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理财成绩单有点尴尬:罕见进入“个位数”时代

 念奴娇昆仑 2017-09-05

  过去的一年,银行理财各项能力谁强谁弱?看上去,过去一年的银行理财成绩单有点尴尬。

  始自去年的金融去杠杆监管风暴席卷了金融市场,尤其对资管行业以及银行理财市场产生了直观而沉重的打击。

  银行理财在经历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后增速开始放缓。今年5月,银监会相关负责人称,5月银行理财余额为28.4万亿元,环比下降,同比增速降至9%,罕见进入“个位数”时代。

  受监管政策的影响,不管是银行理财规模,还是银行理财朝净值化产品发展,都成为2017年国内银行理财市场面临的挑战。

  对于这个大变局时代,银行的综合理财能力成为广大投资者购买的重要参考依据。《投资者报》仍然延续往年的评定规则,按照发行能力、收益能力、产品多样性以及信息披露程度四个维度,对去年6月30日到今年6月30日正式运营的12万只银行理财产品进行量化分析。

  通过客观数据评比,《投资者报》年度银行理财综合能力50强正式出炉。

  前10强获得者分别是南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6.64 +1.68%,诊股)、浙商银行、中信银行(6.59 +1.07%,诊股)、福建南安农商行、泰安银行、建设银行(7.06 +2.62%,诊股)、南京银行(8.24 +0.61%,诊股)、兴业银行(17.84 +0.62%,诊股)及平安银行(11.85 +1.11%,诊股)。

  如果单以平均预期收益率来排名的话,全国性商业银行前十名分别是浙商银行、中信银行、渤海银行华夏银行(9.60 +0.52%,诊股)、农业银行(3.84 +2.40%,诊股)、交通银行、恒丰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及浦发银行(12.93 +1.17%,诊股),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是4.5%、4.3%、4.28%、4.25%、4.19%、4.16%、3.95%、3.86%、3.81%及3.3%。

  银行理财增速面临拐点

  过去四年是银行理财的黄金时代。

  2013年,银行理财资金管理规模为10.24万亿元,略逊于信托资产余额10.91万亿元。从2014年开始,银行理财高速发展,当年规模高达15万亿元,跃居各类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之首,这个纪录一直保持到去年底。去年,信托资产余额不过20.22万亿元。粗略计算,过往4年,银行理财规模年均增速高达60%。

  近年来,在表内资产增速受限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普遍将发展表外业务、做大表外资产规模作为转型方向,尤其是表外理财业务。但是为了鼓励资金脱虚向实,从去年底,央行和银监会相继推出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政策及《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这两项措施对银行的表外理财业务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在年初时曾称,“表外理财业务纳入MPA监管框架后,其增速越快,所要求的资本充足率就越高,而目前多数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接近监管红线。在这种情况下,理财规模增速与表内的广义信贷增速保持一致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也就是15%以内的增长水平,这与此前几年银行动辄50%以上的增长水平是不可比拟的。”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的确如曾刚所言,规模增速大幅放缓。5月份银行理财余额为28.4万亿元,环比下降,同比增速下降至9%,罕见进入“个位数”时代。不仅低于贷款增速,也远低于M2的目标值。

  其实对银行理财市场而言,最大的调整集中在同业理财上。同业理财在2015年到2016年两年中发展迅猛。其2013年和2014年的存续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额的不足4%,而在2015年这一数字跃升至12.77%,去年同业理财占比更是高达20.61%。然而监管政策去杠杆的基调使得同业理财疯涨成为过去时。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至少连续5个月同业理财净发行量为负。

  同业理财规模的萎缩只能依靠一般性零售理财的增发来弥补,而目前出于稳定住一般性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的需要,银行理财产品被迫保持相对较高的收益率。

  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由去年10月的3.65%攀升至4.4%,6月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在5%以上的产品多达1934款。

  当然,银行理财收益率上升也有资金面的影响。由于监管层的强力去杠杆,上半年市场资金面相对趋紧,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整体上升。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市场价格中枢整体上扬,6月末Shibor一年期利率由年初的3.38%左右攀升至约4.42%。

  不过,7月份以来,央行通过多种工具释放流动性,资金价格有所回落,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也有所下降。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