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门推敲(二)脉学篇:六纲脉

 水木年华138 2017-09-01
    浮沉迟数虚实为六纲脉。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为八纲辨证之八纲,若从此八纲辨证,任何疾病皆囊括其中,脉学同理,由于阴阳脉之分体现在具体脉象之中,故将浮、沉、迟、数、虚、实列为脉学之六纲,凡三十脉尽皆在此六纲之列。

    浮沉

    浮与沉对,脉之应手,一则轻取即得,一则重按始得,浮多表证,沉多里证。

    浮:浮脉羽飘浅,轻得重稍减。外感表证多,虚阳上越显。

    沉:沉脉沉取得,如石入水泽。内伤里证多,阴寒亦可测。

    1.浮脉

    浅露表皮,轻虚上泛(平、病);如循鸡羽,如风吹毛(病)轻触即得,重按力减,但不内空。厌厌聂聂,如落榆英,乃脉来微弱,似在水面浮行,如波纹叠合而至。又似飘落榆钱,和柔轻缓貌,肺应秋,故属肺之平脉。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此乃脉涩滞不畅,如循鸡羽,中央坚实,两旁较弱,属肺之病脉。如物之厚,如风吹毛,乃脉空虚无根,如水浮沤,又似风吹鸟羽之毛那样,散乱不整,飘落无绪,属肺之死脉。《脉诀阐微》:泛泛欲上之势,如水中漂木,虽按之使沉,亦必随手而起。

    (1)特点:①部位表浅,体虚上泛,轻触即得,重按力减,一般浮取、中取、沉取。有力近似洪脉,应指大而有力,稍重按其力减弱;无力的浮脉近似芤脉,应指力弱,但无中虚。②浮无征候,气势上泛,以指面感觉为准。如肥儿发热,恶寒有表证,因肌肤厚,脉来不浮,以手按之,位深而脉体气势上泛。③体瘦者性情急躁,善动者,脉多浮,浅露皮下;趾高气扬之辈,脉也多浮。④应于四季,春夏气升而浮。

    (2)机制:①外邪侵入体表,肌体卫阳(肺卫),其冲达外,抗击病邪,气血趋集于表,脉气上争于外表,鼓搏于肌表,故脉来浮而有力。②内伤久病,体弱里虚,血亏致脱,阳气不能内守,浮越于外,或阳虚无以约束脉道,脉气不得内潜,外越浮出,脉来浮而无力。③素体瘦薄,脉管位置改移,或外界环境较热,人体散热而致表浅血管扩张,形成浮脉。

    (3)合脉(兼脉)

    浮脉为阳,主表主虚。有力表实,或为风热,

    无力表虚,或为血弱,或为里证,或为里虚。

    浮缓-伤风(中风),或为风湿(不仁)。

    浮紧-风寒(表寒),或为伤寒。

    浮虚-伤暑,或为暑惫,或为心悸。

    浮滑-风痰,或为痰热,或为宿食,痰饮,痛如锥。

    浮数-风热(表热),或为伤风,或为疮疽。

    浮涩-血伤,或为血虚,或为伤营,或为肺病。

    浮芤-失血,兼大尿血,尺显崩带。

    浮短-气亏,或为气少肺伤,法当嗽,一年死。

    浮散-虚剧(无根),或为劳极,或为心气耗损。

    浮濡-阴虚,或为气虚(阳虚),或为伤暑。

    浮洪-风火,或为虚热,或为狂躁。

    浮大-中风,或为伤风,或为瘾疹,兼涩宿食,兼散心病,兼细微欲绝,为真阴下竭,孤阳上浮。

    浮迟-风虚,或为伤湿,或为中风,或为表寒(表冷,表风),或为身痒。

    浮微-劳极。

    浮弦-痰饮,或为风痰,兼大而硬为关格。

    浮细-气虚,兼滑伤饮。

    浮长-风热,或为风,兼洪大风眩癫疾。

    浮疾-兼滑宿食。

    浮洪大者-伤寒。

    浮滑而疾-食不消。

    浮洪大长-风眩癫疾。

    浮滑疾紧-百合病,久易愈。

    浮而缓者-皮肤不仁,风寒入肌肉。

    感冒初期,恶寒重时,未必兼浮,唯发热时期,或热甚烦躁,出汗之际,才显浮象。久病,虚证脉浮而大,属功能将竭,阳浮外散之候,则为逆证。

    外科肿疡,脉浮有力,为风寒或风热在表;脉浮无力,为气血不足;溃疡脉浮,乃气从外泄,正虚邪恋之候。

    在新外伤时瘀肿,疼痛剧烈及脑震伤,眩晕前期,亦可见之。

    浮而无力,兼细微欲绝,为真阴下竭,孤阳上浮,亦有谓之阴不足。

    张景岳:“虽曰浮为在表,然真正风寒外感者,脉反不浮,但其紧数而略兼浮者,便是表邪。”

    张秉成:“风寒在表,寒气骤加,正气为其所遏,脉反见沉,但脉虽沉,必兼有头痛、恶寒之表证,不久阳气外发,则仍浮。”

    新病,表证见浮,是机能抗邪,反映于外表,则为顺。久病,虚证见浮而大,属功能将竭,阳浮外散之候,则为逆证。

    (4)分部所主

    左寸脉浮:发热重,恶寒轻,头疼,头晕,目眩,恶风,自汗出,肢体酸楚疼痛,舌苔薄白而润,目眦赤涩,身疼口干。乃伤风后,心气不足,腠理不固,或心阳虚,经络运行不畅所致。亦有伤寒引发,当辨病因与浮之兼合之脉,自能分别。

    右寸脉浮:鼻塞涕清,喉痒咳嗽,痰多清稀,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苔薄白而润,脉或浮紧,为风寒型。发热汗出,微恶风寒,鼻塞涕浊,微渴欲饮,咽红燥疼,咳嗽痰黄,苔薄白微黄,脉或浮数,为风热型。乃因风寒或风热侵袭肌表,腠理不密,卫表失和,肺失清肃所致。又古今医统言无力表虚,恶寒,恶风,皮肤瘙痒,背恶寒。

