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千字文》,很多人小时候都诵读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千字文》用不重复的一千个字, 以四字韵语联缀成文。它的每句话都表达了一定的意义,全文涉及宇宙、自然、社会、历史和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并非简单地文字堆砌。《千字文》一编出来,就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始终盛行不衰。不但用做蒙学识字教材,而且受到社会欢迎,可说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千字文》在我国的传播,达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用之于日常生活的程度。
公文写作是个技术工种,除了要求一定的文化水平外,还需要神思、才智都超出常人才能胜任。尤其像古代,天子脚下办事,还要冒着动不动就被杀头的风险。 《千字文》作者周兴嗣就是这么一个皇帝赏识的“笔杆子”。周兴嗣(468~521),字思纂,陈郡项(今河南沈丘,一说河南项城)人。世居姑孰(今当涂县城,一说商丘市谷熟集)。“年十三,游学京师,积十余载,遂博通记传,善属文”, 成了著名文章家。南齐时中秀才,授桂阳郡丞。 周兴嗣像 入梁后,梁武帝(萧衍)时,任安成王国侍郎,给事中等职。兴嗣很有才学,善于文章。萧衍代齐为梁武帝,十分赏识他。武帝每每想起一些奇怪思题,都令兴嗣做文章。如《铜表铭》、《栅塘碣》、《缴魏文》等,他都欣然令笔,而且迅速完成。朝中的有关写作的事情,也由他一人包揽下来,但凡国家有重大文事,梁武帝皆命周兴嗣撰具呈奏。他记述朝中史实的著述很多。如《职仪》(十卷)、《皇德记》、《梁皇帝实录》)(3卷)、《梁皇帝起居注》、《梁史》(10卷),是梁代的有功之臣。 《梁书》周兴嗣传记载:“自是《铜表铭》,《栅塘碣》、《北伐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并使兴嗣为文,每奏,高祖辄称善,加赐金帛。” 传中所说《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即《千字文》。今所见《千字文》各种版本于题下皆署为周兴嗣“次韵”。 可知这些文章虽名属梁武帝,但真正的写手却是周兴嗣。虽然梁武帝“龙兴”之前,于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招文学”时,曾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文学之士并游西邸,且号称“竟陵八友”,其诗文笔札想必也侍弄得不错。但“龙兴”之后,天下才士既为所用,当然就用不着亲操翰墨,躬行著作之劳了。原来领导由下属代笔文稿,是有悠久历史的。而周兴嗣这篇《千字文》,既承梁武帝之命而作,当然也可以署属梁武帝。如此,则《沈众传》说“梁武帝制《千文诗》”,也没有错。只是沈众文运不佳,实指望借帝王之势而名垂千古,却不幸折戟沉沙,未能如愿。无论如何,说梁武帝之时至少有两个不同作者及两种不同文本的《千字文》,也是不错的,其文至五代修《唐书》时亦存于世,故《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千字文》一卷,萧子范撰;又一卷,周兴嗣撰。”顾炎武《日知录》谓“《千字文》元有二本”,大抵根据在此。
“如果有一位距今一千五百年前的男子,在短短的一个夜晚,就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做出了二百五十个熟语的话,你一定会惊诧不已吧。”日本知名女书法家、天溪会会长南鹤溪女士曾经以崇拜的心情这样写道。 周兴嗣同梁武帝本来便是文字之交的朋友,在萧齐时代,还在朝廷上有过同僚之谊。到了梁武帝当了皇帝,那就变成君臣的关系。其实,伴君如伴虎,反而是最糟糕的事情。 这次,周兴嗣有一次不小心得罪了梁武帝,梁武帝一怒之下,想杀他或很严厉地处分他,但梁武帝想了个歪点子。他周兴嗣说,你不是文才很好吗?你能在一夜之间,把一千个不同的字,写一篇好文章,就赦你无罪。535年,梁武帝命文学侍从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书碣碑石中拓下一千个各不雷同的字,每字一纸,一字一字地传授那些皇子(古时蒙教以认字为主)。