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鲁迅全集》---《野草》

 史亦香 2017-08-31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42--《野草》之《题辞》

这篇在我买的六卷本上没有,在网上找到的,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三年版的《鲁迅全集》,我想应该是真的了。只是我买的六卷本《写在前面》的话,可是周海婴作的,说:今天,中国人事出版社特印制十六开、六卷本的全集,是一种新的版本,新的形式,不仅如此,它还补充了三八年版当时未能搜寻到的佚文,大大丰富了三八年版本的内容。又经过出版社的仔细样对,从内容到形式,我希望读者喜欢它,这也是对我父亲的最好的纪念。

我现在把七三年版的《题辞》读一篇,也是对鲁迅先生的最好的纪念。我以为是的。

这不是原文,是注释里的。本书所收的二十三篇散文诗,都作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作者在一九三二年回忆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作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南腔北调集· 〈自选集〉自序》)又在一九三四年十月九日致萧军信中说:“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其中某些篇的文字较隐晦,据作者后来解释:“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 (《二心集·〈野草〉英文译本序》)

这个名字,结合着鲁迅先生的那种不怕白色恐怖的精神,很容易让人想起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古诗。

2017.01.08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43--《野草》之《<野草>英文译本序》

这一篇在我买的六卷本上也没有,当然这个我就可以理解了,因为,我买的不是英译本。不过,我还是读了一遍,正好验证一下,我是真心想纪念鲁迅先生的。再说,有言在先,就是包括前言和后记之类的,一定要通读。或许有人会说,你买的书上不是没有吗?告诉你一声,我实际上看的时候,是不看书的,只看电脑。为什么?书本上的字小,我要戴眼睛,而把电脑上的复制一下,放大一下,并且把文字背景换一下颜色,对眼是有好处的。

这个序和上个序,意思一样的,差不多。

2017.01.08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44--《野草》之《秋夜》

原文节选: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真是个名句,事实求是说,我真不知道出自于哪一篇文章,就是当时我为此而写《诗的胡侃和胡侃的诗》的时候,也没有搜搜这名句出自哪篇,直到现在忽然明白,原来,你就在这里。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很著名,说是他后花园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老师在讲课时,总是怀着一种非常崇敬而虔诚评价说,经典,真是经典。有学生就借用一下,说他有两个姐姐,一个是女的,另一个也是女的。于是,老师就说,废话,全是废话。按说,这学生和鲁迅先生说的没有不一样的地方,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是名人说的,之所以为废话,就是因为是学生说的。就在我自以为是的以为写得很有意思时,那天和一好友切磋,好友说,老师讲得对,理由是,两棵树,可以是两种,也可以是一种,有选择的,而学生的两个姐姐,必需是女的,没有选择,不可能一个姐姐是女的,另一个姐姐是男的吧。这段话是我在《诗的胡侃和胡侃的诗(续)》中说的。

2017.01.08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45--《野草》之《影的告别》

原文节选: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下面有一段注释:一九二五年三月十八日作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曾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两地书·四》)

也正如序里说的,这一类文章,文字较隐晦,如果一定要按着我们现代人的思维去理解鲁迅当时所想表达的意思,有些许的牵强就有可能了。就比如,鲁迅说他不过一个影,那么,“你”是谁?“你们”是谁?可以理解为当时的政府,也可以理解为当时的政策,还可以理解为当时的社会,甚至于更多。我们只能这样理解,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鲁迅只能用这较隐晦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至少有着不满、讽刺、反抗,有时也可能会有无奈。

还有什么,就留给研究者研究去吧,我,只是看。

2017.01.08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46--《野草》之《求乞者》

原谅节选: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

现在的求乞方法远远多于这两种:用声调,用手势。

对街头乞讨人员施以同情,相信我们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明明知道不少人就是职业乞讨者,可架不住那般可怜,总会毫不吝惜地掏出兜里的零钱。不想这样的同情心反而滋生了个别乞讨者的依赖心理,不愿意去救助站,有的靠乞讨行骗,有的以乞讨为职业,他们反复纠缠、强讨恶要、滋扰路人,有损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上面这段话来自于网络)