    左关脉浮:胁痛腹胀,口苦咽干,眩晕目赤,胸闷嗳气,烦躁不寐,目视不明,目生花。乃肝阳有余,肝胆火旺或肝风上扰所致。

    右关脉浮:胃脘满闷,不思饮食,灼热疼痛,或腹胀纳差,倦怠无力,大便泄泻,四肢不举,嗜卧或面目浮肿。乃因感受外邪,侵袭腹中(胃脾),气机升降失调,运化失司,邪滞气阻所致。

    右尺脉浮:大便秘结难出,伴腹胀腹痛,脘痞嗳气,关节游走性疼痛,食少不寐,头晕易怒,甚至出现痔疮、肛裂、耳鸣。乃因外邪入侵,引起肺的肃降无权,传至大肠的功能失常所致。或由大肠的燥热,气滞不行,或气血不足阴亏、阳虚、寒凝所致。

    左尺脉浮: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不尽,小腹拘急,或腰痛,下肢肿痛,盗汗,耳聋。乃因风热之邪下传膀胱,或由湿热,或气郁蕴积膀胱,或肾虚等,导致膀胱气化不利。

    (5)相关诊籍

    ①《诊家正眼》

    体象: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部得之,下焦风热;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按:浮之为义,如木之浮水面也。浮脉法天,轻清在上之象,在卦为干,在时为秋,在人为肺。《素问》曰:“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为不及,病在中。”又曰:“太过则气逆而痛,不及则喘,少气而咳,上气见血。”又曰:“肺脉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肺脉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王叔和云“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最合浮脉之义。黎氏以为如捻葱叶,则溷于芤脉矣。崔氏云:“有表无里,有上无下。”则脱然无根,又溷于散脉矣。伪诀云:“寻之如太过。”是中候盛满,与浮之名义有何干涉乎?须知浮而盛大为洪,浮而软大为虚,浮而柔细为濡,浮而无根为散,浮而弦芤为革,浮而中空为芤,毫厘疑似之间,相去便已千里,可不细心体认哉!寸关尺俱浮,直上直下,或癫或痫,腰背强痛,不可俯仰,此督脉为病也。夫肺藏职秋金,天地之气,至秋而降,且金性重而下沉,何以与浮脉相应耶!不知肺金虽沉,然所主者实阳气也,况处于至高,为五脏六腑之华盖,轻清之用,与干天合德,故与浮脉相应耳。

    ②《濒湖脉学》

    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2.沉脉

    脉行肉下,筋骨之间,其形微坚微实(平),或坚实搏指(病),如石投水,必极其底。中取始得,重按显见。若脉气来实而有力,为太过之脉,外部有病。若脉气来虚而微弱,为不及之脉,内部有病

    脉来坚硬如弹石,毫无柔软之象,胃气不存,则属危候之脉。

    (1)特点:①沉脉部位深,浮取不应,中候始见,力来不足,重按肌肉之下,筋骨之上,应指明显,坚实搏指,如石投水,脉势沉降下趋。②脉体可大可小,节律规整均匀,速率有迟有数,不受形态的约束。③沉脉有生理之象,其形微坚微实。④可见于冬季,冬之万物封藏,气血收敛,沉潜于内,故脉行深部,也可以出现一时行沉脉。⑤可见于性情持重、镇静之人,因气血多深潜于内运行,规律有序,故脉来沉。⑥可见于体质肥胖之人,肌肉丰满,血管深藏,覆盖在脉管上的皮下脂肪组织厚,故脉位较深。⑦男女寸口脉分部有别,女子寸口或男子尺部见沉,亦为平脉。⑧有人生来六脉沉细,为平脉。

    (2)机制:①邪郁于里,或阴邪之气留滞于经脉间,气血困遏,正邪相搏,脉气郁滞于内,故脉来沉而有力。②阳气不足,脏腑虚弱,不能升举,无力统运营气于肌表,或气血不足,脉道失充,无力鼓搏脉气趋向于外,潜内而行,故脉深沉,搏动无力。阳气式微,不能统运营血于外,脉显阴象而沉者,则按久愈微。若阳气郁伏,不能浮应卫气于外,脉反伏匿而沉者,则按之不衰,阴阳寒热之机在乎纤维之辨。③寒邪束表,肌腠郁闭,卫气不能敷布于外,则清气滞涩不宣,寒邪凝结,内敛脉道,脉气趋下,鼓动于里,故脉见沉象。

    张景岳言:“其有寒邪外感,阳为阴蔽,脉见沉紧而数,及有头疼身热等症,正属表邪,不得已沉为里也。”

    叶子雨言:“沉虽里证,而亦主表,盖寒重者阳气不能外达,脉必先见沉紧。”

    若体弱之人,阳气不足,复受外感,脉来沉,必无上浮趋势。

    一般言,表证发热之际,反见沉脉者,乃脏腑及功能活动衰弱,不能向外抵抗外邪。里证反见浮脉,乃内脏及神经虚极,不能约束血管,两者皆为危候之象,临证当以细审。

    沉脉主寒证,亦有真热假寒之证见沉象,由于阳热内盛,格阴于外,故见假寒证;而因热盛,遏伏阳气不得外发,亦指阳郁于内,故脉可显沉象,然必沉中有力。

    邪实正气不虚,脉沉有力,如因心阳亏虚,肺气受损,宗气不足,鼓动营血不能浮升,则必沉而无力,此外,亦可沉脉的有力无力,来判断人体神气有无,再参相兼他脉,方可辨清。

    在伤科见沉脉,为内伤气血,故腰背损伤疼痛时多见,外科肿疡脉沉,乃邪气深闭;溃疡脉沉,则属遗毒陷内所致,临证亦应知之。

    《脉说》指出更有表邪初感之际,风寒外束,经络壅盛,脉必先见沉紧,或伏或止,亟投疏表之剂。则应手汗泄而解,若沉而不兼紧数则不可用发散剂。若误与之汗,如飞蛾入沸汤也。

