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癌与中风以及其区别

 明日夏明日 2017-09-01

某公司李经理今年57岁,身体肥胖,有轻度高血压,嗜好烟酒,每天吸烟1包以上,烟龄长达20余年。一周前突然出现语言合糊不清,伴左侧肢体活动失灵,上下肢肌力减弱,神经体征阳性,眼底动脉硬化三级,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作ct诊断为“脑梗死”,按缺血性中风给予扩血管药治疗,但治疗两周病情未见好转反而加重,再复查ct,见病灶有所扩大,疑为“癌肿转移”,即给肺部作x线摄片,发现左上肺有一毛刺状阴影,证实为肺癌,所谓“中风”实际上为肺癌转移所致。
临床研究表明,类似李经理这样,从脑转移后产生的症状为首要临床表现的肺癌并非少见,转移灶可累及大脑、小脑、脑干等部位,症状可酷似“中风”。据统计,癌肿脑转移约占颅内肿瘤的4%-10%,在各种脑转移癌中最为多见的是肺癌脑转移,约占1/4-1/2,远比其他癌肿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胃癌等脑转移发生率高。这是因为在肺血管与椎静脉之间有吻合支,肺癌的癌细胞栓子进入静脉后可以通过体循环直接进入颅内,而其他部位癌肿的癌细胞栓子必须先经过肺部毛细血管方可进人体循环到达脑部,所以肺癌最易发生脑转移。肺癌脑转移除可表现酷似“中风”外,也可表现为颅内高压症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或表现为癫痫发作。
除癌肿脑转移外,肺癌可首先表现为癌肿性神经肌肉病变,累及周围神经肌肉。这种癌肿性神经肌肉病变,可出现在发现原发癌肿病灶前,或两者同时发生,病变程度与癌肿大小、生长速度不一定平行,神经系统各个部位均可累及,所以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表现为肌无力综合征,主要累及肢体近端肌肉,以后逐步向远端肌肉发展,可出现间歇性灼痛、肌肉萎缩,常被误诊为颈椎病、肩周炎、臂丛神经炎等。也可表现为周围神经炎,出现四肢末端感觉减退,呈手套、袜子分布,并逐渐向上发展,可伴有肌力减退,腾反射减弱。此外,可表现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出现全身多发性肌痛、肌肉萎缩,还可发生横贯性脊髓的损害,出现截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