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遇见孩子 遇见更好的自己》是在我教训我那调皮的儿子之后,当时气愤、无奈又有些茫然。但,幸好遇见此书,让我对儿子的教育可以重新反省和认识。 这本书的作者是三位加起来具有75年家庭教育的育儿专家。书中提出的观点虽然质朴无华,却字字玑珠,它告诉我们作为父母如何在这个物欲横流、功利熏心的社会排除万难,本着一颗平常心和子女坦诚沟通;怎样摊开心扉,超越自身的阴影,成为成熟的家长;怎样有耐心的引导子女的情绪,建立正确的家庭观;怎样把始终如一的家庭的信念、价值传递给孩子,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赏识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尊重孩子的每次成长,珍惜每一次的磨练机会,勇于表现家长作为人的特性,在慢慢领悟中等孩子长大。 书中有很多故事发人深省。 有一个小男孩过生日,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庆祝,小男孩正兴奋地打开家人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可是没过一会儿,父亲就忍不住开始长篇大论教训小男孩,说儿子应把兴趣用在正道上,关心自己的家乡,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火箭和太空上,搞得一家人立刻兴致全无,父子俩后来更是大声嚷嚷起来。这场争吵的结局是,小男孩父亲出去干活,小男孩离家出走。 书中又罗列了一个片段,一个男孩子带着女友和他父亲一起登山,他们一路有说有笑,男孩子向女朋友提起10岁时候的事情,父亲送他去学校,临走时索要再见之吻,弄的他当时在同学面前很难为情,女朋友听了问:“你干嘛不叫他打住”小男孩说:“我是叫他别这样的,可是后来一想,老爸亲我,他肯定很开心,所以也就算了” 下山后,男孩子准备离家返回学校,看着依依不舍的父亲,转身对父亲说:“好了,你不亲我一下吗“。父子俩都笑了。父亲亲吻了儿子,并再次拥抱了他。男孩子走向汽车,父亲站在原地看着,目送着儿子离开。 为什么同样的父子关系,换来的却是不同的父子之情? 我儿子快四周岁了,他很爱玩,很调皮,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不久前,我们给他报了个“奥尔夫音乐”快乐音乐班,学习目标很简单就是普及最基本的节奏和对音乐的感觉,在学习之初,我们期待满满,希望他经过15次每次1个小时的训练,能喜欢上音乐。在培训的过程中,状况连连,首先遇到的是儿子的规矩意识很差,坐不住,三番五次的劝阻,几乎没有收敛,再加上授课老师对课堂的控制欲极强,在别的家长异样的眼光下我教训了儿子一顿。从此以后,他似乎真的乖了很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他不像以前那样好动,开始规矩的上课听讲,而我也得到了满足感,沾沾自喜了好一阵子。一次去学校(小小班)接儿子,儿子同班的一位同学突然跑过来对我说,我喜欢以前的蔡宝宝,他很好玩。孩子无心的一句如万斤重锤直击我心,细细想来是我把自己的意志过份投射儿子身上,他本应有属于自己的天真,属于他的本性,而不该是一味的压抑自己的本性去迎合父母的喜好。在随后的培训中,我试探性地和他商量,让他自己去选择对还是错,摆事实,讲道理,苦口婆心,慢慢的那个有节制但又活泼的儿子回来了,我庆幸自己能在球被进的那刻奋力自救,我无法想象如果我一味催促和无情的破坏他的本真,那结果会是怎样,他的未来如何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孩子是借助我们来到这世界,他不属于我们,我们可以给与他们的是我们的爱,而非我们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 我想教育孩子更要掌握度,在爱与怕、约束和自由中做一个有耐心的父母。 周末,在家陪着儿子,由于前一天运动的缘故,身体比较累,对于儿子的各种过分的行为并无制止,只是轻声提醒,有时候更是乐见其成,心想:只要不来烦我就好,手机、玩具随其折腾。在午睡的时候,他竟然故意把尿接二连三的撒在床上,而且每一次“故意”之后仍嬉皮笑脸,感觉这样玩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方式,我知道我需要告诉孩子我的底线。我当场火冒三丈,打了他的手心,他刚开始还嬉皮笑脸,后来在严厉的批评下哭了。虽然,事情似乎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但我事后懊悔不已。我知道是我的模棱两可、肆意放宽底线让儿子没有了规矩的边框,最后我的管教变成了无情的体罚。作为父母的我们应向孩子明确做事的底限,让孩子明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更应该拒绝当“低头一族”,失去了作为家长应给予孩子的关注感,我想书中的观念我们应牢记:在爱孩子、保护孩子,给孩子呵护和安全感的同时,鼓励他们独立,让他们自己意识到想要得到什么,要去走怎么样的路,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包容,随随便便的给予,随心所欲的泛滥自己的感情而又不知道克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我跟儿子道歉,并指出了他的不足,他虽然一副满不在意的样子,但看的出,他在思索,“妈妈给他足够的面子”,他睡觉前还是时不时的哼着“我有一个好妈妈”的儿歌。我会心的笑了。 读着书,想着和儿子发生的点点滴滴,感悟深切。作为父母我们都是新手上路,但我知道我必须舍弃大人皮囊,真正的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积极地参与他的成长。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曾这样描述他与女儿的关系: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儿,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我想说的是《遇见孩子 遇见更好的自己》给了我们机会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了解是我们终身的事业。 |
|
来自: 阿毅s6kc8rp1nf > 《家长读书笔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