    (3)合脉(兼脉)

    沉迟-阴证,腹脏冷痛,内寒痼冷,里寒血冷,或为虚寒。

    沉数-有热,或为内热,或为热伏,或里寒内热盛。

    沉实-热积,内有积滞。

    沉滑-宿食,风水下重,或为痰饮,胸有水气、宿食、伏痰。

    沉涩-血结,血虚气滞,或为气,或为气弱。

    沉微-阳微气虚。

    沉细-阴邪、少气臂痛、下焦有寒,尿数绞痛,下利重,或为阳衰,或为虚湿,或为寒湿。

    沉弦-悬饮内痛,或为饮痛,心腹疼痛,或为内痛,或为伏饮,或痰饮涌闭。

    沉紧-冷痛或为悬饮,上热下寒或为内寒,小肠疼痛。

    沉-固冷,或为坚积,或为冷痛。

    沉缓-水蓄,或为寒湿,或为里湿。

    沉弱-阴虚,或为寒热,或为虚衰,或为闭痛,内郁寒湿。

    沉伏-吐利,阴毒聚积,或为闭郁,或为霍乱心腹痛。

    沉急-病伤寒,暴发虚热。

    沉滑-为下垂,亦为背膂痛。

    (4)分部所主

    寸口脉沉而坚-病在中。

    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

    寸口脉沉而紧-苦心下有寒,时痛有积聚。

    寸口脉沉而喘者-寒热(喘,指脉来急疾如喘状,多系心肺病变)。

    左寸脉沉:心冷痛引背,胸闷憋气,心悸气短,畏寒腹冷,头痛眩晕,胁痛。乃由寒邪凝滞心脉,或复受寒邪,闭阻不通,或气滞、血瘀、痰阻,均可致胸阳痞塞、痹阻所致。

    左关脉沉:胁肋刺痛,或走窜而胀,呃逆不舒,烦躁暴怒,或胁肋处有症瘕积聚等,脘胀食少,苦满吞酸,乃因情志不舒,郁怒伤肝,气机郁阻或寒滞肝脉所致。

    左尺脉沉: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或见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闭塞不通,或淋沥涩痛,浑浊如泔,欲出不尽,小腹拘急,遗精等。腰背冷痛,男为精冷,女为血结,胫酸阴痒。乃肾阳亏虚,精气不足,气不化水,水湿下聚蓄留,或为热蒸迫膀胱,气化失职所致。

    右寸脉沉:少气喘促,咳嗽吐痰,清稀量多,胸满作痛,乃因痰邪郁闭,或水饮停蓄于胸膈所致,应脉沉有力,无力分虚实,以兼合之脉辨其因。右寸沉而紧滑,咳嗽,沉细而滑,骨蒸寒热,皮毛焦干。

    右关脉沉:胃冷脘满,吞酸厌食,宿食不化,嗳腐纳差,大便酸臭,悬饮。乃暴饮暴食,或过食寒凉生冷之物所致。

    右尺脉沉:腰膝脚重,阴部瘙痒,少腹胀痛,肠鸣腹泻,虚寒痢疾,滑禁不脱,淋浊。乃命门相火不足,下焦虚寒,肠失温化所致,病证不同,但脉同,然阴痒,泻痢亦可由湿热引起,其脉当沉而有力或兼数象。

    (5)相关诊籍

    ①《诊家正眼》

    体象: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或水与血。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兼脉: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按:沉之为义,如石之沉于水底也。沉脉法地,重浊在下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人为肾。黄帝曰:“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岐伯曰:“冬脉,肾也,北方之水也,万物所以含藏,其气来沉以软,故曰营。其气如弹石者,此为太过,病在外,令人解,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虚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令人心悬如饥,中清,脊中痛,少腹痛,小便黄赤。”又曰:“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脉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杨氏曰:“如绵裹砂,内刚外柔。”审度名义,颇不相戾。伪诀妄云:“缓度三关,状如烂绵。”则是弱脉而非沉脉矣。若缓度三关,尤不可晓。沉而细软为弱脉,沉而弦劲为牢脉,沉而着骨为伏脉,刚柔浅深之间,宜熟玩而深思也。

    夫肾之为脏,配坎应冬,万物蛰藏,阳气下陷,烈为雪霜,故其脉主沉阴而居里。若误与之汗,则如蛰虫出而见霜;误与之下,则如飞蛾入而见汤。此叔和入理之微言,后世之指南也。

    ②《濒湖脉学》

    体状诗: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主病诗: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尺部浊遗并泻痢,肾虚腰及下元痌。

    迟数

    迟与数对,脉之至数,一则慢而三至,一则快而六至,迟多寒证,数多热证。

    迟:迟脉三至缓,脉来比常晚。阴证寒证多,阳虚里寒展。

    数:数脉六至息,脉来比常急。阳证热证多,阴虚里热积。

    1.迟脉

    来去极慢,一息三至,浮取不应,沉按显见,体细或体粗,指下有力,脉率较规整,至数在41~60次/分。

    (1)特点:①迟脉一息三至,至数不足,即频率慢,约合54次/分左右,节律规整;若迟至36次/分,已非迟脉,应为败脉。②迟脉位置较深,一般在沉部诊取方可应指,搏动之力大小不一,其体亦可粗可细,浮取则无。③生理性迟脉:长期体育锻炼及体力劳动者,为生理性,由迷走神经张力过度所致(病理性多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所致),青壮年见者较多。

    (2)机制:①阴寒之邪,客于经络阻遏脉道,阳气不能布散,血行迟缓,故脉行迟而有力之象。②邪热结聚于里,气血运行受阻,脉道遏抑,搏动反常,故来见迟象。邪热壅结,隧道不利,阻碍血行故脉迟有力。③阳气虚衰日久,寒自内生,胸中大气,难以敷布,脉气无力运行而来迟,血随气而缓行,故脉无力而见迟。

