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韵 叠韵是汉语音韵学中的一个术语。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例如"荒唐","螳螂","徘徊"等就是叠韵的词。 毛文锡《接贤宾》 含 义 将本调再重叠一遍 又 称 迭韵 两个字的韵母相同,韵头不同也可以,如现代汉语中"光芒"。 叠韵是将本调再重叠一遍,即由小令叠为长调。 如柳永叠用毛文锡《接贤宾》,另名《集贤宾》 晁补之叠用《梁州令》,另名《梁州令叠韵》 周邦彦叠用王铣《忆故人》,另名《烛影摇红》 贺铸叠用《梅花引》,另名《小梅花》 叠韵是词调增多异体变格的常用方法。 不过,它们并不改变乐津与腔调,这一点与转调、犯调、偷声、添声等不同。 亦作"迭韵"。 (1).指两个字或几个字的韵母相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凡声有飞沉,响有双叠;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杂句而必睽。" 《南史·谢庄传》:"又王玄谟问庄何者为双声,何者为叠韵。答曰:'玄护为双声,碻磝为叠韵。'其捷速若此。"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国风汉魏六朝下》:"双声者,同音而不同韵也;叠韵者,同音而又同韵也……若侏儒、童蒙、崆峒、巃嵸、螳螂、滴沥,皆叠韵也。" 清
钮琇
《觚剩续编·诗圣》:"'侧塞被径花,飘飖委墀柳。''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以叠韵相对为工也。" (2).指赋诗重用前韵。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余作诗,雅不喜迭韵、和韵及用古人韵。" 清
沈涛
《瑟榭丛谈》卷下:"余复叠韵酬之。" 叠韵:两个字或几个字的韵母相同称为"叠韵"。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以双声迭韵字代本字例》:"《尚书·微子篇》'天毒降灾荒殷国',《史记·宋微子世家》作'天笃下灾亡殷国'。笃者,厚也。言厚降灾咎以亡 殷
国也。'笃'与'毒','亡'与'荒',皆叠韵。" 词条标签: 古代汉语 名词 词 词韵 语言文学 转调 调性音乐中,从某一调到另一调的变换。这种变换包括:调中心音高的改变,调式的改变,调中心音高和调式同时改变。其中同音列各调式的相互转换及同主音各调式的相互转换又称调式交替。转调可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使乐曲在力度和色彩上增加变化,并在发展乐思、构成曲式方面起重要的作用。
犯调 犯调原为中国传统乐学中相关于宫调关系的一种术语,指调域或调式的变换而言;在戏曲音乐中则指与曲式有关的"集曲"而言,多数情况下与调域或调式的变换并无关系,本质的涵义仅指曲调的变换。"犯调"一词在戏曲音乐中多与调域或调式的变换无关,而是一种编曲方法的术语,指的是为适应剧情需要,突破原曲牌音乐的结构规律,吸收新的音乐成分的音乐制作手法。 犯調 (犯調,犯调)
偷声 1.唐宋词曲术语。唐代绝句多配乐歌唱。歌唱常用和声﹑散声﹑偷声等方法以调节曲调的抑扬缓急。偷声,即在一句中偷去一字。如《木兰花》上下阕原是各押三个仄韵,后来填词者不但把上下阕的第三句各减去三字,并且将三﹑四两句的仄韵改为平韵,就好像这个平韵是从别处偷取来的,所以叫偷声。新调《木兰花》因而另名《偷声木兰花》。 规律与释义 《偷声木兰花》的规律 中平中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中平中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释义 ?偷声与减字意义相同,它们并非两事。 都是指对本调在音乐节奏短或者简化。 在歌词上减少字句,从而推出新调。 因此,在宋词中经常两者并称。 晏几道《南乡子》:"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 杨无倃《雨中花令》咏歌妓:"慢引莺喉千样转,听过处,几多娇怨。换羽移宫,偷声减字,不顾人肠断。" 常识 词乐家有减字偷声的办法。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使其美听。添声杨柳枝,摊破浇溪沙,这是增;减字木兰花,偷声木兰花,这是减,从音乐的角度来取名,增叫做添声,减叫做偷声。从歌词的角度来取名,增叫做添字,又称摊破,减叫做减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