     我上大学那阵儿,有一次在车站,被人求乞了,当时从口袋里掏出来几张零钱,但是没有五角的,有两元的,伍元的,从心里讲,只想给他五角或两角,那个时候,五角或两角就可能是我一个中午的饭费了,但是手头却是没有太小的零钱。那求乞者说,给他两元或伍元也行,他能见到我几次呀。是呀,他不可能天天见到我的,我也不可能天天去车站。当然,那个时候,专业的求乞者可能还没有这个行业。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47--《野草》之《我的失恋》

原文节选: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

我的所爱在闹市;想去寻她人拥挤,

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

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

看来这打油的诗自古就有之。

正常的人几乎都有过恋爱,有的可能就不止一次两次三次的,所以,失恋也就有许多次了。

失恋也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主动的也就无所谓了,被动的则就会在心里扎根多年,责不干,挖不净的。

失恋后,有很快再恋上的,所以,痛苦就少些,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痛苦。也有很长时间恋不上的,甚至于寻死觅活的都有。只是寻死觅活真的不值得。

初恋的失恋最为痛苦。但是,我的“初恋”真的没有一点痛苦。说是“初恋”,再打上引号,自然就可算可不算。如果你想知道,那只能从《我的“初恋”》中寻找答案了。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48--《野草》之《复仇》

原谅节选:然而他们俩对立着,在广漠的旷野之上,裸着全身,捏着利刃,然而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路人们于是乎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他们于是觉得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终至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甚而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

任何时候都不乏看热闹且嫌热闹不热闹的人们。无论这热闹起源于复仇还是其它,也无论这热闹最后会闹成多么热的新闻。

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又在一九三四年五月十六日致郑振铎信中说:“不动笔诚然最好。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竞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但此亦不过愤激之谈,该二人或相爱,或相杀,还是照所欲而行的为是。”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49--《野草》之《复仇其二》

原文节选:“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我的上帝,你为甚么离弃我?!)〔6〕上帝离弃了他,他终于还是一个“人之子”;然而以色列人连“人之子”都钉杀了。

  钉杀了“人之子”的人们的身上,比钉杀了“神之子”的尤其血污,血腥。

注释中有这么一段话:关于耶稣临死前的情况,据《马可福音》第十五章载:“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申初的时候,耶稣大声喊着说:‘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气就断了。”

    看来……看来……

就是耶稣也……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50--《野草》之《希望》

原谅节选: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裴多菲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甚么?

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所谓希望,就是一个目标,就是一个理想。无论多么伟大多么渺小的人,只要精神正常,那一定都有着希望的,都有着目标的,都有着理想的。这理想或大或小,或远或近,人们心里无不为自己可能实现的梦想而激动着、努力着,但是,梦想总归是梦想,虽然很美好,但它离现实的距离却是不可预测的远或近、难与易,要走完这个距离所需要的时间、付出的努力与代价、经受的苦难与挫折又是同样的不可预测。调侃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是调侃,但很有道理的,它是一个很哲理的现实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有理想,而几乎人人都会因理想不能实现而苦恼,所以,就理想实现没有实现,人生又几乎都是一个遗憾的人生。只是更多的时间我们没有把这个遗憾放在心上而已。

 承认不承认是一回事儿,是不是又是一回事儿。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51--《野草》之《雪》

雪,这个东西,对于很南方的人来说,要想见上一面,那是奢侈品了。而对很北方的人来说,那就是比家常便饭还便饭,有时就是灾了。看来,这东西好坏,也要分个你落在什么地方。就如人之投胎一样---假如有的话---或富或穷或高贵或低贱。也正如过去常言道的享福受罪领导分配一样。

小时候,雪天里打雪仗是最常见的雪上运动。当然,有时嘴“馋”了,也会抓一把雪填嘴里,这个时候,其它小孩子就会大声喊:吃雪,屙鳖,吃琉璃,屙稠哩。这琉璃就是挂在屋檐上的,怎么称呼它,我们就叫它琉璃。

