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经位置手厥阴心包经的准确位置:从人体胸中开始,浅出属于心包,通过膈肌,经历胸部、上腹和下腹,络于三焦。 它的支干脉:沿胸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到腋下,沿上臂内侧(天泉穴),于手太阴、手少阴之间,进入肘中(曲泽穴),下向前臂,走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大陵穴),进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中冲穴)。它的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于末端,接手少阳三焦经。 本经一侧9穴(左右两侧共18穴)。其中8穴分布于上肢掌面的正中线上,1穴在前胸上部。首穴天池,末穴中冲,主治胸、心等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心包经的作用现代医学并无心包这个名词。古时候的中国人,视心脏为人体重要的器官,故认为心脏外有一层膜保护心脏,而此膜即称为心包。因此,心包有保护心脏、使心脏机能正常运转的功能。心包经是通过分隔胸腹的三焦中的膻中、中脘、阴交三个重要穴位的经脉。通过胸部后,经侧腹、手的内侧、手掌、中指一直连续下来。心包经包围心脏,有保护作用,若有受损其所呈现的症状和心脏受伤害时一样。如脸部上火、发红。心悸、目黄。沿着心包经的经脉,由胸到侧腹,会产生疼痛、麻痹感。并伴发抽筋、手掌发热等症状。心包经有异常时,压迫胸部的膻中穴位有痛感,背上第四胸椎旁的厥阴俞穴位感觉有硬块。心包经的穴道包括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卫等。心包经异常时,请利用以上列举的穴道加以治疗,症状就能获得改善。 拍心包经可化解心郁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两臂我们可以采用拍心包经的方法。 首先要讲按摩的原则。一般来讲,按摩按手臂内侧就可以了。像拍心包经就是走阴而不走阳。因为阴是为血,它不容易动;阳气为气,易动,所以只要把阴经活动开了,阳经自然就能走通了。 拍心包经先要掐住腋窝下的极泉穴,极泉穴为心经上的穴位,是解郁的大穴。如果人经常郁闷,就可能在腋窝下长出一个包,这是心气被郁滞的象。把极泉穴弹拨开了以后,就能逐渐化解了包。 如何衡量是否弹拨到了极泉穴呢?当我们弹拨腋窝下的一根大筋的时候,出现无名指和小指发麻的情况,就是弹拨对了。然后在这里多弹拨几下,同时用空拳沿着手臂的中线慢慢地拍下来,就能够化解心郁。 心包经与心经的关系《黄帝内经》中认为,心经是君主之官。君主之官就有个特性,就是君主不受邪。心包经相当于心经的外卫。外卫是代君受过者,就好像过去的宦官。如果君主有了问题,我们不能去打君主,就是不能直接去打我们的心脏,那会更加危害我们的身体,但是,我们是可以去打宦官,宦官就是替君主受过的,所以可以去拍打心包经。我们平常可以多弹拨腋下的极泉穴,然后拍打两臂前缘的中线,这个动作对缓解心经郁滞等多种疾病很有好处。 在心包经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膻中穴。这个穴位于两乳的正中线。膻中也是解郁的大穴。生活中,如果我们被气着了,经常会不自觉地拍打自己的胸膛,实际上是在拍打膻中穴。中医里认为,心包主“喜乐出焉”,就是我们的快乐都是从胸口的膻中穴这里出来的。所以,有句老话叫心花怒放。心花怒放的着眼点就是指膻中穴。膻中对于人体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西医的角度就相当于胸腺。 日常生活中,每天晚上没事儿的时,就可以拍心包经,特别是患有失眠症的人,这样做既是养生保健,还是消除失眠的好方法。 涉及心包经还会有一个问题,有的人手心老出汗,这相当于心包经不收敛,因为人的心包为厥阴经,是主收的,不收敛就会手心出汗。