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人格的十四个特征——武志红 自主与盲目的自我中心有本质的区别。自主者既能深入地理解世界,又能真诚地看待自己,他们的自我更和谐,他们与世界的关系也更和谐。而盲目的自我中心主义者是没有原则地坚持自己。马斯洛认为,真正自主的人具备以下一些人格特征: (1)准确和充分地认识现实 马斯洛将人的认知能力分为两种:B认知,即存在认知;D认知,即匮乏认知。 具备B认知的人,现实是怎么回事,就怎么认识,不会按照自己的需要、想象或欲望去认识现象。不自欺是具备B认知的人最明显的特点。相反,具备D认知的人,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想象或欲望去认识世界。 古代的花喇子模国,据说有个传统:每次打完仗后,如果信使报来战败的消息,国王就把信使斩首;如果报来战胜的消息,就会得到奖赏。这个国王,就是最经典的D认知。他有一种天真的逻辑:如果大家报的都是好消息,那么就会有好事情发生。 这个故事很遥远了,但D认知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没找到工作,最后沦落到一个偏僻山区的伐木场做工人。他发愤图强,每年都考研究生,每年的学校都不一样。一年北京大学,一年人民大学,一年又换成吉林大学。他似乎学*得非常刻苦,但学*成绩不升反跌,关键的英语科一年比一年分数低。 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因为他其实对考研一点信心都没有,他只是借考研这件事情让身边人知道,他是一个大学生,他还有着上进心和远大理想。但他不是清晰地分析形势,按照实力报考学校,而是每年都不切实际地报考名校名专业,并且在复*时也毫无方法可言,他甚至都不去查他所报专业今年的参考书是什么。 这是典型的D认知,因为内心中需要什么去证实自己,所以他就去制定一个考研的目标。因为他需要自信,所以他就对别人也对自己说,他一定能行。 童话故事《**的新衣》中的小男孩,看到了**没穿衣服,这是最经典的B认知了,有B认知的人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改变自己对事物的原初认识。 B认知是自主人格的基石。 (2)宽容但又嫉恶如仇 他们能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深切地理解人性的脆弱,从而具备高度的宽容;另一方面,他们对人性中的恶又有高度敏感和抵触。 譬如已逝的作家王小波,他的作品对恶和人性弱点描绘得入木三分,嘲讽起来仿佛不留余地。但同时,他的作品中又有无限的宽容。 很多作家或艺术家也是才气横溢,但他们的人格却有明显欠缺,譬如凡·高和拜伦。马斯洛认为,这些人属特殊人群,他们仿佛是从遗传中得到了天分,但这些人要么是不接受自己,要么是不接受别人,要么是不接受世界。马斯洛对这种特殊天才的“创造力”并不是很感兴趣,他的研究对象是“健康人格中的创造力”。 (3)对自己的体验“虚怀若谷” 对自己的内心体验,他们欣然接受,自然地表达情绪和思想。他们坦率、自然,又不落入俗套,而且按照本心去行动。 (4)以问题为中心,不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为工作而工作,非自我实现者为生活而工作。 他们在做事情时,非常投入、忘我,为事业自身所吸引,而不是本末倒置,将事业副产品——钱权名利当作主要目标。非自我实现者相反,他们或许工作很卖命,但他们追求的不是事业自身,而是为了副产品,譬如控制别人、赢取社会经济地位,甚至变态地要求其他人服从自己。 在工作中,自主者总是新意不断,创新仿佛总是信手拈来。 (5)超然独立的性格 具有独处与独立的强烈需要,自己做判断,不依赖别人。 (6)不迷信权威和文化 权威和文化对他们没有压力。他们自主选择,不随大流,不受制于文化环境、权威而被动选择。 (7)清新隽永的鉴赏力 他们没有“审美疲劳”,能以敬畏、惊奇和愉悦的心情体验和鉴赏一生中所遇到的各种事情,并频频产生“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其实是“我”的本质与其他存在物的本质的碰撞,马斯洛对此提出了B价值和D价值的概念。 所谓B价值,即存在价值。自主者既理解自己,又理解别人和自然,他们能以孩子般的心欣赏一切。他们可以看一千次日落而不厌倦。 D价值,即匮乏价值。非自主的人需要别人和外物来满足自己,他们根据这些需要给别人和外物硬安上了一些意义。当需要丧失时,别人或外物对他而言所具备的价值也就消失了,“审美疲劳”也因此而生。 