小孩子们喜欢雪,大人们也喜欢雪,不说当今的雪上运动,就是在大学校园里,也同样会引起大学生们的童心来。下面这个图就是我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里拍的。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52--《野草》之《风筝》

原文节选: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我几乎是没有放过风筝的,不是如鲁迅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而是我没有那个水平。也放过,也想放得很好很好的,但就是放不起来,不怨风,不怨风筝,只能怨我。自己小的时候不会放,等有了儿子,也没有给儿子放过风筝,严格说来是没有放好过风筝。现在儿子倒是能给小孙子放风筝了,我还是很羡慕的,看着在天空那老高老高的地方,飘乎乎的,带个大尾巴,手里拉着一根线,忽松忽紧的,人类对风筝的那种控制欲就显现在这娱乐之中了。

     由于我不喜欢风筝,那年正好出差去潍坊,也是个放风筝的国际节,一点未动心的买了车票,就走开了。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53--《野草》之《好的故事》

原文节选: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梦中的好故事,总是会被一些外来的干扰所打破,弄得只有好的开头,没有完美结局。

说蓝天,就如梦一样,蓝不了几天,那雾霾总是会来打破蓝天的。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54--《野草》之《过客》

原文节选:翁——前面?前面,是坟。

  客——(诧异地,)坟?

  孩——不,不,不的。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

  客——(西顾,仿佛微笑,)不错。那些地方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也常常去玩过,去看过的。但是,那是坟。(向老翁,)老丈,走完了那坟地之后呢?

  翁——走完之后?那我可不知道。我没有走过。

  客——不知道?!

  孩——我也不知道。

客——料不定可能走完?……(沉思,忽然惊起,)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

前面是《坟》,后面是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但是,无论自然规律还是社会现象,都不允许我们向后退却的。

过客,可以说是每一个来到世上的人的另一个称呼。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55--《野草》之《死火》

原文节选:“唉,朋友!你用了你的温热,将我惊醒了。”他说。我连忙和他招呼,问他名姓。

  “我原先被人遗弃在冰谷中,”他答非所问地说,“遗弃我的早已灭亡,消尽了。我也被冰冻冻得要死。倘使你不给我温热,使我重行烧起,我不久就须灭亡。”

  “你的醒来,使我欢喜。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永不冰结,永得燃烧。”

在农村,一般就称为烧过的正在发红的木炭为死火,着有火苗的不能称为死火。

死火上面只要放了新柴,很有可能就会产生明火,且会越来越大。

也做过很多令人害怕的梦,也是会在很害怕很害怕的时候,就被惊醒了。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56--《野草》之《狗的驳诘》

原文: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

  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呔!住口!你这势利的狗!”

  “嘻嘻!”他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

  我逃走了。

  “且慢!我们再谈谈……”他在后面大声挽留。

  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借狗喻人,到底是人不如狗,还是狗不如人呢?还是说势利的人如狗一样。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57--《野草》之《失掉的好地狱》

原文节选:“人类于是完全掌握了主宰地狱的大威权,那威棱且在魔鬼以上。人类于是整顿废弛,先给牛首阿旁以最高的俸草;而且,添薪加火,磨砺刀山,使地狱全体改观,一洗先前颓废的气象。

  “曼陀罗花立即焦枯了。油一样沸;刀一样璋;火一样热;鬼众一样呻吟,一样宛转,至于都不暇记起失掉的好地狱。“这是人类的成功,是鬼魂的不幸……。

  “朋友,你在猜疑我了。是的,你是人!我且去寻野兽和恶鬼……。”

当恶魔横行,人间也成为地狱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慢慢同化为鬼的。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58--《野草》之《墓碣文》

注释说,作者在文中通过一个梦境,描写了墓中人内心的虚无与灰暗,以及意欲认识和摆脱这种心境而不能的焦灼和痛楚。最后以“我疾走,不敢反顾”来表示对这种思想情绪的否定。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作者当时深刻的思想苦闷和严格进行自我解剖的精神。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59--《野草》之《颓败线的颤动》

