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话语蕴藉的内涵
“蕴藉”又写做“酝藉”或“蕴籍”,来自中国古典文论。“蕴”原意为积聚,收藏,引申为含义深奥;“藉”原意为草垫,有依托之意,引申为含蓄。在文学艺术领域,“蕴藉”特指汉语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在分析文体时指出:“综意浅切者,类乏酝藉。”他明确把蕴藉作为评价文学作品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清初文学家贺贻孙在《诗筏》中更进一步主张“诗以蕴藉为主”,他把蕴藉提高到文学创作的头等地位。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也把蕴藉作为评价诗词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准:“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然不若《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他把“蕴藉”与“空灵”连用,明显是称赞苏轼的《水调歌头》含蓄有余而且蓄积深厚。这些都表明了“蕴藉”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常用概念,强调语言的内涵应含蓄有余且蓄积深厚,让人回味无穷。
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含蕴性质,二是具体的本文带有话语含蕴性质。
二、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话语蕴藉通常具体的表现在两种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
含蓄是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者蕴含着无限的意味,使读者回味无穷。苏东坡说过,天下之至文,莫妙于言有尽而意无穷。含混也称歧义、多义和复义,是指看似单一而确定的话语蕴含着多重不确定的意义,它不是晦涩难懂,而是一种合理模糊,从而产生文学艺术特有的模糊朦胧的美感效果,丰富了抒情话语的情感内涵。
三、话语蕴藉在古诗词中的具体体现
(一)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说“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味。”这充分体现出含蓄在古诗词中所起的作用,即言有尽而意无穷。
节妇吟
张籍(唐)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用夫妇比喻君臣是一个传统用法,这体现了古诗词中的含蓄。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有夫之妇受到了别人的引诱,并赠给她明珠作为礼物,无奈的是女子已经有了丈夫,于是只好将明珠还给男子而暗自神伤。这表面上看似一首情诗,实际上是一首为拒绝藩镇高官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政治诗,诗人利用比兴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忠于朝廷的决心。
全诗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是:你明知我是朝廷官员却还拉拢我,很感谢你对我的深情厚意,我知道你的心意,但我既然已经为朝廷效力,就要忠于朝廷,不能三心二意,我现在拒绝你的请求和许诺,心中很是伤感,只遗憾我没能在被皇上赏识以前遇到你。
诗中所说的“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和引诱诗人为其助势的代价,指的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作者慎重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像一个节妇守住了贞操一样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但当时李师道是个炙手可热的藩镇高官,作者并不想得罪他、让他难堪,因此写了这首非常巧妙的诗婉拒他,此诗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全诗委婉曲折而动人,将含蓄的内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相传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之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七之内作一首诗,做不成就要杀头,结果曹植应声而出,作了这首《七步诗》。全诗是用同根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母生的兄弟,用萁豆相煎来比喻曹丕对曹植的迫害,客观上反映了曹魏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尖锐,含蓄地体现出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诗中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曹丕对兄弟们的残酷迫害,比喻生动贴切,感情沉郁愤激。诗人从制作豆豉食品过程中产生诗的联想:豆萁与豆子本是同根所生,而今却成了敌对的双方,一方无情摧残,一方受尽煎熬。由此联想到自身处境,自己不是也正受同胞的残酷迫害吗?一个“燃”字,一个“泣”字,形象地刻画出萁豆相煎的情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把一方凶残和另一方惨痛鲜明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写豆发出悲愤的控诉,语意双关,揭示题旨,表面上是豆责豆萁,实际上是曹植对曹丕的责问。这两句语意警切,感情愤激,言在此而意在彼,妙在含蓄不露。
陈曾寿的《浣溪沙》中“目成朝暮一雷峰”中的“目成”两个字深厚的意思,它的“天水碧”这样的典故,它的“缱绻夕阳红”的那一份心情,都是非常含蓄的。“目成”两个字,出自《楚辞·九歌·少司命》“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是一种如此深厚的感情投注。后面“千古苍凉天水碧”,表面上还是在写景,写西湖,上面的蓝天,下面的碧水。“天水碧”三个字出自《五国故事》,讲的是五代十国里的南唐李后主的故事,这三个字预示了南唐将要亡于北宋这样一个史实。全诗含蓄地表现了词人眷恋故国,忠爱缠绵。
