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人楷书:被遗忘的精彩

 明远小筑 2017-09-04

纵观一部中国书法史,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性书法表现形式。比如,殷商有甲骨文,周有大篆,秦有小篆,汉以隶书为主,北朝流行魏碑,唐代楷书登峰造极,宋元行草后无来者,明人尚帖,清人学碑,今人胡写乱画。

其中,提到楷书,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魏碑和唐楷,宋人的楷书作品,因被笼罩在唐楷的光环中,很少被论者议及。

其实,宋代书法精彩纷呈,远迈前人,而楷书,也从未缺席这一盛宴。

和唐楷相比,宋代楷书特色鲜明。

首先,大量楷书墨迹流传后世,带来鲜活直观的感受。唐楷墨迹少之又少,能见到的名家楷书墨迹如褚遂良的阴符经和倪宽赞,都系托名;颜真卿自书告身的真伪也有巨大争议,受到启功等质疑。庆幸的是,大量宋人楷书墨迹为我们提供了直观的学习范本。

其次,宋楷是对唐楷的继承与发展。苏轼、蔡襄对颜体的继承,有力地巩固了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同时,宋楷没有唐楷的刻板,而是以活泼、仪态万千的面目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宋代的书法家,几乎没有不善于楷书的,即使有的并不以楷书名世。韩琦、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等著名政治家都有楷书作品流传下来,像陆游,虽以草书名闻遐迩,但其楷书作品端庄大气,工整雅致,完全不输唐人。

唐楷,颜、欧、柳三家鼎立,宋楷,则有苏黄米蔡,各擅胜场,尤其是还出了个道君皇帝赵佶,独创瘦金体,成为书法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本文所选宋人楷书,挂一漏万,虽管窥蠡测,庶几可见宋楷风采于一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