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件出现偏差,复印件一定有问题——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之学用者感悟

 道德经学用 2017-08-23

很久不见的一位配合供用商,有一天到办公室和我长聊了一个上午,的确让我受益匪浅。原本并没想和他多聊的,但看到他一脸的诚意,让我立刻调整了心态。首先了解了他目前的工作状态以及工作重点,让我在开发新产品方面顿时拓宽了思路。随着时间的延长,我们的话题也逐步的展开。当我问起曾经在公司工作过的一位同事目前的状况时,他真实的告诉了我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陷入了长久的思考。

这位曾经的同事原本在外销部工作,而且担当的是销售总监助理。在总监身体出现状况的时候,与我一起出国拜访客户多次,基本都能从容应对。但是,回到公司,与其他同事之间却总是难见和谐,甚至只要她在,整个办公室的氛围都会变得压抑和无声。因此,她还在我面前抱怨,为什么她想安排别人做点事,却总是没有人愿意,大多数时候用沉默来面对。当我提醒她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的时候,她的反应出乎人意料,自身的问题根本不容任何人质疑,而且变本加厉的指责谁谁谁、哪里哪里一大堆的“罪状”。整个办公室的同事,几乎无人幸免。起初,我们的判断是“原件”(时下流行的一句话: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出现严重的偏差导致,但并不明白具体。几年下来,公司的年轻人都看不到勃勃生机了。于是,在她再次大闹办公室的时候,我们果断请她回家了。然而,当我听完她最近发生的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问题的根源。

有一天晚饭过后,她为了体谅母亲的辛苦,主动承担起了洗碗的工作。一边洗着碗一边和妈妈讲起了孩子晚上和谁睡觉的事情。当她再次考虑到母亲的不容易(家里有两台大圆机,几乎都是妈妈在值通宵的晚班),为了让母亲安心的睡好上半夜,她不容商量的独自决定让几岁的孩子和自己睡,但没想到的事情也由此发生。妈妈不仅一万个不同意,而且似乎触碰到了“死穴”一样的暴躁,对着她破口大骂,而且骂声一浪高过一浪,持续不断。而她早已养成了“小姐”习惯,从未经受过如此激烈的待遇,内心产生了极度的不平衡,情绪完全战胜了理智。不仅和妈妈对骂了起来,甚至还被妈妈掌刮之后“奋勇反击”。这一切,既是意外,也在意料之中。关键在于种子种下之后,必定会发芽并开花结果的。伟大的老子在《道德经》的多个章节中都提到,这个世界存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果规律,而且是不可更改的。

最后进一步的了解到,这位小姐是在长辈的极度宠爱中成长,也是在父母对待长辈不孝的环境“熏陶”下接受的宠爱,可以说是只会让人产生自私、狭隘和斤斤计较的秉性。不敢想象,这类人走上社会,虽然有一定的做事的能力,但从小播下的是背道而驰的种子,会有怎样的一个人生,不难预想。更糟糕的是,还有两个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未来不也让人捏把汗吗?

  老师说:一切自己创造!现实是有太多的人还在迷雾中寻寻觅觅,实现和谐社会还需要更多的明道之人大力的传道,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己力。任重而道远,就让我们从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开始吧。

 

注:原文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学用者感悟集锦》

作者:允程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编辑部

(悟道心得,不设版权,欢迎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