    张秉成:“凡见尺脉,属虚寒者多,实寒者少;假使寒邪在表,脉则不见迟而见紧。”此说甚明,若认为迟亦主表而为实寒之证,此见解有误。

    尺脉亦主实热内结之证,症见发热,烦渴引饮,便秘或腹痛拒按,尿黄赤,苔黄干等。

    程应旌:“迟脉亦有邪聚热结,腹满胃实,阻往经隧而成者,凡症瘕癖,经隧壅遏者,可见迟脉。”又主营气不足或余热滞留,郑友谅言更有营气不足,又为热伤,不能运动热邪,反为所阻,轮转之机即缓慢而行迟,故脉亦知之,凡人伤寒初解,遗热未清,经脉未充,胃气未复,脉必迟滑或见迟缓。

    张秉成:“惟阳气不足,寒邪乘虚内袭者,乃见迟细不足之象,若卫阳不足,肾阳亏馁,老人之气血衰,呼吸徐,脉皆见迟。”老人阳气不足,脉迟乃生理之象。

    伤科病时伤筋挛缩,瘀血凝滞;外科肿疡溃破出脓,或寒邪内蕴,邪去正衰,气血衰减时,亦可见迟。《外秘精义》:“迟,痼疾得之善,新疾得之则正气虚惫;疮肿得之,溃后自痊。”

    湿浊之邪内壅,症见脘腹满闷,呕恶吐清水,脉来模糊,有类迟象,不可误为寒;若热邪入脑,症见神昏谵语,闷乱烦躁,皆须参合全身症状诊之。

    迟而无力宜清阴益火为主,采用温补法;若迟而有力,当审因辨之,症见胸膈饱闷,便结溺赤,乃由热邪所致,宜用清、下之法。

    (3)合脉(兼脉)

    浮迟-表寒,或为风虚,或里气虚。

    沉迟-里寒,或为虚寒;疮毒内陷;腹脏冷病。

    迟滑-胀满,或为气病,腹中胀大,或为风痰,或为痰气。

    迟涩-血病,或为血少,或为血寒,咽酸症瘕,中寒症结。

    迟虚-寒滞,或为消中。

    迟实-里滞,内有停滞,内有郁热,或为气痛。

    迟缓-寒湿,或为虚寒、郁热积聚。

    迟紧-为寒。

    弦迟-饮积,或为胃寒,或为胃痛。

    迟微-阳脱,或为难安。

    迟结-物凝。

    迟而滑大-风痰顽痹。

    迟而细小-真阳亏损,气虚血少。

    据现代医学,脉率及心率在40~60次/分,多为窦性心动过缓;而在40次/分以下,则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6次/分以下,则会发生阿-斯综合征。

    (4)分部所主

    右寸脉迟:咳嗽、气喘、咳痰清稀,或痰白而黏,胸膈满闷,渴喜热饮,背冷无汗,或兼恶寒发热,受寒易发。乃因寒痰伏肺,痰壅气阻,肺失宣降所致。

    左寸脉迟:心痛如绞,遇寒加剧,心悸气短,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畏寒肢冷,冷汗出,精神不振。乃因阴寒内盛,寒凝心脉所致。

    右关脉迟:胃痛暴作,痛势较剧,喜温熨热饮,口不渴,泛吐清水,遇冷易发,或有恶寒发热,苔薄白,食不化,积滞不行。乃寒邪犯胃,胃中阳气不得宣通所致。

    左关脉迟:胁肋胀痛,连及下腹,牵引睾丸坠痛,畏寒肢冷,舌苔白滑,肢体拘急,症结挛筋。乃寒滞肝脉,引起经脉挛急。

    右尺脉迟:大便泄下,水粪相杂,色青黑如鸭粪,尿清乃大肠有寒所致。或泄泻清稀,腹痛肠鸣,脘闷食少,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乃由外感风寒,并走二肠,引致清浊不分,水谷不化。或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而泄,泻后即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乃由肾阳虚衰,命门火不能温煦脾土所致。

    左尺脉迟:小便频数,白浊或清冷,或失禁,伴腰酸腿软,精冷不化,女子月经不调,不育不孕,肾虚便泄。乃肾阴不足,固摄无权,不能约束水液,或肾气虚弱,气化不及,膀胱失约所致。欲辨明尺脉所主证候,乃因肾阴亏损或脾肾阳虚,还是阴寒邪气入里引起的里寒实证,参合证候特点,以及脉的有力无力之象,便可得到确认。

    (5)相关诊籍

    ①《诊家正眼》

    体象: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迟脉主藏,其病为寒。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按:迟之为义,迟滞而不能中和也。脉以一息四至为和平,若一息三至,则迟而不及矣。阴性多滞,故阴寒之症,脉必见迟也。譬如太阳隶于南陆,则火度而行数;隶于北陆,则水度而行迟,即此可以征阴阳迟速之故矣。伪诀云“重手乃得”,是沉脉而非迟矣。又云“状且难”,是涩脉而非迟矣。一息三至,甚为分明,而误云“隐隐”,是微脉而非迟矣。迟而不流利,则为涩脉。迟而有歇止,则为结脉。迟而浮大且软,则为虚脉。至于缓脉,绝不相类。夫缓以脉形之宽缓得名,迟以至数之不及为义,故缓脉四至,宽缓和平,迟脉三至,迟滞不前,然则二脉各别,又安足溷哉!以李濒湖之通达,亦云“小快于迟作缓持”,以至数论缓脉,是千虑之一失也。

    王叔和曰:“一呼一至曰离经,二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一损损于皮毛,二损损于血脉,三损损于肌肉,四损损于筋,五损损于骨。”是知脉之至数愈迟,则症之阴寒益甚矣。