可这种教法紊乱无章,未便影象,收效甚微,便嘱咐周兴嗣:“卿有才思,为我韵之。 唐代李绰《尚书故实》记载有:《千字文》,梁周兴嗣编次,而有王右军书者,人皆不晓其始。乃梁武帝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搨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赏赐甚厚。右军孙智永禅师自临八百本,散与人间诸寺各留一本。 瘦金体千字文 叫他把这散乱的一千字连缀成文,既要合乎韵脚,使读者能朗朗上口,又要在词句上有一定含义,表达某一事理。这个要求太高了,是个大难题。不像写文章。可以自由发挥。但是周兴嗣仍然欣然令笔,周兴嗣就在一夜之间,挖空心思,写了这篇《千字文》。文章写好了,可是在一夜之间,周兴嗣的头发、眉毛、胡子也都白了!用一千个不同的字,一夜之间,写出有关宇宙、物理、人情、世故的文章,等于写了一篇非常精简的“中国文化纲领要点”,虽然,只写到南北时期的梁朝为止,实在也太难了。梁武帝才华文学都自命不凡,看了周兴嗣写的《千字文》,也不能不佩服。周兴嗣因此得到宽恕,而且还特加赏赐。
《千字文》全书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四句一组,两组一韵,前后意会,互不重复。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汗青、农工、园艺、饮食起居、修身养性及封建纲常礼教等,由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千字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陈诉开天辟地,万物由来;第二章重在陈诉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第三章陈诉与政治有关的各方面标题;第四章紧张形貌恬淡的故里生存,称赞了那些甘于寂寥、不为名利拘束的人们。文章精思巧构,知识丰瞻,音韵谐美,以儒学理论为纲,穿插诸多知识,不愧为才子奇书。 《千字文》开篇介绍宇宙、天地、自然,接着讲了文明社会的建立、三代兴替历史和理想政治形势;下面是大段关于伦理关系、道德修养和人生经验方面的内容。《千字文》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是以天人合一、自然与社会统一、政治与道德一体的思想为线索的。关于伦理、道德、人生方面,既有儒家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的说教;也有道家“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等内容;还有处事做人方面的经验和劝谕,其中一些内容即使在今天也不失其意义,是我们应当汲取的。如: 知过必改,德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 ……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第二部分,介绍二京(长安、洛阳)里帝王将相的豪华生活;历史上建功立业的贤相名将;祖国的山川大势;最后又一次归结到如何做人的问题上。这部分内容既是鼓励人们争取功名、为国出力;又有退隐田园,与大自然为伍的思想(“殆辱近耻,林皋幸即”,“索居闲处,沉默寂寥”,“求古寻论,散慮逍遥”等)。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奉行“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原则。倾心于庙堂之上,和钟情于田园之中,并不矛盾,而是一种从容进退、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三部分讲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酒宴祭祀,读书发明等。最后,全书以读书作官渡过美好人生结束: 年矢每催,曦晖朗曜。 璇玑悬斡,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 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千字文》之“亦有义理”,主要是讲了人生学问,包括人伦关系、品德培养、人生经验、人生态度和追求等。