常有人只要一紧张就爱拼命地搓手,这种下意识动作其实也是一种自救,一种自我的帮助,搓手心就是在刺激心包经。那么什么叫“天”呢?其实人的身体就是我们的天,我们的生命就是我们的天。就拿人心情紧张时搓手心这个动作来说,就是人在下意识地刺激心包经,导致手心冒汗,但我们不会去拍打心脏,那样就伤害了身体。人只有在喜悦的时候,才会捂住心脏这个地方,不使心气过于外泄。这些有趣的现象其实在间接地告诉我们很多养生的道理,不要忽略了人体本身的这些下意识的动作,每一个动作都有意义。 说明:在心包经的穴位进行按摩,在上图中所标示的位置附近寻找穴位,找到了穴位,稍用力压就会感到明显的痛感就对了。每天在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 除了心包经之外,应再按摩任脉的膻中穴(两乳之间)和膀胱经的昆仑穴(外侧脚踝后方腱前凹陷处),其中昆仑穴的按摩应在按摩心包经之前实施,这样比较容易将心包积液排出。 中医有许多强心的药,其实其中效果最好的,不过和按摩心包经相同而已。强心最好的药就是人蔘,因此按摩心包经和服用人蔘有着类似,甚至会有更好的效果。 中医五行与心包经从中医五行理论,心属火,脾主土,火能生土,心脏的能力提升,必定能够提升脾脏的能力。由于心包经的通畅,能使心脏发挥正常功能,间接提升了脾脏的能力。脾脏是人体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器官,因此按摩心包经可以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多数疾病,按摩这条经络都能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 心包积液的形成,主要是身体中出现了疾病,脾脏将主要能力用来和疾病对抗,就将运水的工作暂时搁置下来,心包中的废水就积了下来。由于人体多数的维修工作都在夜间睡眠时进行,因此,多数的积液情形会出现在早上,通常到下午就会退去。 心包在中医里是一个独立的经络,许多病症都和这个经络有关。从解剖学来看,心包是心脏外部的一层薄膜,和心脏之间有部份体液,做为心脏和这层膜之间互动时的润滑剂。供给到皮下的血液也相对的减少,是肥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按摩这个心包经络是减肥最重要的工作。 但是当疾病严重时,人体会不停的和疾病对抗,这时积液就会长时间不退,使得心脏的机能减低,脾脏对抗疾病的能力也跟着下降,进一步恶化心包积液的情形,形成了恶性循环,人体会和疾病形成对峙的局面,就出现发烧的症状。这时人为的按摩心包经可以快速将心脏中的积液排除,提升心脏的能力,帮助脾脏打赢这场战争,烧就退了。因此,按摩心包经也是退烧的最好方法。 按摩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时,在人体胸前肋骨的下方,可以听到流水声的变化。在按摩前先听其声音,按摩穴位时再听,就能比较其差异,其声音的差异就像在挤出容器中的液体一样,压了穴位一会儿就能听到一些东西流了出去。由于按摩的穴位和声音的出处有一段距离,因此从手压下去,直到听到声音的变化,有一段时间差,按摩每个需要按摩的穴位都会产生声音,如果长时间按摩一个穴位,既没有痛感也没有回馈的声音,就表示这个穴位没有问题,不需要按摩。 如何按摩心包经由于按摩时会阻断经络中体液的流动,因此按摩时,先压住穴位,心里数一到二十,然后放开一会儿再压,如此反复进行,每次约三至五分钟。 如果自己一个人在家,没人可以帮忙听,可以到药房买一个医生用的听诊器,用带子将听筒固定在肋骨下的位置,就可以自己按摩自己听了。 简化的按摩心包经方法:虽然整条经络的按摩,能够得到最好的效果,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并不能坐下来好好的按摩。而身体又正好有不舒服,例如,晕车或晕船时,或平常突然感到胸闷、气喘不过来,手脚无力等,只需要按摩胸口任脉的膻中穴,就能很快使症状得到缓解。 