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古代文人雅士的交际总是以饮茶作为一种标准配置,并将其理解为一种获取和谐之气的理想途径,而紫砂壶本身的形、神、气、态又颇能贴合这种和谐自然的茶道境界,因此,当人们将饮茶和紫砂茶具搁于茶道一体之时,总能引导饮茶之人进入一个超脱世俗的理想世界。而这些由茶道中获取的体会,无不是由饮茶本身的品位、紫砂茶具的实用性和其形态上美学意义共同引导的结果,它最终让人们从茶道的一系列实践中,纳新吐浊、放松心灵,并且让人更睿智地体会世间的自然与人事。 陈曼生(1768~1822年) 茶道是以人性修行为引导的饮茶艺术,这种艺术不仅将端茶饮茶和修身养性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也综合了释、道、儒等东方哲学的精神意境。 四方秦权 张毅 清水泥 300cc 古人一般以茶艺、茶礼、茶境、修道构造茶道的实践过程:他们首先通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等一系列过程去塑造饮茶本身的体味,而后通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去塑造优雅的秩序感,并选择适合饮茶的环境去怡情修性、悟道体道。 四方秦权 张毅 清水泥 300cc 四方秦权 张毅 清水泥 300cc 寄情山水事物,以为画;容物立世宝器,以为壶。两者皆国之艺术尔。文人画发展到清以后,正式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开始参与紫砂创作,明末亦有之,然而传世、闻名者甚少。清嘉庆到光绪年间,出现了陈曼生和杨彭年合作制壶的佳话。陈曼生,原名陈鸿寿,擅长砂壶设计、书画,“西泠八家”之一,曾在宜兴的邻县做过官,《阳羡砂壶图考》详细记述了陈曼生参与紫砂壶艺的过程:“曼生公余之暇,辨别砂质,创制新样、手绘十八式,请杨彭年、邵二泉等制壶,为时大彬后绝技,以推壶艺中兴”,“字以壶传,壶以字贵”。这是曼声壶留给紫砂历史的传奇。它告诉我们,文人参与紫砂创作,不只是加重紫砂壶的文化气息,也更丰富了紫砂的精神内涵,开创了文人壶的新时代。 四方秦权 张毅 清水泥 300cc 文人将紫砂壶与诗、书、画、铭吸纳交融,使其充盈文化味和书卷气,满足人们的审美和鉴赏需求。古往今来,不少书法家、画家、文学家、艺术家,如刘海粟、唐云、朱屺瞻、陈十发、范曾、冯其庸、俞振飞等,都喜欢在紫砂壶上亲笔书画,镌刻定作。承载了诗书画的紫砂,由于融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因而不同寻常。 如您对紫砂感兴趣欢迎点顶部“九香聊紫砂”后在下方找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