譬如,一个男人因为寂寞而恋爱。一开始,因为恋人填补了他的孤独感,他对恋人“很有感觉”。但当寂寞消失后,这种感觉也随之消失,所谓的“审美疲劳”油然而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看到的是恋人对自己的“用处”,这是一种匮乏价值。他并没有看到恋人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人的原初的美,那才是存在价值。 工作也是如此。自主者看到的是工作自身的意义,这是存在价值。而非自主者看到的是工作带来的“好处”,这是匮乏价值。但当匮乏得到满足时,非自主者就觉得工作越来越没有意思了,而自主者就不会产生这种感觉。 (8)真切的社会情感 自主者有一种普遍的慈悲心,他们似乎理解所有人的处境,对所有人都有强烈而深刻的认同感和慈爱心。他们能坦然地看待亲人的优点和缺点。非自主者容易分裂,有些非自主者会很爱自己的亲人,但对别人非常凶恶。 (9)深厚的人际关系 这种关系是纯粹的存在爱,而不是匮乏爱。他们倾向于寻找其他自我实现者做朋友,他们的爱中很少有控制和征服,也不会强加。 媒体上经常报道,某个男子杀了自己的恋人,理由是“我太爱她了”,这是一种匮乏爱。他爱的是恋人对他的价值,对他的满足,而不是恋人自身。他从没有将恋人当作独立的另外一个人来看待。 (10)民主风范 他们能看到每一个人的独特之处,能与任何性格相投的人平等相处,仿佛没有觉察出种族、年龄、教育、宗教等差异。他们70岁的时候也可以和小孩子做朋友,把小孩子当作大人一样对待。同时,他们年轻的时候也不刻意蔑视权威。 许多心理医生认为,治疗是一种模式,只要掌握了一套治疗方法就可以治很多人。但马斯洛认为,下面这个心理医生才是最好的: 这个治疗师,把每一名患者都当作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他没有术语、预期和先入之见,他具有道教般的单纯、天真和杰出的智慧。每一个患者对他来说都是独特的人,因此,他是以全新的方式理解和解决全新的问题。甚至在非常困难的病例上,他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证实了他做事的“创造性”。 这个心理医生并不特殊,每个自主者都具备这种态度:将每一个人都当作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 (11)高度的道德感 与自我中心的人明显不同的是,自主者具有强烈而自主的道德感和伦理观。他们有很高的道德标准,但这个标准常与所在文化的一般标准不同。他们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会在一切情境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他们不会有两套道德标准,一套宽松的给自己,一套严格的给别人。 (12)批判精神 自主者有一种自然的批判精神,源于存在认知、存在价值和存在爱的批判,他们不刻意为了标新立异而批判,只是当周围的一切与他们的存在认知相悖时,他们的自主精神导致了这种批判。 (13)接受模糊状态 几乎所有的专家都承认,能接受模糊状态是创造力的一个典型特征,自主者也正是如此。他们很少条条框框,从不急着将一件新事物纳入到一个僵硬的认识模式中去。他们会安静地等待答案的到来,答案没有找到的时候,他们并不焦躁。 相反,非自主者一定会先把新事物纳入到自己的某个模式中去,不这样做就会焦躁不安。事情刚开始,他们就急着去找答案了;别人刚开口说话,他就已经急着去阐述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了。其实,只要静静地等一等,他们就会得到更好的答案,但这种等待好像是对自己的否认,非自主者不能接受这种等待。 (14)高创造力 创造力分自我实现型的创造力和特殊天才型的创造力,马斯洛研究的是前者。并且,他强调,创造力只是自我实现人格的必然产品,自我实现者几乎时时、处处都具备这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来源于自主。 自主者为什么能自主? 他们能看到自己、他人和世界本相,事实是什么样子,他们就看到什么样子,这是自主者之所以有创造力的最根本原因。 他们之所以如此,马斯洛认为,多半要追溯到他们无畏的性格。这要分两个方面。 (1)对外界 自主者既不随大流,也显然缺少对文化的顺应态度。他们不害怕别人会说什么,要求什么,笑话什么。因为他们不太需要依赖别人,所以也较少被他人所左右。并且,他们不敌视他人,相反会理解他人。 (2)对体验 更重要的是,自主者不危惧自己的内部世界,不害怕并压抑冲动、情绪和思想。 相对于普通人,他们的自我更和谐,他们更能接受自我。这种对自己的深层自我的接受,使他们更有可能敢于觉察世界的真正性质,也使得他们的行为更有自发性,而比较少控制、压抑以及规划、设计。 并且,与普通人相比,自主者不怕自己的思想,即便它们是“古怪的”、糊涂的或疯狂的。他们不怕被笑话,不怕得不到赞同。他们能让他们的自我通过情绪流露出来。相反,普通人和神经症患者用围墙挡住危险,他们的自我大多在墙内。他们控制、抑制、压制、镇压他们的自我。他们非难自己的深邃自我,并且期望他人也这样做。 对自主者的这种特质,马斯洛曾做过以下描绘: 他们(自主者)并不忽视未知的东西,不否认它或躲避它,也不力求制造假象好像它是已知的,他们也不过早地组织它、分割它或对它分类。他们并不依赖熟悉的事物。他们对真理的探索,也不强求确定、保险、明确和有条理……当整个客观情境有这种要求时,自我实现的人们可能安于无秩序的、粗线条的、混乱的、混沌的、模糊的、有疑问的、不确定的、不明确的、近似的、不严格的、不准确的状态。 怎样回归自主? 怎样才能回到“自主”,重新拾回自己的创造力呢? 1.重建你的内部评价体系。在决定你自己的事情时,试着自己做决定。你应该请教别人的意见,但最后做决定的时候是你自己。放弃对身边人的依赖,放弃对权威、文化乃至流行的迷信。 2.倾听并接受你内心的声音。马斯洛认为,“自主者对自己的体验虚怀若谷”,他相信,直觉、感觉等体验性的东西是我们认识自己、别人和世界最可靠的。 如果它们不可靠,那只是因为你在认识的时候,扭曲了它们。试着按体验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它们,这样做得多了,你会发现,它们无比准确从不欺骗你。机体比分析的穿透力更强,机体评价过程比理性更可靠。 3.把每个别人都当作独一无二的人。我们容易将自己当作独一无二的,但我们却容易以己度人,认为别人和自己一样,却忘记了每个其他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我们特别喜欢拿自己的坐标体系去套别人的根本原因。这样做起来很轻松,但因此会丧失存在认知、存在价值和存在爱。 理解别人是很多种创造力的基础。小说家如果不理解别人,他写出来的作品就是可笑的。管理者如果不理解别人,他就不可能在管理上有创新。 以上这三者是最根本的。此外,还有一些小建议: 1.无我地体验生活,全身心地献身事业。 2.选择成长。很多人放弃了成长,觉得人生这样就可以了。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创造力会逐渐离他而去。 3.真诚一致。不自欺、不欺人、不装模作样。自己的意识与内心的体验相一致,讲出来的又与认识相一致。 4.从小处做起。如果你目前不是自主的人,缺乏存在认知、存在价值和存在爱,但只要你从小处做起,一点点尝试做你自己,你最终会走向自主之路。相反,如果你开始是这样的人,但后来放弃了,你就会背弃这条路。 5.勤奋,追求达到你能做到的最好。 控制和“塑造”让我们丢失自主 自主者自然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多数人不这么做,从而成为非自主人格并丧失了创造力呢? 马斯洛认为,与其说创造力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人格。与其说创造力是我们学来的,不如说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多数人只是不幸放弃了自主而最终丢失了创造力而已。 导致抛弃自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控制性教育 如果父母喜欢控制孩子,希望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发展。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成为父母的复制品,而不是他自己。 有些时候,孩子会激烈抗争,最终成为父母的反复制品。但是,他仍然没有学会成为自己,他以控制对待控制。长大以后,他会特别爱控制别人。 更为关键的是,父母控制性的爱会让孩子形成外部评价系统。孩童时代,他揣摩、在乎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在乎父母的物质奖励。父母以为,这样可以将他带上他们以为的“正确路线”,但这个路线是否正确暂且不论,起码会让孩子形成特别在乎别人评价的心理。