中里巴人介绍按摩手厥阴心包经作用视频 按摩心包经三个步骤改善心包积液过多需要在膀胱经的昆仑穴、任脉的膻中穴和整条心包经上按摩。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先按摩昆仑穴,第二步按摩膻中穴,第三步按摩两手的心包经。 第一步:按摩昆仑穴昆仑穴在膀胱经上两脚外侧脚踝后方凹陷的部位。膀胱经是身体各条经络排除垃圾的出口,就像身体的大排水沟一样。身体十二个脏腑相应的经络,在膀胱经上都有对应的穴位。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按摩昆仑穴能够有效帮助心包经的通畅,而且先按摩昆仑穴,再按摩其他心包经相关的穴位,效果最好。因此,将这个动作放在改善心包积液的第一步。心包积液过多时所积存的都是身体的废水,先按摩膀胱经上的昆仑穴,可以有效疏通排水的出口。 可以用食指第二个指节按摩昆仑穴。按摩的时间约1-3分钟,如果按摩时有强烈的痛感,则按摩的时间长一点。通常不痛时代表经络应该是通畅的。但是当身体血气很低时,会由于身体神经系统的迟钝,造成即便经络不通也没有痛感。按摩昆仑穴就能在肋骨下的位置听到流水声的变化,因此,理想的做法可以一边按摩一边听流水声,一段时间之后,就能掌握按摩的诀窍。 第二步:按摩膻中穴膻中穴在身体正面中线的任脉上,在两个乳头的联机和身体中线相交的位置。可以用大拇指按摩膻中穴,心包积液过多时,这种按摩有强烈的疼痛感。每次按摩1-3分钟,不需要太用力,免得一次按摩之后,接下来几天一碰就痛。用手按摩膻中穴的缺点是很容易造成强烈的疼痛感,另外有一种类似气功的方法,利用意念按摩就没有这个缺点。 把手指轻轻放在膻中穴上,完全不用力,只是指引自己的意念集中于膻中穴。数分钟之后,指尖上如果能感受到和心跳相同的脉动,就表示意念已经集中于那个穴位了。然后持续一段时间,时间愈长愈好。这就是意念按摩,比用力按摩的效果更好。这个方法用来按摩胸前的主要穴位,有很好的效果,但四肢上的穴位则由于意念不容易集中在那些部位,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做到。 以前孩子小时,我常用意念按摩的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入睡。方法是将我的手放在孩子的膻中穴,把我自己的意念集中于指尖,同时要求孩子也把注意力集中于我放手指的部位,当他的意念集中时,我能立即察觉血脉的跳动,就像手摸着心脏似的。他一分心,脉动立即消失,随即敦促他集中意念。这时他身上的血液会往膻中穴集中,大脑的供血减少了,很快就能人睡。这是帮别人意念按摩的方法。 在帮别人按摩时,也要利用一部分自己的意念才会有好的效果,不能只用蛮力。首先要让自己的意念集中于对方的穴位,如果配合适当的力度(不需要很用力),被按摩的人会感觉力度像是钻人穴位深处,而且愈来愈深,这是最理想的按摩。这种按摩的方法,只要有些微的揉动,幅度不需要太大,也不一定是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有时只是前后微动就可以。 第三步:拍打心包经子午流柱的经络顺序,心包经在肾经的下一条,是从胸往手循行。按摩时则逆着方向从手指尖的中冲穴往胸的方向。 有一种说法,顺着经络循行的方向按摩为补,逆向则为泄。按摩心包经的目的在于排除经络中过多的垃圾,因此为泄。 按摩心包经,通常以大拇指顺着穴位逐一按摩。没有经验的人,穴位的定位是一件很困扰的事,由于每一个人的身高、手脚的长度都不同,因此,穴位不能用一般的尺来量。中医用的是每一个人自己身上某一个部位的长度作为量尺。可以用拇指第一节长度为一寸,或以中指第二节长度为一寸,也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加起来的宽度为一寸半。 心包经在手臂内侧的中心线上,按摩从中冲穴开始,依序为劳宫、大陵、内关、间使、郄门、曲泽、天泉、天池等九个穴位。寻找穴位时,先用拇指第一节或中指第二节的长度,依下列位置说明找到大略的位置之后,在前后左右附近试按,通常正确穴位点被按的感觉和非穴位点有明显的差异。