    ②《濒湖脉学》

    体状诗: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

    相类诗:脉来三至号为迟,小快于迟作缓持,迟细而难知是涩,浮而迟大以虚推。

    主病诗: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癓瘕仔细看,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

    2.数脉

    一息六至,浮取应指,沉候亦见,来去急促,次数增多,节律规整,脉率在96~100次之间,平均108次/分。

    近人叶显纯:“一息五至的脉搏,已超过每分钟80次的正常范围,应作为数脉看待。”一般五岁左右,每分钟为96~100次,儿童(6~12岁)脉数,属生理之象。同时可见与下列情况相关:①一时性功能亢进,如剧烈运动、体力劳动、长途跋涉、奔跑、登高等;②生活嗜好,如饮酒、过食辛辣食物;③精神刺激,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

    (1)机制:①邪热炽盛或阳气偏亢,鼓搏脉道,迫促气血,流速加快,脉行急而见数之象。②实热内盛,正气亢盛,邪正交争,气血燔作,充斥脉道,气血运行加速,可见数而有力。③阴津亏损,虚热内生,阳热虚性亢进,脉气流行加速,血却无力,或兼细象。④久病体弱或阴虚及阳,阳虚则气无所依,虚阳外浮;或因阳虚,中载不足,阳气不能约束脉道,虚阳孤行,脉亦来数,按之豁然而空。

    凡疮初起,红肿热痛者,兼有恶寒发热,脉多数而有力,若溃破日久不愈,气阴俱伤者,则可见数而无力。

    凡虚损,愈虚则愈数,愈数则愈危,数脉主病,唯损最多。

    数而有力,症现头痛、目赤、咽喉牙龈肿痛,或兼吐等症,脉兼数弦,这是实火。

    数而无力,面赤足冷、盗汗、倦怠,甚则神昏谵语,脉兼数虚,这是虚火上炎。

    张景岳:不知数热之说,大有误谬,凡见内热、伏火等证,脉反不数,而唯洪滑有力,临床甚合之。暴数者多为外邪,久数者必虚损。

    (2)合脉(兼脉)

    浮数-表热,或为实火,或痰热上壅。

    沉数-里热,有力实火,无力虚劳,或为邪入心或气郁化热。

    弦数-为疟,或为多热,或为寒饮,或为肝火。

    滑数-痰火或为肠痈,或为实热,或为喘嗽。

    紧数-寒热俱发,肠痈脓成。

    洪数-实热,生疮,脓成,或为疮疡。

    细数-阴虚,阴虚内热,或为极虚。

    长数-身壮热。

    涩数-多寒热灼血干为损。

    短数-心痛或为心烦。

    虚数-虚损骨蒸发热为燥口疮。

    实数-肺痈或为实热或为实邪,或为胀满无力则虚阳外越。

    数小而细-阴虚劳热。

    数而滑实-热毒痰火,痰火壅滞。

    沉数细涩-阴竭于下,法必滋阴。

    数小无力-按之中空,虚寒之证。

    数大无力-按之豁然,虚阳外越,亦属寒证。

    浮数而软-阳浮于上,法当温补。

    细疾如数-阴燥似阳之候。

    大数-烦躁或为狂斑。

    数小-阴虚火盛或按之涩者,中寒之象。

    阳数-君火。

    阴数-相火。

    左数-阴伤。

    右数-火亢。

    暴数-多属外热。

    久数-虚损日久。

    虚热外浮之数脉,脉道不宽,其行必不圆滑(与实热脉数,其脉道宽,其行圆滑,所谓有胃气者不同),还有一种涩滞虚弱无神数脉,甚至有豁然而空者,其见症多有舌干、津少、喉痛、面赤、身热、无汗、脚冷、舌质胖大、苔色娇嫩等象,亦当细辨。

    散大而虚,则精血销竭之脉。

    浮数而软,阳浮于上,治当温补。

    (3)分部所主

    左寸脉数: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口腔内可见淡黄或灰白色溃疡面,伴见头痛目眩等,肺痈。乃由心火上炎,熏蒸于口所致。

    右寸脉数:咳嗽气喘,胸闷胸痛,咳吐黄痰或脓血,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鼻燥衄血,伴见身热寒战,壮热口渴,汗出,肺脓肿。

    乃由感受风热燥邪,或肝火犯肺,或肺阴素虚,虚火灼伤肺络所致。

    右关脉数:①胃火上炎,症见烦渴引饮,口臭口烂,齿痛龈肿。

    或见高热便秘,腹痛,甚则神昏谵语,狂躁等。乃由胃中湿热之邪炽盛,或湿热病热结胃肠所致。②脾胃湿热,身目俱黄,腹胀脘痞,饮食减少,恶心,倦怠、尿少而黄,苔黄腻,脉兼濡乃由湿热之邪,内蕴脾胃的病变,脾热、口臭、胃反、呕逆。

    左关脉数:①肝经实火,症见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甚或昏厥、发狂、呕血、脉兼弦等。乃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②肝胆湿热,症见身有寒热、口苦、胁痛、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皮肤巩膜发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兼弦等。乃由湿热之邪,蕴蒸肝胆的病变。

    右尺脉数:大便不畅,时下鲜血,或先血后便,大便燥结,或溏而不爽,或伴腹痛,舌苔黄腻,腰痛。乃由湿热蕴结肠道,阴络损伤所致。

    左尺脉数:尿时阴茎痛,精浊下滴入败脓,有恶臭。或见小便急迫、短、数、涩、痛、浊等。乃由湿热结聚于下焦,流注膀胱所致。

    (4)相关诊籍

    ①《诊家正眼》

    体象: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数脉主腑,其病为热。寸数喘咳,口疮肺痈。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阳数君火,阴数相火。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按:数之为义,躁急而不能中和也。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一昼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当五十周于身,脉行八百一十丈,此经脉周流恒常之揆度也。若一息六至,岂非越其常度耶!火性急速,故阳盛之症,脉来必数也。伪诀云“七表八里”,而独遗数脉,只歌于心脏,此其过非浅鲜也。数而弦急,则为紧脉。数而流利,则为滑脉。数而有止,则为促脉。数而过极,则为疾脉。数如豆粒,则为动脉。古人云:“脉书不厌千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只如相类之脉,非深思不能辨别,非熟读不能谙识也。王叔和云:“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尽,此至之脉也。”乃知脉形愈数,则受症愈热矣。肺部见之,为金家贼脉;秋月逢之,为克令凶征也。