其中有儒家思想,也有道家言论。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教并存,日渐走向融合的反映。值得注意的是在佛教盛行的南北朝时期产生的《千字文》,却丝毫没有佛家积善修行、消极人生的内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梁武帝佞佛,竟四次舍身入寺被赎了回来。而奉武帝之命次韵的《千字文》竟然找不到佛的痕迹,坚持了我国教育非宗教化的历史传统,这是十分可贵的。《千字文》中反映的道家思想,是经过了玄学的发展,开始融进儒家思想,新时期里的道家思想。它的积极意义是把自然与名教结合起来,表现出珍惜人生,热爱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态度。《千字文》把事物都写得那么美好,处处流露出欢快明朗的情绪,正是这种人生态度的反映。《千字文》也有封建思想道德教条,但是主要的倾向还是以情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对人生问题的启发。 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又以道家思想为重要的补充。在阳刚与阴柔、进取与退守、群体与个体等许多问题上都形成儒道互补的观点。很多知识分子在台上是儒家,在台下时又成了道家。我国文化发展的这种性质造成人们的共同心理,是《千字文》能够为社会所接受的原因。《千字文》的美学成就,使人乐于接受它所宣传人生道理。它所介绍的为人处事经验,都比较实在,受到人们重视。 《千字文》的内容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欢迎。但是对于初入蒙学的七、八岁的儿童来说,却是难以理解的。那末为什么它又在长时期里用做蒙学识字教材,成为“三、百、千”的组成部分呢?原因是蒙学集中识字阶段的教学,只要求能认字、背书,并不要求懂得多少内容。七、八岁儿童把《千字文》背熟,往往终生难忘。那么在他们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将会逐渐理解其内容,反复加以体味。《千字文》远不如《三字经》通俗,却能与之并驾齐驱,既有《千字文》历史悠久方面的原因,更得力于文人、知识、分子对它的大力赞扬和提倡。
我国蒙学教材的编写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史籀篇》乃“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 秦代的蒙学教材《苍颉》(李斯作)、《爰历》 (赵高作)、《博学》(胡毋敬作),“文字多取《史籀篇》。” 汉代先是合秦《苍颉》等三书为《苍颉篇》用作蒙学教材。后来又有新作《凡将篇》(司马相如作)、《急就篇》(史游作)、《元尚篇》(李长作)、《训纂篇》(扬雄作)及其续篇(班固作)、《滂熹篇》(贾鲂作)先后问世。后来又把《苍颉篇》、《训纂篇》、《滂熹篇》合为一书,称为《三苍》(也称为《苍颉》)。所有这些新作皆是汉初《苍颉篇》的继续和发展,而《苍颉篇》文字又取自《史籀篇》。可以说,从周秦到汉中叶,是以《史籀篇》为代表的蒙学教材流行的时期。从汉中叶到南北朝时期,《急就篇》盛行,是主要使用的蒙学教材。然而“自唐以下,其学渐微。” 《急就篇》的地位被新出的《千字文》取而代之。 《千字文》所以能代替《急就篇》的地位,成为新时期里流行的蒙学教材,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急就篇》的一些内容已显陈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出的《千字文》既继承了《史籀篇》、《急就篇》编写上的成功经验,又有所突破和创新,后来居上。例如,《千字文》继承了过去蒙学教材以教识字为主,结合课文进行知识和思想教育的优点;又在知识教育方面拓宽了领域,在思想教育方面加重了份量。《急就篇》的内容包括姓氏名字、服器和文学法理几个部分。从下面将介绍的《千字文》的内容可以看出,它比《急就篇》丰富得多。又如,整齐押韵是我国蒙学教材的传统。《急就篇》用的是三言、四言和七言韵语,以七言为主。而《千字文》全书一律用四言韵语,押韵自然,铿锵悦耳。再如,古代蒙学识字教材讲究一本书里不能有重复的字,但要表达出一定的内容。