长大以后,他就揣摩、在乎领导、同事等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特别在乎单位和社会的物质奖励。这样一来,他无法成为一个自主的人。 并且,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和父母一样,他也喜欢去控制别人,控制周围世界。他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别人,看世界,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欲望和想象去理解别人和世界。也就是说,他所有的多是匮乏认知、匮乏价值和匮乏爱,而不是存在认知、存在价值和存在爱。 如果深入理解的话,你会发现每一个非自主者都有深深的恐惧,他们缺乏安全感,他们之所以扭曲对自己、对别人和对世界的认识,只是因为这样做让他觉得更安全。按照事情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在很多时候,这会让我们惊恐。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在童年的时候,父母给的是条件性积极关注:你必须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才给你爱。但孩子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要求呢?父母们并不知道,而孩子最终也会形成一种潜意识:如果我不满足别人(先是父母,后是周围人)的需要,我就什么(先是爱,后是物质、社会经济地位等)都得不到。 很多时候,恐惧会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去争取比我们需要的多得多的物质条件,这好像是好事。但是,作为一个非自主者,我们缺乏真正的快乐,我们缺乏创造力,而我们对社会乃至这个世界的贡献,也并不多。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因为要得太多而成为社会和世界的“害虫”。 “填鸭式教学”和“应试教育”也是导致我们缺乏创造力的重要原因。我们的教育讲“塑造”,而不是讲“自主”。我们的社会甚至以为,我们可以“塑造”出有创造力的人来,这真是大错特错。因为创造力在每一个学生自己的身上,在他们的人格自主上,而不在别处。 (2)太顺应社会 我们自己也是一个问题,我们渴望成功,渴望顺应社会,渴望掌握社会的规则。为了早早地达到这一点,我们放弃了自己,成为“社会所希望的人”。 如果认真审视,你会发现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做过挣扎:是做自己,还是向追求成功的规则投降。很不幸,多数人都选择了后者。 必须说明,在很多时候,这样做仿佛是成功,因为不少这样的人成了成功人士。但可惜,这样的成功人士缺乏创造力,他们所追求的,也是绝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他们所在乎的,也是社会潮流所在乎的。只不过,他们想要得更多。他们就以“我比别人占有的多”这种比较来衡量自己,来填补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着的恐惧感。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并不多,至于创新方面的贡献,就更微乎其微。 对此,马斯洛也有一段精彩论述: 对现实世界的良好适应,意味着人的分裂,意味着这个人把他的后背对着他的自我,因为它(对于成功)是危险的。 但是,现在清楚了,他这样做的损失也是很大的,因为这些(藏在自我中的)底蕴也是他的一切欢乐、热爱和能力等的源泉;而且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它们也是创造的源泉。 为了保护自己而去反对自我内部的“地狱”,结果也就把自己同自我内部的天堂割裂开了。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成了平庸、封闭、僵硬、冷漠、拘束、谨小慎微的人,成了不会笑、不会欢乐和爱的人,成了愚笨的、依赖他人的、幼稚的人了。 他的想象,他的直觉,他的温暖,他的富于感情,全都逐渐被扼杀或扭曲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