和渠道优势。2017年,信立泰针对阿利沙坦酯片成立专门队伍,迅速铺开市场。莫尼塔预测,5年后其市场容量有望看齐默沙东的氯沙坦钾片,实现10~20亿元的销售收入。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降压0号(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一直是华润双鹤的现金流产品。作为我国上世纪70年代开发上市的复方降压产品,历经40年岁月洗礼,销售依然强劲。2016年销售9.1亿片,销售额7.4亿元。因疗效确切且经过了40年的临床检验、服用便利(1天1片)、价格实惠(日均费用仅1元),是基层高血压群防群治的首选用药。

作为经济性和性价比较高的药物代表,降压0号得到了诸多高血压专家的推荐。联合用药是人体用药的大趋势,复方降压药在兼顾联合用药疗效和服药便捷性的优势下成为血压控制一线用药。我国降压药复方制剂市场由诺华、赛诺菲、默沙东和施维雅四家外企占据,市场份额达75%,国内企业所占比例较小。目前,华润双鹤是华润集团旗下唯一额化药制剂平台,华润赛科还是首家通过美国FDA即欧盟GMP双认证的企业。在市场和产品自身的双重潜力下,不难推测其未来较大的增长空间。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依叶片是2008年由CFDA批准上市的1.5类原创单片复方制剂,由深圳奥萨制药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2013年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被《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为“H型高血压”的唯一安全有效治疗药物。2015年,其在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用药金额为1900万元。在复方普利用药市场中位居第2位。

目前,我国抗高血压固定剂量复方集中在三甲医院,社区医院几乎为空白。在此基础上,依叶片的增长点在于分级诊疗深入带来的市场扩容,以及“H型高血压”概念的普及和规范治疗热潮。

左旋氨氯地平片

左旋氨氯地平是我国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抗高血压药物,1999年获得全球首个上市,属于国家1.3类创新药。2015年我国重点城市样本医院市场规模达2.69亿元。

目前,经CFDA批准的左旋氨氯地平口服片剂生产企业达12家,但市场集中度较高,前三位企业的市场份额高达94.8%。2015年施慧达药业集团的全球首创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占了60.65%的市场份额,可谓独霸半壁江山。施慧达药业集团已经构建起覆盖从大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的整体运营体系,同时非常注重互联网营销,“施慧达”在药品品牌影响力评选中也屡屡获奖。

尼群洛尔片

尼群洛尔片于2009年获得新药证书,注册分类化药1.5类,由江苏吉贝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上市,是国内唯一由CCB和β受体阻滞剂组成的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

复方降压药已经成为高血压治疗市场3足鼎立之一足,是增长较快的品类。尼群洛尔属于其他类复方抗高血压制剂,后者在2016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用药金额6454万元,同比增长8.84%。其中,辉瑞的多达一是领军品种,另外两个增速较快的阿米洛利氢氯噻嗪片和江苏吉贝尔药业的尼群洛尔。

作为《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系列指南》丛书之一,《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一直广受好评,尤其是基层医生。第一版发布至今2年时间,发行共4万册,在全国30多个城市宣讲,第2版的宣讲工作也已经启动。企业也已经开始上马布局,据华润赛科药业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金蓉莲介绍,华润赛科将组建团队完成100多场线下指南宣贯活动。

2

进口替代加速

中康CMH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降压药市场规模为583.7亿元(按终端零售价计),较2014年增长13.5个百分点。受招标降价、医保控费以及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降压药市场整体增速下滑,但仍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将近600亿的市场引来国内外企业争相抢夺。其中,内资药企和外资药企几乎平分降压药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从近两年的趋势来看,外资企业的销售额份额还在缓慢上升,正在与国内企业拉开距离。据孙宁玲介绍,中国的高血压治疗率不足50%,与欧美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未被满足的需求巨大,国内外企业都在寻求新的增长点。

于国内企业而言,国产降压药主战场主要集中在基层市场以及零售药店,尤其是在农村与县域基层市场。根据财富证券的分析,随着我国分级诊疗政策推行,一部分等级医院销售份额会流向基层市场,有利于内资企业,同时在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完成,国产降压药将更具竞争力,凭借性价比优势蚕食外资企业城市等级医院市场。

外资企业则主要在城市等级医院远超内资企业。但近年来,跨国药企也逐渐意识到基层市场的战略重要性。开始布局基层,将未来增长点集中在数字化创新和提供一整套慢病管理方案上来,以此提高自身竞争力。如赛诺菲于今年刚刚开启的“赛创”项目将率先在中国基层进行试点,涵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不过,趋严的合规环境,以及基层市场对市场推广的接受度为跨国药企进行学术推广设置了很多无形的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第2版《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也为药企基层学术推广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样板。

基层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在用药习惯上更注重实用性、便捷性和治疗性价比。孙宁玲教授介绍道:“部分基层医生对药品通用名并不熟悉,他们更熟悉商品名。鉴于此,新版指南基于数据检索,用表格的形式推荐过往使用量前三名的商品名,其中包括进口药,也包括国产药。”

这使得医药企业看到了不一样的学术推广方式和产品上市后再研究的方向。无疑,随着指南的推广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得到推荐的产品将迎来直接的利好。而企业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快速组建团队,跟上市场。

参加第九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年会请扫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