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从创立之初一直延续到现当代,给中国人乃至周边国家的文化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些传承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知识和内涵需要我们去了解、掌握。 ——社群营销咨询白砖家 刨根问底每日说道学文化:道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道教的理想境界 无论是道教还是道学,它们的思想核心就是要达到一种“纯自然”的状态,天下无争、万物自然。那么这样的状态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道教的理想境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自然 自然,在道教教义中是指“道”的存在、运动、变化的一种特性或状态。道教以“道”名教,将“道”作为教义思想的核心。由“道”出发,从不同角度派生出了“朴”、“一”、“柔弱”、“无为”、“不争”等观念,“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自然”所描述的就是“道”的不加任何强制、不依靠任何外在原因、自己发生、自己存在、自己演化、自己消灭的一种性质和状态。《通玄真经》卷八《自然》篇,唐代默希子题注称:“自然,盖道之绝称,不知而然,亦非不然,万物皆然,不得不然,然而自然,非有能然,无所因寄,故曰自然也。”即自然是道的最重要的特性,道生万物都是不假外力自然而然的,而且是不得不然的。 早期道教继承了道家关于“自然”的思想。《老子想尔注》称“自然,道也”,“自然者,与道同号异体,令更相法,皆共法道也”。《太平经》认为自然和元气一样,都是高于天地的东西。自然而然地循道而行,万物都可以得到它自身所处的地位,这也是将“自然”视作“道”的一种特性。葛洪《抱朴子内篇》明确指出“自然”是天道的特性,认为自然就是天道。 道教认为“顺天地之自然”是修身养性的基本方法。凝神,调息、运气等等,都要“不假一毫人力作为”,一切都要“自然”,这样才是“炼丹之道”。 ◎无为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道教以“道”为基本信仰,认为“道”是无为的。因此,无为便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以及人的安身立命的基本态度。 《道德经》中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所以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庄子》则将无为推衍到帝王圣人的治世中,又认为养神之道,贵在无为。道教以“无为”作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魏晋以后,“无为”逐渐成了道教社会观的基础。河上公在《老子注》中说:“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所谓“治身”的“无为”,应当“无为事主,无为事师,寂若无人,至于无为,”这样才能全身、去危、离咎。所谓“治国”的“无为”,应当按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来治理天下,这样才能使黎民百姓得益。 怎样才能做到“无为”呢?《云笈七签》指出:“欲求无为,先当避害。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通术数。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 可见道教的“无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应该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通晓自然和社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所以说“无为”并非无所作为,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应该按“道”行事,处世立命必须摒弃妄自作为,远祸慎行,追求朴素节俭、清静寡欲的境界。 ◎清静 道教认为“清静”是“道”的根本。“道”包含着清和浊,静和动等对立的两个方面,其中清静是本,浊动是流。因为,清是浊的根源,静是动的基础。万物只有在“清静”的状态中,“道”才会显现。所以,不论是治国治身都要清静。学道者如能清静,则与天地同寿。于是,“清静”成了道教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种思想,追根寻源,还是出自《道德经》。 《道德经》第十六章称“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要将致虚和守静都做得非常精湛,返回本根叫做静,静了才是复命。第四十五章称“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阐明了静的作用,能够克服扰动,制服暑热。清静可以成为天下人的模范。第三十七章还称“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说明要做到静的关键是“不欲”,即不起贪欲,清静无为,那么天下自然得到规范。 早期道教继承了先秦和两汉道家清静是“道”之本源的观点。《老子想尔注》认为“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要求“天子王公”,尽管荣华显达,被人尊奉,但是“务当重清静,奉行道诫”,不可妄为。对于学道的人,则“当自重精神,清静为本”。从魏晋至唐代,“清静”一直是道士学道和修道的重要内容。 葛洪《抱朴子内篇》称:“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将'静寂'作为学仙之法的基本要求。司马承祯《坐忘论》认为“心”是“一身之主,百神之帅”。学道的第一步就是“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法道安心,贵无所著”。收心的标准,就是“是非美恶,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只有收心,才能“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宋元以后,清静之道与道教内丹修炼之术逐渐融合。认为长生修炼之诀窍在于使形神清静,保持根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