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沐光的青苔:读王维《鹿柴》,兼论儿童教育

 愚然楼 2017-08-28

竹子是老家山上的,陶人来自希腊,冬兰送的


今天整理上周“无竟艺塾”读王维《辋川集》第五首《鹿柴》的时候,正好收到杨骐文发来与同事讨论教育的对话。骐文是刘铁芳老师的研究生,现在长沙的中学任教,于古典教育问题多有深思。所以,今天整理《鹿柴》读解时,也不禁谈及教育,算是一点回应。近日在山林漫步时,闲听冰心的《寄小读者》,深感其学养之厚、性情之真、思想之诚,远非今日儿童读物可比。可惜今天的教育专家们已经看不上这样的老奶奶和她的文字了。


惠山上的树都在长出新芽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易》云:“天在山中,大畜
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读书犹入鹿柴山中,虽不见古人之面
但闻前言往行,晤对其心,沐浴其德
实古人之神也,死而弥生
如返景之入深林,复照其上
乃有大畜之笃实辉光、日新其德

《诗》云“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则我心为大畜之谷,使古人之对话
以至于古今对话,一时唤醒
相互映照地发生于林间的青苔之上
我的生命感触因而得以进入
天人古今斯文之命的共感
古人的辉光也因我的生命灌注而
返景复照,使我成为沐光的青苔

冰心曾在冰天雪地中看见几朵蒲公英
于是在病床上给小朋友们写信说: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
大大小小的镜子,重叠对照
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这许多
璀璨辉煌,虹影般的光彩”
(《寄小读者》通讯第十七)
有人批评冰心为什么给小朋友
写这些深沉晦暗的文字
殊不知山的深沉厚重原来透着疏明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山藏物于其中而相互映发
生气氤氲而品物流行
故夏《易》连山,可以为首也

连山之义:智慧既非暗昧,亦非光线直射
而是返景复照的游戏、对话、蒙养、开启
万物之间皆如空山人语之“响”
以及返景复照之“影”
《书》云“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影响”之义大矣哉!
拙文《鸢飞鱼跃与鬼神的如在》尝云:
“萌萌之生人,髣髴之死者
这些并不是如同石头一样坚实的存在
而是存存若无的如在”
(拙著《在兹》,上海书店2007年)
子曰仁者之所以乐山者
其在是乎,其在是乎?

仁者,五德之始而人之初也
故“山下出泉”之始,发其仁端也
古诗之宜童蒙者,亦在此也
然而,根据现代教育砖家的意见
古诗不快乐,很多时候故弄玄虚
不利于培养儿童积极进取的性格
浪费将来获取成功的资本
仿佛只有“小明小强是好朋友”
“小猫小狗探险记”加刷题考试
才是童年的标配

安徒生的“残酷”,冰心的深沉
更不用说更加古老的伟大经典
都与童年的发呆沉思一起被剥夺了
人为制造的“天真活泼”被确立为
现代儿童的政治正确
塑胶跑道已经铺好,各就各位
从此再也没有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只是,等他们获得“人生的成功”
到鹿柴别墅度假的时候
恐怕也听不见曾经的空山人语
也望不见返景复照的青苔了




附录:有感于“心志作为道路的开端 ”
——日常教研工作中的对话片段



王良:骐文主任,“对话性生长”这个词语怎样?没语病吧?

杨骐文:做何用?

王良:我提炼一点语文教学想法。

杨骐文:没语病,挺好的。可尝试和您的问题意识联系起来。如针对生长的若干路径,择对话性之一,可提对话性生长,中心词是生长,先论述生长,再论述其实现之一:对话。若针对对话不过信息交流,缺乏生长性和生命之间的感通,可提生长性对话,中心词是对话,对话的现状,对话的应然,实现生长性对话的可能性路径。不同的语词秩序反应不同的问题意识,产生不同的思想,文本,乃至行动走向。

问题意识可产生于一个现实的,有待解决的问题,也可产生于某种生命意识,或谓生命自觉,或谓生命空间的打开所涌动的新意,或谓某种生命的触动。而学问乃是生命的学问,所以前者也应当落实到生命的触动底里。

最近跟同济大学柯小刚老师学习,体会到了一个词,“所为何事”。书画所为何事,说话所为何事,写作所为何事……如此一念,触动的是生命的知或者说觉,更准确的说,是心志的开启,这是学问、研究、教学的道路的开端。如此一念,知-道、行道才可能融通在一起。这对我们的教学研究很重要,现在所谓规划课题也好,微型课题也好,一堂课的设计也好,其实在开端都有一个心志的东西在牵扯到你,使你做事有一个空间和时间感,在这空间感和时间感里,你才可能有仁通那些通过做事与你关涉的事和人,不然就陷入具体的事务了,与生命无关,与行走无关。

而最近读《论语》的古注疏,真切地感受到“所为何事”的意思。读之前,先了解了一下何谓注疏: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疏相对注而言,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做注,就叫疏。这个解释不知是否准确,于我,大概知道了注疏之所“是”。然则注所为何事,疏所为何事?仍旧不解我惑。

后来读到柯小刚老师的谈话记录《注疏是帮我们在经典中游泳的水:西政辅仁读书会无竟寓答问之十》(点击链接打开),方才对读古注疏所为何事有所悟。柯老师在文中说:如果说读经典,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一条畅快的鱼,在池中游泳,那么古人的注疏就是给池子加注的水。“注”本来就是“注水”的意思,“疏”是疏通水道,都是帮我们游泳的条件。池子里的水越来越多,味道诚然可能越来越淡,但可供畅游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经典原文的阅读当然很畅快,但是由于我们自身的局限,能从经典本身得到的很可能只是小小的一汪水。如果我们自身并非圣贤的话,“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自得其乐很可能变成非常有局限性的、小小的快乐,我们有可能变成井底之蛙。而那些历代注疏就像是河伯,可以带我们去看大海。借助河伯的引导,我们看到的大海仍然是经文,只不过这个经文经过注疏的打开之后,它的浩瀚我们才能看到。明白了这一点,我在读《论语》历代注疏时,就不再完全拘泥于大家怎么说了,而在意的是思维的开启和生命的打开:对一个词语的不同角度的解读,打开的其实是道路,是道路上生命上下际会的空间。

说多了。您一下触动了我,得记下来。不然就忘了。



山中读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