    ②《濒湖脉学》

    体状诗: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浮沉表里分虚实,惟有儿童作吉看。

    相类诗:数比平人多一至,紧来如数似弹绳,数而时止名为促,数在关中动脉形。

    主病诗: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寸数咽喉口舌疮,吐红咳嗽肺生疡,当关胃火并肝火,尺属滋阴降火汤。

    虚实

    虚与实对,二脉举按皆得,而刚柔异质。实为邪气实,虚乃本气虚。

    虚:虚脉大而松,迟柔力少充。多因伤暑毒,亦或血虚空。(迟大而软,按之无力。按《脉经》言:“隐指豁空。”非是。诸脉中,唯芤、革二脉言空,以虚脉而言空,能别乎革,难别乎芤。濒湖曰:“脉虚身热,为伤暑,亦主血虚。”)

    实:实脉大而圆,依稀隐带弦。三焦由热郁,夜静语犹颠。(浮沉皆得,长大带弦。按《脉经》言:“应指幅幅然。”非是。幅幅,坚实貌,乃牢紧脉,非实脉也。伤寒胃实谵语,或伤食气痛。《三指禅》)

    1.虚脉

    脉来乏力,浮大松软,内中不足,举按满指,重按无力。

    叔和言往来迟慢,大而松软,按之无力,重按指下豁然空虚,其中迟大软空,为后世原则。

    (1)特点:①虚脉体软势减,不及平脉,且形大搏动力差,浮取松软满指,中候沉按少力,皆由内中不足所致。辨别虚脉,总以虚大而软为要点。无论中取、重按,都是软弱无力的。②有生理、季节、病因之别,人有禀赋不同,脉亦应之。体虚内弱,其脉多虚;天有冬夏之别,脉亦应之。夏季暑热,腠理开泄,其脉亦虚(亦有洪者)。致病有虚证、实证,故脉亦有应之,正气不足,内伤久病,脉来则多虚;肌肉坚者多实,肌肉虚弱者多虚;夏季多虚,冬季多实;邪甚多实,正衰多虚。

    (2)脉理:①气血两虚,气虚不足以运行血液,搏击力弱,则脉来力减;血虚不足以充养脉气,脉体松而大,见虚脉之形。若气虚不敛脉道,脉道弛缓,气失统运,血行怠慢,则可见兼迟象。②感受暑热邪毒,损伤体阳,气散于外,脉道弛缓豁大,浮显体表之位,故脉来虚并兼浮大之象。暑热伤津,身热自汗,致使津液亏损,血脉不足,造成脉管胀大而软,故脉来虚软无力。③久病阴血亏损,精气内夺,气不充脉,孤阳无依而浮越外张,外有余,内不足,故脉来形大松软,鼓搏力减而见虚象,或兼迟象。

    郑友谅认为:“虚脉之浮大,为阴血不济,致阳气浮越,或因气不敛,不敛者由于腠理虚,玄府开或经脉不敛,行迟者,为其气食统运之机,故脉迟,软者为脉管无弹力。”

    虚脉为“无力”“无神”之总名。

    张景岳虚脉有二义:一谓形大势减,内虚不足,举按无力,指下松者为虚脉,此属狭义。二谓诸脉之无力、不及、无神者统称虚脉,为广义。浮而无力为血虚,沉而无力为气虚,数而无力为阴虚,迟而无力为阳虚。

    邪毒痞塞而见虚脉者,为假虚脉,乃内实之候。

    精气脱而见假实证,若不是真实之虚证,则不可从证以施治疗,要之,实证而见虚脉,必辨其真假。

    李中梓言:更有浮取之而且打且,重按之而豁然如无,此名内真寒,外假热。古人见附子理中汤冰冷与服,治以内真寒而外假热之剂也。

    因气虚不敛,脉体轻浮,故见浮而大;血虚不足,脉失充盈,故重按豁然而无;阴血亏损于内,孤阳无依趋外,外有余,则发热(假热),内不足,则生寒(真寒),生寒者,其根基虚所致,附子冷热,反佐法也,乃热药治寒康复之法。

    (3)合脉(兼脉)

    虚浮-血虚,表虚,自汗,劳极诸虚,兼小气虚。

    虚大-阴虚,或损元气,阴虚不敛,兼数,气虚喘气,内伤于气。

    虚洪-阴虚,或为泄泻。

    虚数-阴虚,骨蒸劳热极,虚而数,肺绝之兆。

    虚沉-气虚,里虚,多泄。

    虚迟-为寒,或为虚寒,或为阳虚,或为血虚。

    虚细-其冷,或为血虚。

    虚小-阳虚,亡阳,失精,脾阳不振。

    虚滑-久病危候。

    虚涩-劳房伤肾,或心血虚,血虚瘀血。

    虚大时涩-内伤于血。

    虚弱-血虚,劳极,诸虚,虚弱细微者,善盗汗。

    虚弦-血虚,兼急癫病,症危。

    虚芤-血虚。

    (4)分部所主

    右寸脉虚:自汗、气短、喘咳、面色苍白。多惊悸,乃肺气虚亏,营卫失充所致。

    左寸脉虚:心悸,怔忡,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耳鸣胸闷,心烦热。乃血虚而心失所养,不能藏神的心血不足证。

    左关脉虚:面色无华,目涩眩晕,夜寐多梦,耳鸣如蝉,视物不清,肢体麻木,或筋脉拘急,肌肉??动,爪甲不荣,月经量少或经闭,舌淡,肋胀痛不适,心烦善怒。乃因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肝血所致。