原文节选:我呻吟着醒来,窗外满是如银的月色,离天明还很辽远似的。

辽远,也作遥远,举例通常也是名人的作品,如茅盾《一个女性》:“他是何等样的人呢?在辽远的他方?抑在左右前后的身旁?” 魏巍《前进吧,祖国》:“没有人知道你的前途究竟是多么美丽、广阔和辽远。”当然也有鲁迅先生的,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这实在是对于灵魂的鞭责,虽说还在辽远的将来。”

原文节选:那垂老的女人,她于是举两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语。

  当她说出无词的言语时,她那伟大如石像,然而已经荒废的,颓败的身躯的全面都颤动了。这颤动点点如鱼鳞,每一鳞都起伏如沸水在烈火上;空中也即刻一同振颤,仿佛暴风雨中的荒海的波涛。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0--《野草》之《立论》

原文: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 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几十年前,电影《苦恼人的笑》就用了这个情节,但并不知道这个情节出自于哪里,只是知道是鲁迅先生的文章。

在电视剧里,在生活中,有很多人说话时会说:

我说句实话吧---显得平时就没有说实话。

我给你说句真心话---原来并没有说真心话。

我给你句掏心窝子的话---掏心窝子的话并不是说与任何人的。

更多的是说个实话不中听的口头禅。那就显示出来,平时我们很难说实话的。虽然大家都知道良药苦口,但这个好接受,而忠言则就不想听了,为什么?逆耳呗!

没有办法,只能说今天的天气哈哈哈哈的话来。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1--《野草》之《死后》

原文节选:在我生存时,曾经玩笑地设想:假使一个人的死亡,只是运动神经的废灭,而知觉还在,那就比全死了更可怕。谁知道我的预想竟的中了,我自己就在证实这预想。

我先前以为人在地上虽没有任意生存的权利,却总有任意死掉的权利的。现在才知道并不然。

记得看过一本什么书,名字记不得了,就是说一个人意外死亡后,很多人去家里吊唁,当然,去吊唁的并非都是朋友,不是朋友的人也会以朋友的身份显示一下他的大度来。而这个意外死亡的人却是在被人吊唁时突然醒了过来,但他不能坐起来,只能听着家人、朋友、不是朋友的朋友对他生前的客观的不客观的正确的不正确的善意的非善意的评价。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2--《野草》之《这样的战士》

原文节选: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他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

但他举起了投枪!

作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里说:“《这样的战士》,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

好像记得哪篇文章里有捧杀的字眼,感觉和这篇的意思差不多的。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3--《野草》之《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原文节选: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

是跟着聪明人当奴才呢,还是跟着傻子改善一下呢。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4--《野草》之《腊叶

注释里说,作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里说:“《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又,许广平在《因校对〈三十年集〉而引起的话旧》一文里说,“在《野草》中的那篇《腊叶》,那假设被摘下来夹在《雁门集》里的斑驳的枫叶,就是自况的”。

或许那枫叶可以作为书签用的。要从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这句话说,应该怎样理解呢?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5--《野草》之《淡淡的血痕中--记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

注释里说,作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后,作《淡淡的血痕中》”。

原文节选:目前的造物主,还是一个怯弱者。

  他暗暗地使天变地异,却不敢毁灭一个这地球;暗暗地使生物衰亡,却不敢长存一切尸体;暗暗地使人类流血,却不敢使血色永远鲜;暗暗地使人类受苦,却不敢使人类永 远记得。

2017.01.09

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66--《野草》之《一觉

注释里说,作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奉天派和直隶派军阀战争的时候,作《一觉》”。

原文节选:是的,青年的魂灵屹立在我眼前,他们已经粗暴了,或者将要粗暴了,然而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因为他使我觉得是在人间,是在人间活着。

人们最终是要觉醒的。

2017.01.0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