有时会比较痛,有时会比较酸。刚开始有一点难度,试过几次之后,就很容易了。如果真的很困难,建议就近找个中医专业的经络按摩师傅指导。 ·中冲穴在中指指节上。 心包经不通的症状感到胸闷、喘不过气来,手脚无力,日渐消瘦等。 重要观念:传统中医的医疗手段,在古书中的记载是分为砭、针、灸、药四种方法。“砭”指刮痧和按摩的物理治疗方法,是四种方法之首,可见是各种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除了“砭”的治疗效果可能特别好以外,由于它完全不需要特别的材料和工具,只要一双手或简单的刮痧板或瓷汤匙甚至扁平光滑的石头就行了。只要懂得医理,随时随地都能为人治病,是最方便的医疗方法,因此被古人将之列为各种治病方法之首。 一个好的中医应该精通四种方法,视实际需要及资源状况,选择最好的方法为人治病。但是由于“砭”的治疗方法,医生最耗体力,也最耗时间,最不容易赚钱,动手动脚的像在干粗活一样,形象并不是佷好。而开方取药,不但能用最少时间、最少体力为人看病,也能维持医生专业权威的形象。同时在药材上也比较容易抬高价格,可以使医生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 多年演变下来,最终“以药为主”的治疗方法成为中医主流,而各种“砭”的手段却沦为民俗疗法,正牌的医师不屑为之,中医的功效也大打折扣。有些以“砭”治疗为主的疾病,就成了今天的不治之症,例如,重症肌无力(台湾所称“渐冻人”,或神经元疾病)是最好的例子。 重症肌无力最早的成病原因多半是肠胃的细菌感染,加上血气低落,形成了心包经长期阻塞,心包积液长期存在,心脏能力长期低落,使得人体的血液长期没有能力进入肌肉组织。没有血液的肌肉自然没有力量,没有血液中营养的供养,肌肉逐渐演变成萎缩的症状,就形成了严重的疾病。只要依照本书中的方法,使血气不断上升,经络逐渐通畅,这种疾病有机会渐渐好转,最终也有可能达到完全痊愈,唯需要为期三至五年的治疗。但愿这个疾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世界上不再有人受困于这个可怕的疾病。 从中医旳病理辩证分析,肌无力是中医所说“脾不束肌”的现象,肌肉无力主要是脾虚造成的。脾属土,心属火,火生土。心脏的能力直接影响脾脏的能力,相反的脾虚也会直接影响心脏,使得心脏形成积液,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心包经阻塞。而脾脏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负责器官,脾虚必定是来自肠胃的细菌感染。 重要发现:这种有流水声回馈信号的按摩方法,是我们最早发现的,几乎按摩身上所有经络的穴位,都能在胸腔或腹腔内适当的部位找到流水声回馈信号。这使得我们的保健按摩不再是盲目的进行,而是可以立即从回馈信号了解按摩的穴位对了没有,也能立即知道自已身体的问题在那里,更能够了解治疗的方法有效与否及治疗完成了没有(也就是经络打通了没有)。 心包经在人体12经络之一,中里先生称其为“救命的心包经”。经常按摩心包经,可有效消除心脏外部的心包积液,解除心脏所受不必要的压迫,使心脏的功能正常得到发挥,有能力将血液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将堆积的废物带走。 心包经穴位手厥阴心包经上有哪些穴位 (1) 天池穴 PC1 Tiān chí (2) 天泉穴 PC2 Tiān quán (3) 曲泽穴 PC3 Qū zé (4) 郄门穴 PC4 Xì mén (5) 间使穴 PC5 Jiān shǐ (6) 内关穴 PC6 Nèi guān (7) 大陵穴 PC7 Dà líng (8) 劳宫穴 PC8 Láo gōng (9) 中冲穴 PC9 Zhōng chōng |
|
来自: abbywang768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