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2017年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201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初稿见于他的小说集《搜神后记》,其全文如下:
后来人们在陶渊明的诗文集里读到的文本,与此文大抵一致,也有若干变动,除个别字句的增删修润之外,主要的不同有两点,一是删去了渔人和太守的姓名,二是文末加了一小节尾声:
按刘子骥确有其人,后来同陶渊明一起被列入了《晋书·隐逸传》。《搜神后记》里已写到他,在紧接着桃花源一条之后就讲他的故事说:“南阳刘驎之,字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弓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不复知处矣。”刘子骥颇有志于探寻奇迹,打算去再探桃花源是符合他的性格的,可惜未能成行,“后遂无问津者”。 小说家为了表示自己作品的真实性,往往会在小说提到某些真人,好像不过是顺便说说,其实意在提供证人,让读者相信故事是真的。渔人黄道真和太守刘歆皆属无名之辈,写进去欲益反损,于是删去,另行请出一位名人。文章可以这样增删,正是写小说的派头。 《晋书·隐逸传》关于刘驎之的部分写道:
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人,光禄大夫耽之族也。驎之少尚质素,虚退寡欲,不修仪操,人莫之知。好游山泽,志存隐逸。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囷闭,一囷开。水深广,不得过。欲还,失道,遇伐弓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灵方药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终不复知处也。
此中关于采药至衡山的一节,完全抄自陶渊明《搜神后记》。中古时代的小说强调写真实,所以唐人修史时往往视为史料,多所征引。当时的文化观念如此。这里面很可能有些出于传闻因此不尽可靠的成分,那时大抵忽略不计。 陶渊明与刘驎之为同时代人而略晚,他们之间可能有些交往。陶渊明关于桃花源的记叙或即得之于刘的介绍,亦未可知。传闻是中古小说的重要来源。 在深山老林与外界甚少来往之处,有些过着古老生活的人们,这种情形应当是存在过的,也是可以想象的,那里“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桃花源诗》),也很合于情理。因避乱而进入深山的情形在古代确曾发生过,例如“四皓”就是如此——夏黄公、绮里季、东园公、甪里先生四位因避秦时乱而跑进商山深处,朝廷聘之不出,稍后一度出山仍复归隐,就确为真人真事。陶渊明对他们十分钦迟,曾对远行的友人说:“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多谢绮与甪,精爽今何如?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芜。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赠羊长史》)《桃花源诗》云:“嬴秦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桃花源中人应是与“商山四皓”同时退藏于密之高人的后裔。 传说加上若干艺术想象,就构成了陶渊明的纪实小说《桃花源记》。 将《桃花源记》与小说联系起来考虑的有两大先驱,一位是鲁迅先生,他曾经指出: 他的意思是说,虽然《桃花源记》当时不谓之小说,而其实与小说很接近。一诗一文的配合方式更与唐传奇类似——唐传奇的作者向陶渊明学到了创作的一大窍门。 另一位先驱是陈寅恪先生,他明确指出《搜神后记》中“桃花源”一则“实陶公草创未定之本。而渊明文集中之《桃花源记》,则其增修写定之本,二者俱出陶公之手。”(《桃花源记旁证》,《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95页)既然《搜神后记》是小说,那么《桃花源记》也大可以当作小说来读。 (作者为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