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刷牙用冷水?饭后立即刷?九条刷牙误区,第二条几乎人人都错了

 ZCyhn 2017-09-03

每天都要刷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牙齿也能反映身体健康的好坏,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很注重刷牙,会在一日三餐后立即刷牙,选择大牙刷,使用药性牙膏,用力刷满口牙齿。

殊不知,绝大多数人都陷入了刷牙的误区,那些你以为特别健康特别卫生的刷牙方式可能会导致你的牙齿更加受损

生活中到底有哪些刷牙误区呢?

1. 用冷水刷牙

很多人习惯常年用冷水刷牙,方便快捷又合乎习惯,却不知冷水对牙齿有一定刺激作用。

研究发现,冷水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而且太冷的水还会导致牙齿酸痛。刷牙最佳的温度是37度,跟人体温度差不多。

2. 刷牙时蘸水

有人在刷牙前习惯蘸湿牙刷,但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牙刷不沾水,挤上牙膏后,唾液的分泌会让牙膏产生少量泡沫,其清洁成分也能发挥最大效用。

3. 饭后立即刷牙

人们用餐时吃的大量酸性物质会附着在牙齿上,使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软化,甚至于牙齿轴层中的钙、磷分子发生反应,牙齿变得软而脆。

此时若是立即刷牙,会破坏牙釉质,极易被腐蚀。所以,最佳刷牙时间是饭后10~15分钟。

4. 早晚用同一种牙膏

白天的唾液分泌量是晚上的3~4倍,容易抑制细菌产生,且口腔内易残留食物残渣,应使用清洁功效较好的牙膏。

晚上人处于睡眠状态,唾液腺分泌不足,不能达到抑制细菌滋生的目的,所以应该使用抑菌性较好的牙膏。

5. 家人共用一支牙膏

很多人习惯一家人用一支牙膏,但是这样容易导致细菌和病菌的传播。

若家中一人感冒或者患有口腔疾病,在刷牙口与牙刷相互摩擦,就容易将病毒、细菌传播到其他人的牙刷上。

6. 随意选用牙膏

试验表明,每天都含氟牙膏刷牙两次,患牙病的几率降低40%。所以应该选用含氟牙膏。

但是学龄前儿童还不太会刷牙,容易因为误食了部分含氟牙膏,引起肠胃不适,甚至是导致氟化物摄入水平的变化。所以,儿童不适合使用含氟牙膏。

7. 牙膏挤得越多,牙齿刷得越干净

缺氟会容易患牙病,但是含氟过多也并非好事。使用过多的氟会导致氟斑牙,使牙齿变脆。

刷牙的时候不需要挤上一整条牙刷的牙膏,只需要挤上黄豆粒大小的用量就可以了。

8. 刷牙后使劲漱口

牙膏中的一些有效成分需要保留一些在牙齿的表面来形成保护层,保持一段时间细菌就不会快速生长。

实验结果证明,当我们吐出第一口漱口水时,牙膏中95%的有效成分都被吐掉了,第二口又会吐出剩余5%的95%。所以,刷牙后漱口一次即可,时间保持在10秒内。

刷牙是日常中必备的事情,牙齿的健康对身体同样重要。但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的刷牙方式很多会适得其反,不要让这么多年的牙白刷了。采用正确的方式,养成合适的习惯,才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