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就是个伪命题,三百六十行,总有些职业被人瞧不起,白领看不起摆地摊的,脑力劳动者看不起体力劳动者。好在这是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往往对别人的鄙夷有多强,被打的脸就有多响。 戏剧性的逆转桥段总能触发吃瓜群众的G点,引来拍手称快。但是,在来呀来呀互相伤害之后,找一个夜深难眠的时刻,仔细琢磨琢磨,大家又似乎都有一个殊途同归的梦想…… 煎饼大妈们的底气 因为买煎饼小伙子的一句质疑,摊煎饼大妈火了,“我一个月收入3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言外之意是小兔崽子别瞧不起人,大妈我赚的比你多多了,不差钱儿! 再好好品品大妈怼回去这句话,铿锵有力但不胡搅蛮缠,有数据有对比有疑问,想必当时小伙子的表情一定是目瞪狗呆,心里甚至仰望了一下月亮之上,有那么一瞬间用心算法算了算大妈的月收入到底是自己3个月还是半年的薪水。 不是第一次听这样的故事,朋友曾在某出版社工作,常务副社长是标准的文化人儿,高知精英,一天因为寄出的一件快递丢失,便训斥常去的快递小哥,甚至出言不逊,怀疑快递员将他的快递顺手牵羊。 这可惹恼了快递小哥,指着副社长的鼻子在办公室里大声说:“我一年送快递赚20多万,犯得着要你个破东西?你上那么多年学,比我多赚多少?我TM小学毕业,初中都没念完!”几句话说得副社长哑口无言,这些年出版行业不景气,他好像还真不比快递员多赚多少。 月初有一天拼车,司机开一辆十万出头的三厢轿车(此广告位招租,日系车除外)先接上我,再去接一个小伙子。因小伙子定位是个路口,司机担心不许停车,就多开了二十多米。 初秋的北京阳光有点“赛脸”,比平时多步行20多米上车的小伙子,像全世界都欠他钱一样满脸不情愿,跟司机抱怨:“我打过几十次车,就没见过你这样的,停这么远!找不准位置就别出来拉活啊!”司机没吭声,隐忍一路。 等到中关村某奇艺门口小伙子下车,还不忘重重地摔上车门,扬长而去,只留下一个SB一般的背影,深藏愤怒。司机瞪着眼睛,跟我吐槽说:“MD拼个车你看给他NB的,我在北京有两套房,他有吗?!他估计还不如我呢!” 有钱才是硬道理 回望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农本商末,重农抑商是一以贯之的主流思想,那时的商人有钱却没地位,再比如封建社会的娼妓、奴婢和戏子,在社会上更是低人一等,一辈子都别想要什么自行车。但风水轮流转,再看如今,商人和戏子反倒呼风唤雨,稳坐金字塔之巅嘲笑众生。 没错儿,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让你丫闭嘴。摊煎饼的大妈,快递小哥,拉快车的师傅……不管承认与否,在很多人眼里,他们从事的职业和工作卑微、廉价、辛苦、没地位。但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工作,赚的钱却比大多数所谓的白领、精英多得多。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首都最高,9942元,也就是说,一个处于平均水平,身在北京的求职者,2017年初找到一份工作,也甭管他是在国贸还是中关村,苦干三个月,才能抵上摊煎饼大妈的一个月,至于在北京有两套房的快车师傅,就更不用比了。 虽然看起来摊煎饼大妈和快车师傅“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但不菲的身价、远超平均水平的收入或固定资产,让他们怼起人来底气十足,在钱面前,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高知、白领、精英们的优越感卵用没有,被瞬间击碎,这是质疑者的活该,也是大妈们的悲哀。 对质疑大妈少放鸡蛋,快递小哥顺手牵羊的人来说,活该的是当他们戴上有色眼镜去看世界,看别人的时候,就已经输了。没有人天生就该被瞧不起,大妈每天熏着煤炉子,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劳动赚钱,值得尊重。 对大妈们来说悲哀的是,社会已经发展到今天,她们还需要用收入、用赤裸裸的金钱,来让自己有足够的底气去面对恶意的质疑和揣测,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早就伴随着一张张美味的煎饼被大口吃掉。 耐人寻味的梦想 冤冤相怼何时了,所谓的白领、精英们,仰仗着自己多喝过几天墨水,仰仗着身处刚装修不久甲醛味还没除净的CBD办公室,就对朴实的劳动人民颐指气使,拽得二五八万。而煎饼大妈和快递小哥,对他们却了如指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拆穿,稳准狠地抓住他们收入弱点,给予胜利一击。 每个故事,都有但是。那个有两套房的快车师傅,在吐槽完那个被我评价为“没个男人样”的拼车同伴之后,消了消气,跟我聊起他的过往和梦想。17岁就来北京打拼至今已20多年,做过很多小生意,最后开了10几年鲜花店,给孩子们攒下两套北京的房。但自己没读过书,却一定要让儿子读书,上大学,当白领,成精英。即便,他儿子大学毕业工作,可能和刚惹他生气的那个小伙子并没什么两样。 还有我租住的胡同口摆摊卖水果的一对外地夫妇(来自哪个人口大大大省我就不说了),每每边买水果边聊天,总是对只买几个苹果、橘子的我很是同情,话里话外都是满满的读书无用论,却在去年他们自己儿子初中升高中时,一下子拿出积攒好几年的积蓄18万,乖乖交了昂贵的择校费。 那些被部分白领和精英们所看不起的劳动者,在各自的行当里熟能生巧,拼命赚钱,并在很多时候,同样瞧不起白领和精英。但面对下一代时,却飞蛾扑火般,砸锅卖铁、家财散尽,也要让娃们读书,成为白领和精英,看不起他们,也曾被他们看不起的人。 或许是源于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传统观念,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或许是因为他们经历过辛苦的工作和他人的白眼,想让自己的儿女更轻松更有社会地位。不管怎样,那是他们认为最正确的选择,他们也愿意为此,摊更多被质疑是否少放了一个鸡蛋的煎饼,送更多被怀疑是否私藏了物品的快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