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子大黄细辛汤 | 针推医学网

 岐黄传人gpt 2017-09-01

组成

制附片12g(先煎),大黄炭6g,木通9g,当归身9g,桃仁9g,细辛3g,生甘草9g。配 合针刺:取双侧孔最穴,用1.5寸30号毫针,刺 人1寸左右,使针感下达手指,上达前胸,并用 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留针时,每隔5分钟,行针1次。

功能

温阳散寒,活血祛痰。

主治

哮喘急性发作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尤 其是单纯性过敏、青壮年或体虚而邪偏于肺寒 者,症见哮喘而兼痰清稀色白、胸膈满闷、面色 暗滞、畏寒肢冷、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浮紧。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

肺寒哮喘,多由素体阳虚肺弱,痰湿内停,感外邪而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促痰鸣而发。方用附片、细辛辛温之品温阳通经,以恢复肺之宣降;阳虛寒盛,气涩血迟互成因果,用归身、桃仁、大黄炭活血而助气行,使肺气即时得降;又用木通通经、甘草护胃和调,不平喘而喘自平。针刺取治肺喘之验穴孔最,则为急则 治标,取平喘利肺以缓急之意。

加减

哮喘发作时,先行针刺以平喘,再服 上方,每日1剂。如有外感表证者,先于脊柱两 侧,风门及大肠俞穴处拔走罐,使皮肤微红为 度,再用毫针刺大椎穴,留针5分钟,接用上法。 若咳嗽明显,咯白泡沫痰,难咯出者,针刺天突 穴,用2寸毫针,先直人1寸,针体弯曲,沿气管 前向下,使针感传向前胸,得气后行针2分钟, 不留针;再针合谷(双),用提插泻法,行针1~3 分钟,不留针;并于上方加石韦(先煎)30g。若 体壮、便秘、苔黄腻者,针刺原方加大肠俞(双), 用2~2.5寸毫针直刺,使针感达少腹部,用提插捻转泻法,行针1~3分钟,不留针;中药可将上方中大黄炭改酒军6g,加苦参9g。若虚汗多、纳差、便溏者,前方木通改为苦参9g、细辛改为五味子9g;针刺加足三里穴,用1.5寸毫针直刺,使针感达足,得气后留针30分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