    右关脉虚: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少气懒言,四肢倦怠,消瘦,面色萎黄不华,舌淡苔白,浮肿便溏。乃脾胃功能虚弱,纳化失常所致。

    右尺脉虚: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冷,肠鸣作泄,脐腹作痛,泻后即安,精神萎靡,男子阳痿,女子不孕。乃肾阳虚衰,命门火衰所致。

    左尺脉虚:腰膝酸软,或疼痛,耳鸣耳聋,健忘失眠,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不育,女子崩漏或经闭不孕。乃肾阴不足,或痹证日久致气血不足,累及与肾所致。

    (5)相关诊籍

    ①《诊家正眼》

    体象:虚合四形,浮大迟软;及乎寻按,几不可见。

    主病:虚主血虚,又主伤暑。左寸心亏,惊悸怔忡。右寸肺亏,自汗气怯。左关肝伤,血不营筋。右关脾寒,食不消化。左尺水衰,腰膝痿痹。右尺火衰,寒症蜂起。

    按:虚之为义,中空不足之象也,专以软而无力得名也。叔和云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豁豁然空”,此言最为合义。虽不言浮字,而曰按之豁豁然空,则浮字之义已包含具足矣。崔紫虚以为形大力薄,其虚可知,但欠迟字之义耳。伪诀云:“寻之不足,举之有余。”是浮脉而非虚脉矣。浮以有力得名,虚以无力取象。有余二字,安可施之虚脉乎!杨仁斋曰:“状为柳絮,散漫而迟。”滑氏曰:“散大而软。”二家之言,俱是散脉而非虚脉矣。夫虚脉按之虽软,犹可见也。散脉按之绝无,不可见也。虚之异于濡者,虚则迟大而无力,濡则细小而无力也。虚之异于芤者,虚则愈按而愈软,芤则重按而仍见也。

    王叔和曰“血虚脉虚”,而独不言气虚者,何也?气为阳,主浮分,血为阴,主沉分;今浮分大而沉分空,故独主血虚耳。夫虚脉兼迟,迟为寒象,大凡症之虚极者必挟寒,理势然也。故虚脉行指下,则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可划然决矣。更有浮取之而且大且软,重按之而豁然似无,此名内真寒、外假热,古人以附子理中汤冰冷与服,治以内真热而外假寒之剂也。

    ②《濒湖脉学》

    体状相类诗: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莫把芤虚为一例,芤来浮大似慈葱。

    主病诗:脉虚身热为伤暑,自汗怔忡惊悸多,发热阴虚须早治,养营益气莫蹉跎。血不荣心寸口虚,关中腹胀食难舒,骨蒸痿痹伤精血,却在神门两部居。

    2.实脉

    来去充盛,指下满盈,大长坚实,三部有力,稍带弦象。若脉搏应指,大而坚实有力,绝无虚软柔和之象,其病必日进之甚。

    李时珍言:实脉“微弦”而易脉经“微强”,弦有劲急、体长特点,含有坚实有力之象,故弦可替代微强。

    滑氏言“按举不绝”“不疾不迟”,诸多医家皆可言其象但俱无实脉之特征。实脉形大体粗,故显有长象,并圆粗,内中充其不空之象。

    实脉三部皆可触得,搏动有力,指下充实,其体长,形大,力势劲强,稍带弦象。速率适中,节律均匀。请脉中凡应指有力而充盛有余者,皆属实脉类也。故脉应以位、形、势、数等方面合诊。

    (1)特点:①实脉形大体长,力强坚实,稍带弦象,举、按、寻皆有力,指下充实,不疾不迟,节律均匀。凡诸脉充盛,搏动有力者,都可归类于实脉范畴。②凡体质健壮,无有疾病,气血充盛,脉来充实大长,柔和圆滑,不徐不疾,此乃生理性实脉也。③陈修园:指下清楚和缓,则为元气之实。时逸人:应指有力,浮、中、沉三候俱有,胃气有神,则为元气充实之象;无胃无神,则为邪气壅滞之象。姜莘言:大长、充实、和柔者,为平脉。

    据各家之意,平脉,大长充实,柔和圆满,有胃有神,不迟不数,三部俱有。亦称六阳脉。

    (2)机制:①邪气亢奋,正气未衰,邪正交争,搏击气血致使气实血涌,充盈于脉,脉道扩大盛满,鼓搏有力而见实。②正气亏虚,邪气内炽,蕴积日久不散,则气不胜邪而外泄,致本虚标实,血气鼓搏于外,脉来实而兼数之象。③元气充沛,血液满盈,血液运行势盛,脉气鼓搏有力,故脉当实而和缓。

