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1-5) 1.为政以德 天下归心 2.思想纯正 方得始终 3.知羞知耻 坦荡做人 4.修身之路 永无止境 5.小孝一家 大孝天下 前言: 今天我们开始说《为政》。 我们在《说论语》第一堂课时说过,论语的每一篇题目名都是以每篇第一章的前两个字命名的(前两字是子曰就以此类推),篇名和文章内容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所以《为政》篇并不是讲如何为政的。 那么这一篇讲的是什么呢? 通过之前三期对学而篇的学习,我们总结一下,学而篇其实是在讲一个人的基础内在修养,比如孝悌为本,谦虚慎言,张弛有度,温良恭俭等等。 那么紧随其后的为政篇,其实是在讲当人具备了这些修养后的外用··· 第 壹 为政以德,天下归心。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正常版翻译: 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彦滨说: 这第二篇的开章,告诉我们当你具备了学而篇的那些修养,又有了足够的学识,那么‘学而仕则优’,你可以去当官了。 不过,当官要记住,不要忘了德。 什么德? 就是学而篇里的那些德。 当你内心有德、有道时,表现在外的行为就无懈可击了。 那就可以像北斗星那样,用你这个德的中心思想,作用其他人,什么都不用动,只要发号施令,下面的人就像满天星斗,跟着你的方向动。 这也解释了老子的无为思想。 无为,无所不为。 无为可不是让你当官像《人民的名义》里孙连城那样整天看星星,六事也不管。 无为是在大局已定的基础上,别乱为。 你的公司已经是五脏俱全、运营顺畅、收支平衡了,往前走一步可能不如不走的前提下,当老板应该像天的德行一样牧茫而视察。 什么意思呢?天管理着茫茫大地,从不说话(牧茫),看似无为,但是细致到袁彦滨在旭升街文源阁办读书会的事他都知道(视察)。 相反,如果公司管理一片混乱,老板再无为,那不等着黄么? 再举一个比较恰当的例子,古代有一句话,叫做‘为大将者无赫赫战功’,什么意思呢?一个大将太威风了,到哪一镇守,或者到哪一打仗,敌人就怕了,不敢动了,仗就打不起来了。 没仗打,就没有赫赫战功了呗。 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之一。 那么老板无为的基础,是公司上下稳定; 大将无为的基础,是威严到敌人闻风丧胆; 所以孔子认为,为政者无为的基础,是足够的道德。
我们总结一下这一章吧。 为政以德,天下归心。 第 贰 思想纯正,方得始终。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正常版翻译: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的微言大义,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彦滨说: 读者们不禁要问:《为政》篇不是讲修养的外用么?怎么说到文学上来了? 这个解释,我们还得先从《诗》说起。 我们都知道,《诗》是指《诗经》,记载着周朝以来几百年间,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种人物的故事。 我们知道,《诗经》归纳起来——风雅颂。 风就是地方性的,比如中华文风、欧洲文风、江浙文风、法国文风、意大利文风,每个地方的文风富含该地方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诗风》有《郑风》《鲁风》《齐风》等。 雅,用艺术的风格修饰表达的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 颂,公事化文章,赞歌文章。 如果按写作手法分类——赋比兴。 赋:直接说,就是赋,叙述。 比:看到月饼,想到家乡,就是比,比喻。 兴:高兴与悲伤的抒情发挥就叫兴,抒情。 我认为孔子在这里提出诗经,是以此来比喻当时的天下各国和各国形形色色的人。 泛指各类人–风(各地区百姓)、雅(文人学者)、颂(高堂上的人)。 孔子的理想是,让所有的人——思无邪。 什么意思? 一切社会、民生、政治问题,全部是思想问题,只要思想纯正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思想怎么纯正啊? 以德啊。 这不,又回到了第一章 不仅为政要以德。 天下各行各业、形形色色都要以德啊! 我们总结一下这一章: 思想纯正,方得始终。 第 叁 知羞知耻,坦荡做人。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正常版翻译: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彦滨说: 前两章告诉我们‘德’的重要,这一章,是告诉我们‘德’的作用。 