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教育最大的矛盾:家长有多牛,老师就有多怂

 都市休闲记者 2017-08-30

--闹事父母往往都会高举着孩子的尊严和孩子的利益,高举着道德的旗帜,高举着祖国的未来,在道德上对老师实施强制的镇压,不论你有什么理由,不论当时的处境多么的紧急,不论学生多么的过错,孩子永远可以被原谅,一定要做出让步的就是老师。

因为没有法律,因为没有边界,因为没有约束,老师的所有行为都被"民众的道德观"监管,这种感觉只有当事者才能体会。

而当老师道歉服软后,那些家长脸上分明写着胜利和得意,那一刻可能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在考虑教育孩子这件事儿了,所有人考虑的都是这一个官司的输赢和尊严的归属。

三、教师正在职业化,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看了上述观点,你可能觉得小石头有些偏激,可能觉得小石头不够严谨,可能觉得小石头偏袒老师。

不得不承认,很多老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也不够高,社会在教师这个职业的培训和考核上做的也不够好,很多家长也因为老师很无奈。

但是整体社会的风气正在把这个职业往一个死角逼:

"因为有的家长要求严格管,有的家长要求不要管,没有边界,但家长不好惹,所以别管了,别管了肯定没事。"

每个老师也都是一个普通人,拿着并不高的工资,也要操心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尊严。

虽然社会舆论常常把教师比作园丁,比作蜡烛,但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是,这些生而为人的老师,也不可能永恒的无私奉献,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情绪,也会犯错,不可能永远的无私伟大。

可是,孩子的问题往往都那么难解难分,每个老师都不想"惹火上身",在没有边界的管理中,老师被一次次的经历反复教育,教师团队的价值观和氛围已经越来越职业化。

教好书就行,课好好上就行,这样没有投诉;

不再"多管闲事",不再批评学生,不再上心的帮孩子改变那些家长没发现的缺点;

好好说话,跟孩子不再生气,反正那是别人家孩子,只要不严重扰乱秩序就好;

跟家长能沟通就多说几句,一旦试探出家长不算好惹,那么敬而远之。

教师团队越来越像传统的五星级酒店的服务--脸上挂着假笑,合理体贴,但真心的部分无比昂贵,甚至消费不起。

这样职业化的"服务",正是法规和边界的缺失,以及那一部分闹事家长"不懈努力"的结果。

但你们确定,这就是大家想要的吗?

当所有的老师都学会自保的时候,才是你孩子最危险的时候吧,这才是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