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熟悉的“衣带诏”事件,本质不过是一场无耻的权力游戏

 海枯石烂海枯 2017-09-02

历史不容假设,但也不影响人们茶余饭后将其作为谈资,其中很多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件更是被人所经常谈到,比如发生在三国时期的“衣带诏”事件。

熟悉三国的人对这个事件其实并不会陌生,大家每当谈起这个事件,都会对国舅董承刺杀曹操失败而扼腕叹息,赞颂他的英勇、忠诚,而对曹操挟持汉献帝的行为嗤之以鼻。

你熟悉的“衣带诏”事件,本质不过是一场无耻的权力游戏

历史上真实的“衣带诏”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演义中是如何描述这次事件的。

董卓霍乱朝纲,逼迫汉献帝迁都长安。董卓死后,李榷郭汜内斗不止,汉献帝在一帮文武官员的保护回到洛阳。曹操趁机率兵挟持汉献帝,将汉献帝带回许昌,逼迫其定都许昌,从此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你熟悉的“衣带诏”事件,本质不过是一场无耻的权力游戏

汉献帝虽然被囚禁于深宫之中,却限制不了他那颗自由飞翔的心,秘密将带血诏书藏于衣带之中。泣血含泪的下诏给自己的岳父,大忠臣,国舅董承,希望董承能够帮助自己刺杀曹操,恢复汉室统治。

可是事与愿违,在密谋的阶段因为董承的小妾偷汉子被董承发现了,这个汉子就去给曹操举报了他们意图行刺的事,然后董承英勇殉国,一干人等皆被曹操诛杀,夷三族,甚至连怀有龙种的董贵人都也被曹操杀死。

你熟悉的“衣带诏”事件,本质不过是一场无耻的权力游戏

这就是演义中描述的“衣带诏”事件,整个过程中主角有两个,一个是大忠臣董承,他为了汉家天下不惜以身犯险,只可惜时运不济,最终英勇殉国;另一个就是大奸臣曹操,他无父无君,挟持身为天子的汉献帝,他心狠手辣,诛杀一众忠臣,以及汉室血脉。

这本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今天小编拨开艺术的面纱,给大家讲讲真实的这一事件。

首先我们来看看董承这个人,他绝不是演义中描写的那样精忠报国,赤胆忠心的人。

你熟悉的“衣带诏”事件,本质不过是一场无耻的权力游戏

《三国志》中有过很小一段关于他的记载,当时汉献帝落难于洛阳,董承看到伏皇后身边的侍女带着一点值钱的绸缎,他居然派人杀了侍女,将丝绸抢了过来。

董承虽然一路护送汉献帝回到洛阳,但是听说曹操要来迎汉献帝,他是坚决反对,害怕自己的大权旁落。但之后他与韩暹争夺权力处于下风,他又秘密派人送信给曹操,召曹操进京帮助自己清除竞争对手。

像董承这样一个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小人,突然在“衣带诏”事件中扮演了一个大忠臣的形象,至少小编是觉得不可信的。

你熟悉的“衣带诏”事件,本质不过是一场无耻的权力游戏

其次,我们来看看汉献帝、曹操和董承当时的处境。

董承由于一路护送汉献帝,在他看来自己居功至伟,而曹操只是一个半路窃取胜利果实的强盗,心里的不平衡让他必须做出反应,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曹操杀死,自己取而代之。

曹操方面则是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对外袁绍屯兵官渡,虎视眈眈;对内一帮汉朝遗老时时不忘给自己制造点麻烦,就在“衣带诏”之前,自己身边的保镖都有过刺杀自己的情况发生。

你熟悉的“衣带诏”事件,本质不过是一场无耻的权力游戏

本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其实“衣带诏”事件给了曹操一个非常好的整顿自己内部的一个机会,从而能够全心全意,一致对外。

汉献帝方面则是最为无辜的一方,涉世未深的汉献帝被夹在两头老狐狸中间,损失了自己宠爱的妃子和自己即将出生的子女。即使退一万步说,董承成功刺杀了曹操,以董承的秉性来看,他也不过是第二个曹操罢了。

因此,小编看来“衣带诏”事件绝非是什么忠义的清君侧行动,不过是董承利用汉献帝争夺权力的阴谋罢了,而罗贯中评价董承“忠贞千古在”确实有失公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