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十四时空之五十五:处暑秋思追魏晋

 星河岁月 2017-08-29
福建电视台旅游频道2017-08-23

导语:秋三月,有六节: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秀才一家到达古镇时,正是处暑日,处暑是夏秋交接、秋天里的第二个节气。此时节,阳气持续内收,阴气不断增长。处暑之'处',即'中止'意,谓'暑至此而止'。此时古镇上,暑热渐消中,迎面秋风渐起,可感秋水微凉,只见秋云行舒,时听秋蝉鸣思。

此情此景中,秀才和小罗若聊起这处暑:处暑,太阳黄经150度,七月中。暑气至此始退伏潜藏,悄隐以待来年。当此之时,这火热之阳气催熟万物后,便完成了它的使命,将自然物候的接力棒交接给了阴气,阴气开始弥漫,秋风凉中渐肃。古人以肃为恭敬,处暑节,鹰感肃气击鸟而祭,万物收成农人盛祀,这是恭敬天地的时令。而这秋之整肃又推动着冬之休养,天地万物亦在迎候休养中,感知第一份更新萌生之力,让那自然之境,更显神圣、庄严……

于是乎,古人为处暑所定的三候便是: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鹰乃祭鸟:这天空之雄、王者之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敬畏心底,开始冷酷搏杀猎物,并将猎物陈列,以祭天地,敬秋候冬。

二候五日天地始肃:这个'肃'是'肃清',天气因肃而清,肃清后,方得萧瑟之气。

再五日'禾乃登':禾为五谷,天气肃杀后,庄稼有收成,成熟者曰'登',谓秋实乃收。

秀才还和小罗若说道,这古书《尔雅》里,给秋的称谓为“白藏”,秋之气和,则色白而收藏。《释名》中,释秋为'就',万物就成,于秋丰收,正是此解。而《礼记》则引申出秋愁之意:愁之以时,察守义也。这是认为,万物整肃后才有收成,这整肃,也就是审察是否循道守义之过程。

听至入神处,而小罗若不由想起刚刚学得的一曲柳永青词,咏叹而出:

《诉衷情近》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草堂之中,师娘已经为秀才一家三人备好了入秋的时令酒席。而夫子今日兴致颇高,特意准备了开席前的古典诗词赏秋接龙游戏。只见桌面上放着五个木牌,背面朝上,正面朝下,夫子、师娘、秀才、罗夫人、小罗若每人都会抽得一个,根据木牌正面所书之意,由抽得者用古之诗词典开场,并提释意与要求,其余各人须合意相随,失意、背意者罚酒。

自是小罗若先抽一牌,只见牌上写的主词正是:秋水。小罗若依此主词意,吟出的是韦庄《秦妇吟》的几句:

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

状成只对镜中春,年幼不知门外事。

小罗若为“秋水”给出的释意是:女子。

罗夫人接上的是那宋代赵彦端的几句《鹧鸪天》:

花动仪容玉润颜,温柔袅娜趁清闲。

盈盈醉眼横秋水,淡淡蛾眉抹远山。

秀才和上的是欧阳修的《蝶恋花》: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栽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师娘也是《鹧鸪天》,出自元代的张翥:

春风琼树声逾稳,秋水芙蓉字亦香。微敛笑,浅句妆,何须重觅杜韦娘。

夫子收尾,用的是晏几道《菩萨蛮》里的词句: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黛眉低。

一曲和罢,第二位的罗夫人抽得的主词则是:秋云。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罗夫人悠悠吟得的正是白居易的咏秋诗,给出的要求则是:秋云意,莫将秋云连。

小罗若率先开场,吟咏而出的,正是范仲淹《苏幕遮》里之“碧云”: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秀才应的是高适《别董大》里的“黄云”: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娘所用之“白云”,则出自孟浩然的《秋夜曲》: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夫子以苏轼《中秋月》中的“暮云”圆场: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秀才得到的词是:秋风。

秀才直是简单,一句曹操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要的正是那秋风萧瑟意。

小罗若飞快地应上唐人贾岛的那句: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罗夫人和上的也是唐代之诗句,出自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几万重。

师娘微笑,吟咏而出的,却是宋人辛弃疾之词:

落叶秋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痩。

夫子的则是寓意深远的刘禹锡之诗:

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轮得师娘时,主词已是:秋声。“远壁秋声虫络丝,入檐新影月低眉”,慢慢道得白香山的秋声后,师娘的解题要求是:秋声之中,得见时代之音。

小罗若用欧阳修之《秋声赋》里: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此秋声者,悠然深邃,正是北宋盛况时的风韵。

罗夫人选的亦是盛唐钱起之《江行》: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任君芦苇岸,终夜动秋声。此秋声者,隐约大唐从容丰厚之风范。

秀才所取之词句,是蒋捷的《声声慢》: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此秋声,孤零落寞中,尽现南宋小王朝刀光剑影中的风雨飘摇。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言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夫子的《金陵晚望》,出自唐末高蟾之手,那份无力回天的末世之感,一览无遗……

夫子最后亮牌的词是:秋思。秋思里,最著名的自然要属那首元曲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夫子缓缓吟得此曲后,给出的要求是八个字:秋思为名,意属上品。

小罗若又是一首白居易的《秋思》诗: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罗夫人所用,却是一首古诗:

南北朝.萧悫

《秋思》

清波收潦日,

华林鸣籁初。

芙蓉露下落,

杨柳月中疏。

燕帏缃绮被,

赵带流黄裾。

相思阻音息,

结梦感离居。

秀才的秋思是一段长诗里的节选:

唐.鲍溶

《 秋思》

良时如飞鸟,回掌成故事。

蹉跎秋定还,凝冽坚冰至。

人生不期老,华发谁能避。

感此惜壮年,壮年少为贵。

师娘直是淡看了秋思,一曲 唐人黄滔之《秋思》却是澄澈:

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霁天。

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

婉转悱恻在秋水、秋云、秋风、秋声、秋思的古风古韵中,小罗若又听得鸟儿轻啼于红叶树梢,看那月光如水照在那青苔阶前,品着师娘特制的鲈鱼脍,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位秋夜思鲈,当机立断,忍弃浮名,悠然归乡的魏晋古人张翰。于是满斟深杯,对浩瀚夜空,饮适志人生,追魏晋风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 END -

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