(二)含混--模糊朦胧的美感效果
鲁迅说过,中国文含混的地方,中国人不但不因之感受到了困难,反而愿意养成它。
这一点从侧面说明了含混在中国也是被接受甚至被欣赏的,因为含混虽然蕴含着多重不确定的意义,但它是一种合理模糊,而且在艺术上有一种模糊朦胧的美感效果。
花非花
白居易(唐
)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说它是花但又不是花,说它是雾但又不是雾。夜深之时它到来,天亮之后又
消失。来的时候像一场春梦,停留没有多时,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花”和“梦”是这首诗的二个关键意象,“雾”“春梦”和“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飘渺的,各个意象之间又省略了相应的衔接,显示出较大的跳跃性,使得这首诗意境朦胧,余味无穷,很难分解诗人究竟在写什么。
本诗语意双关,富有朦胧美,且通篇取譬,十分含蓄,甚至迷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诗人可能想要表达的感情。第一,是诗人对人生的短暂易逝、世事的变幻无常和物是人非的无奈感伤,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第二,是描写美好爱情的来去匆匆,欲再追寻捕捉,却毫无踪迹可觅的无奈,只留下丝丝的怅惘在心中,属于情诗。第三,描述的是梦幻的多姿多彩,却没有一个具体形象,让人觉得神秘而虚无,点明梦的不可捕捉性,短暂而不可留存,感慨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不可捉摸。第四,创始于中唐的禅宗对中国诗歌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白居易作为中唐的诗人是很懂
佛理的,他号“香山居士”,居士就是在家修行的佛教徒,因此有人说,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禅宗的理趣:世间万象本都是虚无的,人生的真谛未必真正存在,即使存在,也无法轻易到达,因此,诗人采用了否定和比喻的方式来抒写这种感悟,所以这是一首禅诗。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多重意象叠合,又多处不相衔接,其含混的意味非常浓厚,历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是审美意象求解性与多义性的表现。“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则充分展现了这首诗的含混意味。
第一是恋情说,有人认为“锦瑟”是李义山年轻时候喜欢的一个女孩,诗人作此诗是回忆年轻时候的经历,表现了诗人内心对这段感情的无限惆怅。第二是悼亡说,是李商隐悼念亡妻之作,诗人看见锦瑟便想起自己的妻子,从人生发了无限凄凉之感。第三是自伤之辞,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之感,诗人看见锦瑟便想到了自己的年华往事,感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种种人生遭际,不禁怅然若失。今人钱钟书先生认为是诗人自题其诗。当然,也有人认为这首诗只是单纯的咏叹锦瑟,并没有包含什么特殊的情感,此外还有政治寄托说等多种不同的说法。梁启超之言最为允当: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是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意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到一种新鲜的愉快。
看到这首诗,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锦瑟可以勾起诗人的思绪?庄生梦蝶,望帝杜鹃,沧海珠泪,蓝田玉烟这些典故与锦瑟有什么关系?诗中的此情是什么情?亲情、爱情、友情、抑或是自伤的悲情?这么多的不确定造成了诗歌语境的模糊,从而给读者留下了再创造的空间,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李义山的此诗没有明确的主旨,含混的风格只能让读者自己去界定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然而不管我们如何理解这首锦瑟,还是要知人论世,建立在对作者生平经历的理解上去理解作者真正想要抒发的感情。
李商隐的《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连设两喻,“春蚕”自然承上,并用“蚕吐丝”和“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丝,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儿女至情,缠绵悱恻,炽热浓烈,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但是,除此之外,还包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生活中某些是的忠诚执着,无私奉献。全句言情深而寓真理,
含义隽永,耐人寻味,含混的意味也很浓厚。
结语
话语蕴藉不仅可以使古诗词的语言含蓄有余且蓄积深厚,让人回味无穷,更重的是它提升了诗词本身的内涵和意蕴,从而提升诗词的境界,让诗词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一种美感,产生文学艺术特有的模糊朦胧的美感效果。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浪潮,在当前文化环境下,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却正在逐渐退化,会存在一些审美缺失的问题,但是作为作者和读者,不应该忘了文学的本质属性是审美属性,作者应该坚持文学的本质属性,读者应充分发挥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体味文本语言中的"不尽之意",在文学中诗意地栖居,在文学中找寻自己精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