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野 | 载人航天主要发展历程(上)

 xirsh 2017-09-05

时至今日,世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已过去了50多年。1961年4月12日是载人航天新时代的里程碑,从加加林首次108分钟的航天飞行,到“国际空间站”十几年不间断的载人飞行,世界载人航天走过了50多年不平凡的飞速发展之路。

为了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广大科技人员和航天企业机构付出了长期的努力和艰辛的汗水。1957-1961年进行了自动飞行器的发射,目的是对地球及近地空间、月球和深空进行研究和探索。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苏联试验设计局总设计师科罗廖夫的主持下,苏联专家们刻苦攻关,解决了一系列难题,研发出了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

在“东方”飞船飞行期间,主要研究了超重、失重,以及长期在狭小密闭空间驻留对航天员身体所产生的影响1961年4月,加加林驾驶第一艘“东方”飞船完成了绕地球1周的飞行,同年,格尔曼·季托夫(1935-2000)成为世界上第二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当时他还不满26岁,因此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航天员。1961年8月6日-7日,东方二号飞船绕地球飞行25小时11分钟,绕地球11圈,格尔曼·季托夫成为第一个在太空“睡觉”的人,同时他还是第一位拍摄地球的航天员,是第一位太空摄影师。如今,航天员配备了现代化的摄影器材,在太空摄影已成为航天员太空生活的组成部分。


格尔曼·季托夫


苏联航天员贝科夫斯基乘东方五号飞船在太空连续飞行已达到5天。1963年6月16日,世界首位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乘东方六号飞船实现了太空飞行。


世界首位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

“上升”飞船是世界第一艘多座位载人飞船。1965年3月18日,航天员列昂诺夫从上升二号飞船上实现了世界首次出舱活动,现在舱外活动已成为几乎所有载人航天飞行计划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得益于应用了世界最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成果,50多年间载人航天飞速发展。在苏联时期,新一代载人飞船“联盟”取代了“上升”飞船;在美国,“阿波罗”飞船则代替了“水星”和“双子星”航天飞船。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发生了许多值得纪念的航天事件。


1969年1月,首次实现了2艘飞船在轨交会对接(手控方式)。航天员阿列克谢·叶利谢耶夫和叶夫根尼·赫鲁诺夫完成了从联盟五号飞船向联盟四号飞船的过渡。


1969年7月,阿波罗十一号飞船飞向月球,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首次踏上月球。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一定会重返月球,届时将带去新的任务、新的技术和新的研究计划。


1971年6月,联盟十一号飞船的飞行,航天员多布罗沃利斯基、沃尔科夫、帕察耶夫对第一个长期空间站礼炮号的考察,开辟了轨道飞行的新阶段。航天员在轨飞行22天,首次开展了周期性飞行计划,这些计划成为了以后空间站长期考察的典型工作任务。


1)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

2)舱载设备开封并在空间站完成科学计划;

3)对服务和科研系统进行技术维护和维修;

4)排除异常情况和设备故障;

5)对空间站设备进行封存;

6)与空间站分离并返回地面。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