孔子说:你用严苛的法律治国,是会约束很多人,起到一定的遏制犯罪的作用。 但是治标不治本。 你看现在有多少人钻法律的空子啊? 法律条条框框越多,相对基数越大,钻空子的人也越多,同样犯罪的人也越多。 这也许就是老子所说的‘法令滋彰,盗贼有多’。 所以孔子认为,光用禁令遏制犯罪是外在的行为,想真正的遏制犯罪,你要改变它的本质。 你要让人从心里觉得犯罪是可耻的,如果犯罪了自己都打自己嘴巴,这才是最高境界。 儒家想用礼教、用德行、用羞耻心来做到这一点。 释家呢?也就是佛家呢? 他们是用因果来做到这一点。 让人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了坏事就有恶果,坏事做大了下地狱,让人打心眼里就不敢做坏事,从而慢慢的把对自己的要求、克制转化为习惯,那就成就了。 我们总结这一章: 知羞知耻,坦荡做人。 第 肆 修身之路,永无止境。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正常版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彦滨说: 看到这一章,大家更有疑惑了——《为政》篇不是讲修养的外用么?怎么出来个自我评价呢? 放在这当不当正不正的什么意思呐? 我们知道《论语》是孔门弟子编辑的。 孔子的弟子认为: 给大家讲完德的作用了,应该给大家示范一下如何为德吧。 我们老师有德。 就把老师一生为德的经验给大家展示出来吧。 于是就有了这一章: 孔子人生报告。 孔子十五岁到七十岁一生的人生经历竟然仅仅用简单的40个字概括? 我们该如何理解呢? 在这一章里,给我的感悟是: 修身之路,路长道远。 孔子几十年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仅用几句简单的话来概括,是在暗示我们,修行自己不是简单的事,这是一个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过程,十年有一个变化就很不错了。 看来修德路上,一生无止境啊。 你看孔子说的,到了人生的尽头,都‘不逾矩’。 这一章,我们总结为: 修身之路,永无止境。 第 伍 小孝一家,大孝天下。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正常版翻译: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彦滨说: 读到这里,我们也许又有一个疑问。 为什么对于孟懿子的提问,孔子不好好回答,只回答了俩字——‘无违’,不违背的意思,甚至连宾语都没有。 却在之后和樊迟坐车闲谈时,重提孟懿子问题,并详细的进行了解释。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给孟懿子解释呢? 文章这么设计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首先,我告诉大家,孟懿子不是孔子的弟子,他是当官的,是个鲁国的大夫。 当他问孔子什么是孝时,孔子没有好好回答他,反而给他出了一个类似于外甥打灯笼–照旧的歇后语,是有深意的。 因为孔子可以随时随地和弟子讲孝,天天都有机会,可是和这位士大夫可不是天天有机会见面的啊。 所以借着这个难得的见面机会要告诉这位大夫一个更深一层的道理。 你是士大夫,能力大,所以你不仅仅是你父母的儿子,你还是百姓的儿子,百姓可是你的衣食父母啊。 所以孔子在回答问题时,说只说无违二字,而没有告诉他你无违谁,是让孟懿子体会到:孝,对于自己来说,不仅是对父母孝,还要扩而充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成就大孝。 孔子说话含蓄,是在告诉孟懿子不要违背天下人的意思,不可违反人心,必须大孝于天下,做到这个,也就做到了刚才第一章我们所讲的为政以德。 回过头来,孔子对大臣讲孝有这一层深意,不过对弟子樊迟讲孝,就是单纯得教育他如何做一个孝子了。 这也是这位大教育家因材施教的体现。
也许孔子在试探性的给樊迟说出自己和孟懿子的对话,他要测验一下樊迟有没有这个天赋能够看出自己的深意。 证据呢? 看这个场景就知道了: 樊迟在前面驾马车(御)的时候,孔子自言自语,没话找话的找樊迟说“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 然后,静静地观察樊迟的反应。 不过樊迟樊迟,反应迟钝,寻思一番,回答道:“何谓也?” 孔子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笑了笑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