    若某些虚弱证,如泄泻脱血,新产骤虚,久病虚羸,而见实脉为脉证相反,预后不良。

    凡湿热积滞,血瘀气郁,所见实脉为顺证;凡汗后、泄泻后、失血后、新产后及一切虚弱证,若见实脉为血管变硬,无法治疗。

    周学海言:夫虚寒者细而实,积聚者弦而实,或涩而实,孤阳外脱而实者,即脉经所谓三部脉如汤沸也,皆兼他脉,此邪盛正败之实脉也。

    实脉亦有太过不及,真假之分,真实脉必与声、色、舌、症相应,假实脉必与声、舌、色、症不相应。

    若三焦热盛,腑实便坚,食滞胁痛,或阳热有余之证而见实脉象,其形大长,微坚微弦,三部有力,此为太过,真实之脉。

    若脉见充力不足,来盛去衰,暂不及位,此为不及,假实之脉。

    张秉成:虚病得实脉,久按之必来盛去衰,或短脉不及本位,盖假者不能久持,终则现其本体也。

    如年老者高血压,动脉硬化,因血管壁老化,实脉并非真实。因此,其证不一定属阳热邪盛引起。

    真脉实,而证似虚,此乃假虚,不可误为虚证。

    真虚证,而脉似实,此乃假实,不可误为实脉。

    真正实脉,乃指邪盛正未衰,正邪交争所致,病虽危重,尚有恢复之机。

    若气血虚亏,久病体弱,邪盛正衰,正不胜邪反见实脉,预示不良。

    消瘅、鼓胀、坚积等病,皆以脉实为可治。

    若泻而脱血,产后骤虚,久病羸瘦而得实大脉,不易治。

    倘于浮、沉、迟、数诸病脉中见之,欲为邪气有余。

    时逸人:凡见实脉,皆邪气与正气相争之象。表邪盛者,浮大有力;里邪盛者,沉实有力。在外科疮疡已溃时见之,则为邪盛气滞难化之象,预后不佳。

    在治疗上,应以泻实祛邪为主。近人郑友谅:不大便脉实下之;火郁发之,非发汗也。

    (3)合脉(兼脉)

    浮实-风热,或泄泻下痢,浮实而大,表邪实证。

    沉实-里实,阳明燥结。

    大实-吐血,衄血证危,或为痢疾。

    大实-浮洪,发热则恶。

    洪实-热极,或为内虚,兼弦者,关格。

    数实-中风则恶,数实而大,腑热内聚。

    数实弦滑-久病阳脱。

    滑实-痰凝,顽痰凝结,外邪化热。

    涩实-下痢气塞。

    长实-阳盛阴衰,脏气亢盛。

    弦实-肝郁,或为寒证,或为痛滞。

    紧实-寒积,或为复受寒邪,或为胃热,或为腰痛。

    迟实-气痛。

    实而浮大有力,为外感风寒、暑湿;实而沉有力,为内伤饮食,七情郁结;洪实有力,为火邪偏旺;实沉而弦,为邪寒内盛;实而数,为肺痈;实而滑,为痰火。

    喻素言:病人得汗后,烦热解,太阳经之邪,将尽未尽,其人如复疟状,日晡时发热,则邪入阳明审矣;然虽已入阳明,尚恐未离太阳,故必重辨其脉,脉实者,方为证归阳明,宜下之;若脉浮虚者,仍是阳明而兼太阳,更宜汗而不宜下矣。

    按:此条仲景根据脉象虚实,以决定汗、下之法而治之。喻氏指出病虽属阳明,而太阳表邪未尽,故从脉象上,诊断病邪表里之所在,脉实乃病邪入府,故用承气。脉浮乃表邪仍在,宜用桂枝,立意甚明。

    (4)分部所主

    左寸脉实:口舌生疮,咽痛,心悸心烦,口干咽燥,头晕头痛,舌强不语。多由心中积热,火邪上炎所致。

    右寸脉实:咽干作痛,咳逆喘促,气涌痰多,胸中烦满,胸痛吐血,或肺内化脓,肿瘤、积液。乃因肺中损伤或毒热蕴积,气机郁闭所致。

    右关脉实:脘腹胀满,食少难化,胃痛拒按,恶心呕吐,食少灼心,舌红苔黄腻。乃因邪热毒物犯胃,气郁化火,毒热内聚所致。

    左关脉实:胁肋胀痛,难以转侧,烦躁易怒,口苦纳呆,呕恶腹胀,或吐血,厌食心烦,喜怒头眩痛。乃因肝胆气机郁结,或湿热蕴结所致。

    右尺脉实:大便秘结,腹胀便难,或腹痛下痢,或月经闭止,白带量多,或腰、背、胫、跟酸痛,小便短赤。乃因湿热蕴结大肠,或经络郁阻所致。相火亢逆。

    左关脉实:小腹胀痛,小便赤涩,艰难,淋痛,腰痛,下肢肿痛。乃因湿热蕴结膀胱,经络受阻所致。

    (5)相关诊籍

    ①《诊家正眼》

    体象: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应指,三候皆然。

    主病:血实脉实,火热壅结。左寸心劳,舌强气涌。右寸肺病,呕逆咽疼。左关见实,肝火胁痛。右关见实,中满气疼。左尺见实,便闭腹疼。右尺见实,相火亢逆。

    兼脉:实而且紧,寒积稽留。实而且滑,痰凝为祟。

    按:实之为义,邪气盛满,坚劲有余之象也。既大矣而且兼长,既长大矣而且有力,既长大有力矣,而且浮中沉三候皆然,则诸阳之象,莫不毕备焉。见此脉者,必有大邪大热,大积大聚,故王叔和《脉经》云:“实脉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愊愊然。”又曰:“血实脉实。”又曰:“脉实者,水谷为病。”又曰:“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由是测之,则但主实热,不主虚寒,较若列眉矣。故叔和有尺实则小便难之说。乃伪诀谬以尺实为小便不禁,奈何与叔和适相反耶!又妄谓如绳应指来,则是紧脉之形,而非实脉之象矣。夫紧脉之与实脉,虽相类而实相悬;盖紧脉弦急如切绳,而左右弹人手,实脉则且大且长,三候皆有力也。紧脉者热为寒束,故其象绷急而不宽舒,实脉者邪为火迫,故其象坚满而不和柔;以症合之,以理察之,便昭然于心目之间,而不可混淆矣。

    又按:张洁古惑于伪诀实主虚寒之说,而遂以姜、附施治,此甚不可为训也。或实脉而兼紧者,庶乎相当;苟非紧象,而大温之剂施于大热之人,其不立毙者几希矣。以洁古之智,当必是兼紧之治无疑耳。

    ②《濒湖脉学》

    体状诗: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愊愊强,热蕴三焦成壮火,通肠发汗始安康。

    相类诗:实脉浮沉有力强,紧如弹索转无常,须知牢脉帮筋骨,实大微弦更带长。

    主病诗:实脉为阳火郁成,发狂谵语吐频频,或为阳毒或伤食。大便不通或气疼。

    寸实应知面热风,咽疼舌强气填胸,当关脾热中官满,尺实腰肠痛不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