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志摩前妻改嫁, 问儿子意见, 儿子回答8个字让她感动落泪

 美棋 2017-08-29

1921年的夏天,英国伦敦,剑桥大学,多情的现代诗人徐志摩认识了年方二九的花季少女林徽因。两情相悦,有发乎情,止乎礼。但徐志摩却未能把控好自己,为追求林徽因休掉了当时正怀有身孕的结发妻子。这也成为了徐志摩一生中最被人诟病的一件事。

用现在一些人的眼光来看,徐志摩是被家庭包办婚姻,如今勇敢追求爱情,并没有做错。而林徽因本身也不想破坏徐志摩的家庭,拒绝了他的追求,也合乎人伦义理。但这出闹剧之中,唯一的受害者,就是那身怀六甲却被无情抛弃的张幼仪了。

记得张幼仪晚年时曾说过,“在他(徐志摩)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而从张幼仪一生的经历来看,此语并非虚言。

张是大家闺秀,从她的骨子里,就散发着中国传统女性的柔顺之美。她对徐志摩,可谓是死心塌地的爱。她在怀孕之时被逼签字离婚,但还是坚持生下了孩子。不仅如此,后来徐志摩和陆小曼再婚后,也是张幼仪为他照顾双亲,给他们养老送终。

柔顺是张幼仪的一面,但却并非柔弱,她同时也是一位刚强的女性。离婚后,无依无靠的张幼仪一边照顾两个幼子,一边求学深造以期自力更生。次子早夭后,她怀着巨大的悲痛,依然坚持完成了学业,并在兄弟和朋友的帮助下,成为了近代以来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出色女银行家。

可能是由于奔忙于事业和照顾家庭,也可能是对徐志摩余情未了,张幼仪自与徐志摩离婚后,并未过多关注自己的感情生活。但后来张幼仪年纪渐长,儿子又不在身边,一位姓苏的医生闯进了她的生活,张幼仪便有了再嫁的想法。

在那个年代,离异女性再嫁虽不是新鲜事,但仍会面临许多阻力。张幼仪最看重长子徐积锴的想法,于是给他写了封信:“儿在美国,我在香港,展昏谁奉,母拟出嫁,儿意如何?

徐积锴接到母亲来信后,回了一封短信,说:“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劬劳之恩,昊天罔极。……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张幼仪读毕儿子回信,内心甚感安慰。有许多子女,为了自己的名声或者利益,不顾年迈的父母缺乏照料的事实,禁止他们续弦。而徐积锴却能够深明大义,不仅全然支持母亲再嫁,还愿意事继父如生父,只希望让慈祥的老母能够安享晚年。张幼仪的前半生虽然不幸,但能得子如此,也算是后福不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