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模仿还是超越——现代榫卯工艺改良技术之我见

 有志难舒 2017-08-23

仿古家具,是指仿照古典家具的艺术造型、材质、工艺等设计、制造的家具。仿古家具有三种类型。

一是老料新作,这类最常被误作原件。虽然原作损坏颇多,但用于修补损坏部分例如座面、背板等的,都是同质的老材料,看来几乎与原作一样。

二是零件拼合。用不同老家具的零配件,拼凑成一个新形态的家具。例如,方桌面上加上另一张椅子的四条腿,再加上某桌的面板拼成一张桌子,虽然看来都是老材料,但因为是拼凑而成,可能比例不对,已失去古家具的基本形态,本质上就是仿古。

三是新料新作。这类家具从形体或木料上都不难辨别,其价位可高可低,可视为具有古意的新家具。市面上大部分仿古家具都属于这一类。这类做法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参考古典家具的图录,依书上形制单纯仿制;另一种则是不讲尺寸,不论比例,对传统家具艺术进行改良和创新,实现现代功能,但留有古典造型。

抱肩榫传统

抱肩榫传统

抱肩榫现代

抱肩榫现代

那么,高档仿古家具又高档在哪儿呢?笔者认为,高档仿古家具除了前面提到的仿古家具所必须有的古典造型之外,“看不见”的部分更是要精益求精,那便是内部卯榫结构的仿制。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们使用卯榫对家具零部件进行接合的历史几乎与他们本身的历史一样久远。到了今天,高档仿古家具依然还在沿袭用卯榫对家具进行接合的传统。这种做法费工费时,但原汁原味,和历史上所有的时期一样,我们仿制前人的艺术品,比如明清家具,就要尽可能的接近它,结合今天的工艺水平,在某些方面我们甚至可以超越它。以下为笔者自己摹绘的一些传统家具内部与现代高档仿古家具内部的卯榫结构图,以此管中窥豹,探讨一下传统卯榫结构对于今天高档仿古家具制作的深远影响。

格角榫传统

格角榫传统

格角榫现代

格角榫现代

挖烟袋本是北京的工匠根据其形状取的名字,它用于制做圆材,多用于椅的扶手、腿及靠背木部件接合,一阴一阳的卯榫结构拼合起来,让人根本无法从外部了解它的构造原理,这种藏而不露的卯榫也称之为闷榫。传统的做法是将榫头、榫眼开成方形,而到了现代,电动生产设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加工圆孔及圆柱形零件的生产效率,因而高仿家具的挖烟袋普遍采用圆榫,这种加工方法的改进丝毫不影响家具卯榫接合的本质,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属于最值得提倡的做法。

挖烟袋传统

挖烟袋传统

挖烟袋现代

挖烟袋现代

当然,现代高档仿古家具在生产时,为提高生产效率而适当牺牲接合强度也是常见的。同样为抱肩榫的形式,传统的做法是在腿足与侧边板接合的内侧,还开有一个类似挂榫的榫头,这样两个零件在左右方向上的接合强度显然会更好些。但是,从力学的角度讲,现代的做法显然也能达到要求,因此,从它能够更多的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加工,进而大大缩短时间成本的角度出发,这种牺牲又是必要和可行的。

还有一种情况便是今天的高档仿古家具生产厂家得益于更加先进的生产设备、更加合理的结构设计,因而在卯榫的强度与生产效率上都要优于传统的做法。这也是包括笔者在内的所有古典家具从业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棕角榫传统

棕角榫传统

棕角榫现代

棕角榫现代

格角榫接合常用于面板的大边与抹头攒边嵌板的直角接合,传统的做法是在大边或抹头上开单榫头或榫眼接合,而现代高档仿古家具厂家利用五齿锯这样的生产设备可以很快的加工带有45度斜角的零件,因而可以在大边和抹头上同时开榫头与榫眼使二者进行双榫接合,大大提高了接合强度。

棕角榫的传统做法是在同一根支撑立柱的截面上开两个榫头,它对加工工艺有着很高的要求,费工费时不说,强度上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而现代做法的棕角榫是在两侧的零件上分别开榫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接合强度与生产效率。因此,这两种卯榫都属于现代工艺条件下对传统家具卯榫结构的良性改进。

尽管现代高档仿古家具上的很多传统卯榫结构得到了后人的改良,但是总体应用依然不够成熟。而且,现代板式家具金属连接件使用方便,强度可靠,价格低廉,也对中国古典家具采用卯榫接合的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是高档仿古家具承载的是人们对于古典家具特殊结构的追忆,对于古人精妙手工艺的追捧,因此决不能单纯从力学强度或经济成本的角度就否定这种近乎“原始”手段的零件接合。

高档仿古家具在生产方式上的革新似乎举步维艰,这与它的定位不无关系,准确的说,高档仿古家具仍属于家具中的“奢侈品”,很多时候消费这些家具的顾客更看重的是它们原汁原味的历史感,进而对高档仿古家具的质量极为苛求,他们更喜欢老师傅手工打造的精品,对于生产成本与生产时间自然是放得很宽,因而革新生产设备的内在动力明显不足。

从外因来说,现在专门针对高仿家具复杂卯榫结构而设计制造的机器并不多,因而进一步延缓了传统卯榫结构机械化生产的步伐。因此,古典家具工作者们,找出适合今天企业生产使用的经典卯榫结构,设计生产出更多适合加工古典家具卯榫结构的机械设备,二者相接合,将有助于真正把中国古典家具的这一精髓发扬光大。 (载于《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2012年第八期,作者:吕九芳 刘晨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