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鬼节为什么定在七月十四?鬼节你都知道多少

 bhdfxy 2017-09-05



  而在壮族地区,壮族人则是把农历七月十四称为“鬼节”(也叫““七月半”“七月节”)。

  根据咱们壮族的民间传说:

  人死后变成鬼,都要到阴间去。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间探望亲人。至于无家无亲的“孤魂野鬼”就只能在荒野上游荡,所以在这个时段里,都不得在外面闲逛,免得被“野鬼”拉去做替身,故又称“躲鬼”。

  至于“野鬼”之说,纯粹是封建迷信的无稽之谈

  究其因由,也是事出有因:壮族地区地处亚热带,每年农历七月正是雨季,常常继发山洪,因而也经常有人跌山、溺水而亡;“野鬼”之说,其实是为了告戒人们(特别是莽撞的青少年)不要到山溪、河流附近去玩耍,免得惹出意外。

  年轻一辈的广西人应该都很好奇,广西过“鬼节”不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而是在农历七月十四,为什么硬生生要提前一天呢?

  这里有一个传说:以前广西老百姓也在农历七月十五过节。到宋朝末年,南方战乱,广西老百姓正准备过中元节,听闻元军大举进攻岭南,为避战乱,只好提前一天过节了。后来便一直延续了下来。

  广西的一些地方会把鬼节当做一个重大的节日来过,武鸣、邕宁等地一般都会默认中元节前后两天基本都属于鬼节的范畴

  广西人过“鬼节”,都是很少出远门、游泳、做其他生意上的大事,下午街上的商铺店面早早地关门歇业。“鬼节”给人们偷懒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托辞,活着的人也有了饕餐的理由。

  大家早早地准备好祭拜祖宗的香烛、元宝、纸钱,买好糕点水果,最重要的在这一天广西人家家都会吃鸭子!

  至于为什么要吃鸭。。。。。。

  有一种说法是“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

  还有一种说法是鸭子是用来祭拜用的祭拜祖宗时,所用的纸钱、衣物是要靠鸭子驮过奈何桥的,所以,鬼节时一定要吃鸭子。

  (柠檬鸭)

  不管是什么理由都好啦,不能否认的是,鸭子的确是广西人七月十四必定少不了的一道菜色,白切鸭、柠檬鸭、辣椒鸭等等,做法不一,不过都很好吃就对啦!

  但是在挑选鸭子的时候千万要注意!

  8月29日,来宾一菜市就被人爆料有摊主竟然公开售卖松香鸭!

  据摊主自己说,松香鸭是别人预订的,现场买的都是手工拔毛。

  再次提示:不管是用松香还是沥青拔鸭毛,都是有损人体健康的。

  因为沥青中含有煤焦油等危害性很大的物质,食用会导致哮喘甚至肺癌,而松香的含铅量较高,食用后很难排泄,会对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智力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反复食用沥青或松香拔毛的问题鸭次数越多,对人体的伤害就更大。

  (白切鸭)

  所以说,啥时候都是手工的才最稳妥啦~

  七月十四

  ●○怎样识别鸡鸭是否用沥青、松香煺过毛?

  宰鸭拔毛有三种方法:传统手工拔毛、机械拔毛及非法用沥青或松香拔毛。

  1。人工拔毛的鸭,皮肤易破损,脱毛后外表不好看;

  2。机械化拔毛的鸭身上有许多细毛及绒毛;

  3。而用沥青或松香拔毛后的鸭外表又白又光滑基本没有细毛和绒毛。

  所以市民在选购时要看清楚,同时可以用手挤压鸭头眼睛附近的呼吸吼,看有没有沥青或松香样的粘糊物流出,不要因为价格低廉而选择问题鸭。

  (烤鸭)

  七月十四,南宁的阿公阿婆们都习惯在家里设神台,摆上鸭子和水果等供品祭拜先人。

  除了在家里祭拜,不少市民还出到路边烧香烧纸钱烧一些剪裁好的纸衣来祭拜,俗称烧街衣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烧街衣虽然有不少讲究,但是现在在城市中已经不多见了,在此要提醒大家一句:缅怀亲人的同时要记得小心走火,一定要等纸钱烧完后再离去,以免发生火灾

  也有一些市民有在当天晚上放水灯的习惯,让这些花灯在河里随水漂流,以此祈求先祖保佑来年能够顺风顺水。

  传统的广西人,其实是把“鬼节”当作一种灵魂的崇拜。

  农历七月十四这一天,大街小山巷到处飘荡着糍粑、烧鸭的香味。人们买好过节的用品,燃上香烛,摆上鸭肉、饭、水果等食品祭过祖先后,一家人便围坐在一起,共享节日午餐。

  因此,在广西人的眼中,七月十四不仅仅是神秘的“鬼节”,也是一家老小团聚的日子。

  最后的最后,小编想知道,你们家今晚吃的鸭子是什么鸭?

  

  文章来源 |新浪广西、掌上来宾、南宁电视台、微口网、百 度百科、网络综合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