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想要智慧型手機,該不該給他? ─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yangy150 2017-09-08



讀者來信:

我家孩子現在國中一年級,已經第三次偷拿爸爸的手機了。說道理、原諒他、給他機會改進都無用,我不知道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只因為孩子說班上同學有人拿,幾乎大家都玩電玩。因為我家是不給玩的。他說去學校大家都聊電玩,他因此而沒有朋友。我該怎麼辦?
安儀回覆:
關於網路、電玩、手機,現在真的是青少年父母一項非常頭疼的問題。我想到我以前有兩篇文章:一篇叫做「我的孩子不打電動」,另一篇叫做「電動的苦果」。寫作時,被許多讀者攻擊。尤其是很多做爸爸的紛紛留言,覺得我對三C有偏見。現在事隔多年再回頭看,我非常慶幸我堅持孩子在10歲以前實施「電動、網路淨空」政策,讓兩個孩子在10歲前培養了很好的閱讀、運動、戶外活動的習慣,現在即便電腦、網路、三C產品入手,他們也沒有「網路成癮」的問題,更不致於終日沈迷於電腦遊戲之中。
只需要簡單的約法三章,我們就可以享受網路帶來的便利,以及均衡的娛樂生活。反觀很多從幼兒開始玩電腦遊戲的孩子,很多現在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父母也很困擾。但是,讀者千萬不要以為,只要一味「禁止」使用網路與手機,就可以讓孩子遠離網路成癮的問題。因為,你「禁」得了一時,「禁」不了永久。更何況,現在電腦、網路、智慧型手機,已經逐漸替代了傳統的聯絡、交友型態,因此到了一定年齡,很多的需求會自然浮現,這已經不是單單「禁止」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了。
再則,在沒有三C產品的生活中,做父母的其實更需要花時間去找尋「替代項目」:替代電動的「刺激」活動、替代電動的「交誼」活動、替代網路的「娛樂」活動、替代網路的「知識」空間,這些,都不是單純的「禁止」,就可以替代的。
所以,在孩子10歲、家中不開放電腦與電動之前,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伴孩子閱讀,帶孩子出們露營、爬山,帶他們參加足球隊、溜冰滑雪、甚至到處去旅行。讓這些均衡的娛樂活動,變成他們豐富多元的生活元素。去年,來到人文,兒子已滿10歲,女兒13歲,我們家的三C產品正式「有條件」的解禁。首先,我們考慮到經常隨學校外出的女兒,需要跟家人聯絡,因此,我們給了她一支傳統手機。
半學期之後,傳統手機故障無法修復,所以升級使用爸爸的舊智慧型手機。但是我們鎖住了家中網路使用的區域,並沒有讓她的手機可以隨時上網,因此她只有在特定區域才可以使用手機網路。此外,人文的孩子有一些報告需要靠電腦完成,學校也有「MINE CRAFT」社團,因此我們也添購了第二台電腦,放在公共空間,供孩子們使用。
我們家訂出的規則是:週間可以使用電腦(半小時眼睛要休息五分鐘),但是不可以玩電動遊戲;週末則沒有限制。前一年,孩子大體遵照這個規則使用三C產品,並沒有太大的衝突。不料,後來卻發生了一件插曲:因為我換了手機,女兒再度升級使用我的舊手機,是因為原號碼SIM卡不合的緣故,阿宏便自作主張給她換了一個免費無線上網的門號。
這下可好,女兒開始日夜上網。我發現她常常午夜還是醒著的,窩在房間玩手機。而且跟我們外出時,眼睛也離不開手機。她雖然不玩電動、線上遊戲,但是她瘋狂地下載動畫、影片、歌曲,上各種繪畫網站結交網友。雖然因此語言能力進步許多,查資料、谷歌搜尋的能力越來越強,甚至可以靠電腦自己規劃旅行行程、解決交通問題......
但是相對的,沈迷網路的副作用也漸漸浮現:她變得越來越不願意出門,只要沒有網路她就覺得很無聊。她不再閱讀、練琴,很少跟我們聊天、跟弟弟玩;假日她為了看網路影片瘋狂到整夜不睡,生活作息完全打亂;甚至因為FB的貼圖跟同學發生糾紛、吵架,嚴重影響她的心情。

於是,在我的堅持之下,阿宏終於收回了那支無線上網的免費門號,讓女兒換回了原本沒有網路的手機。但是因為她已經養成了利用手機看下載圖片及影片的習慣,因此我更進一步要求她每天放學回來後便要將手機繳交給我,直到睡前才能使用一小時。假期則每天改為兩小時。
女兒對這個新規範大為不滿,當下大哭、摔門抗議,但我不為所動。我告訴她,我了解她需要手機維繫人際關係,因為現在很多同學的互動都在line上、FB訊息上,甚至老師也會用網路分派功課。我也了解她喜歡從網路上下載圖片畫畫、聽音樂,或是看影片,那是她很大的樂趣,也提供了很多學習的管道。
但是,我告訴她我也有責任要讓她的娛樂活動維持均衡,並且保護她的視力健康。我說,這個年紀的她需要維持運動、閱讀,也需要真正的人際互動。因此,在她離家獨立之前,要不就換回傳統手機,要不就遵守手機規範。
女兒在情緒平靜之後,接受了我的「規則」。有趣的是,上星期,她的手機不小心撞壞了,她放學時把手機交給我,竟然大大的呼了一口氣:「媽媽,不知道為什麼,手機摔壞了,我竟然有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然後,她又開始翹腳看她好久沒看的小說、陪著我一起做晚飯了。
有些讀者可能有所疑惑:既然會有這些副作用,那為什麼不乾脆就不要給她智慧型手機、不要開放電腦就行了?我想,對於該不該給孩子手機?該不該讓孩子玩電玩?重點應該放在,他是不是真的「需要」?生活中有沒有可替代的方案?
以我的看法,10歲以下的孩子,在學校、在家裡,其實並不真正需要電玩或是手機,他所需要的刺激、活動、運動、人際關係,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滿足。而聲光效果的刺激往往會影響其他活動的建立,比如較為靜態的閱讀、音樂欣賞.....等等,因此,我們家長在這個階段,要辛苦一點的花時間建立其他刺激的養成,多元化的生活。
電玩及網路不是洪水猛獸,但是它也絕不是方便的保姆,因此,如果你不能陪伴孩子一起使用,最好避免讓它在沒有防範的狀況下入侵。但對於青少年,我們已經不能假裝網路需求不存在。當大人找對象、交友、約會、聊天,都離不開交友網站、LINE、FB的世代,少了這些,確實可能讓青少年孤立於同儕之外。
當大家都用LINE討論功課,約出去玩,用網路語言聊天時,沒人會記得打電話約你家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兒子或女兒,讓他感覺自己彷彿像外星人一樣跟別人的生活圈格格不入時,那麼,這時候你就得站在他的立場考慮,他是不是需要使用電腦網路,或是智慧型手機。
但是,使用三C產品仍需要適當的公約,就像我女兒的言語所透露,她其實知道自己不應當沈迷其中,但是她的自制力不夠,需要成人拉她一把。我有一個朋友的女兒,就讀高中名校,孩子回來對她說,幾個同學大家說好,明年升上高三後,就要換回「智障型手機」,好好讀書。
這就是青少年雖有自我覺醒,但仍要依靠外在力量幫忙的證明。所以,對於青少年,與其一味禁止使用三C,不妨讓他思考一下使用三C的界線。只要界線拉出來,並能確實遵守,維持各項活動的均衡,我想,三C仍就是利大於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