这就对编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千字文》仅用不到《急就篇》一半的文字,却表达了更为丰富的内容,确实超乎其上。后人评论《千字文》,无不赞叹其编写之“巧”,称之为“绝妙文章”。 《千字文》篇幅短小,容易卒读,是其能够广泛流传的一个原因。汉代编写的蒙学教材,皆源于汉初的《苍颉篇》,然而篇幅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苍颉篇》3300字,已经不少了。而扬雄编的《训纂篇》增至5340字,班固作的续篇再增至7180字。这显然不适合用做启蒙识字的教材。《急就篇》的作者史游只是个黄门令,名声远不如扬雄、班同。然而汉中叶以后,《急就篇》广泛流行,其它蒙学书却失传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篇幅问题。《急就篇》2016字,《千字文》则进一步减少到了1000字。以后的《三字经》也是1000来字。 顾炎武在回顾蒙学教材发展史时就曾指出:“盖小学之书,自古有之。李斯以下,号为《三苍》,而《急就篇》最行于世。自南北朝以前,初学之童子,无不习之。而《千字文》则起于齐梁之世。今所传‘天地玄黄’者,为梁武帝命其臣周兴嗣取王羲之之遗字次韵成之。不独以文传,而又以其巧传。后之读者苦《三苍》之难,而便《千文》之易,于是至今为小学家恒用之书。 《千字文》语言优美,多用对仗,生动活泼,富于文采,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赞扬和提倡。例如开篇对天地宇宙的介绍: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千字文》还有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是很美的。 渠荷的历,园莽抽条。 枇杷晚翠,梧桐蚤凋。 陈根委翳,落叶飘摇。 游鹍独运,凌摩绛霄。 而《急就篇》着重在罗列事物名称,语言过于质朴,缺乏文采和生气。例如: 冠帻簪篑结发纽。 头额頞 眉目耳。 鼻口唇舌 牙齿。 颊颐颈项肩臂肘。 捲腕节爪拇指手。…… 看来,它是要把某一方面的名物尽量搜集完全,集中在一起。另外、从发现的《苍颉篇》残简到今存的《急就篇》,都有利用汉字偏旁帮助儿童识字的意图。《千字文》及后来的《三字经》也是分类介绍名物,但是不求完备,是有选择的。张志公先生论及此事说:周编《千字文》“所选的一千个字,都是古书上常用的,没有很生僻的字;用文言的标准看,多数的句子也是普通的结构,艰涩难懂的句子很少;引古书,用典故的地方有一些,不太多,也不算艰深。”张先生还认为,千字文“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也符合初步识字的需要” 。 程水金、张宜斌在《〈千字文〉的创作与流传》(《光明日报》2014年6月3日)一文中这样写: “在印刷术尚未发明之前,文章书籍的传播,端赖于口诵与传抄。因此,中古以前的文章,大抵音韵天成,读来朗朗上口。诗歌与骈文因其句式整齐与韵脚绵密而便于流播,自不必说。即使是散行单句所谓“无韵之笔”,亦往往散文夹杂韵语,以期言语畅达唇吻调利而有利于口头传诵。否则,“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免不了湮没乃至消亡的厄运。而文章书籍的手工抄写,不仅导致了汉字形体的历史演变与汉字书法的艺术发展,其最为直接的功绩,则是给那些粗制滥造的应时文字与不厌其烦的陈词滥调筑起了一道拦截大坝。人工抄写的辛劳,决定着它事先必经严格的比较与精心的选择;因而传抄流布的历史运作,在作者与受众之间,就构成了一种保证优胜劣汰的灵动机制。因此,宋元以后,之所以文章别集多如牛毛,末流文字汗牛充栋,而明清以降,更是登峰造极,初通文墨之士即有文集祸枣灾梨,则印刷术的便捷实在难辞其咎。据王国维考证,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就在晚唐五代之际。笔者以为,这是否韩愈柳宗元们变革文风的结果?不然的话,雕版印刷何以不早不迟,偏偏就在离他不远的时代而现身?记诵之难,传抄不便,自然要别想他法。而印刷流布过易,势必率尔操觚者多。此乃古今恒定不变的规律! 《千字文》四字一句,二句一韵。全文二百五十句,仅换八个韵。《千字文》大量运用平声韵,而且阳唐韵居多,这是开口度较大的洪声韵脚,读起来嘹亮而绵长,因而音调婉转而悠扬。接下来平仄互转,其间三个节段用仄声韵,两段去声,一节入声。去声韵发音促而响,入声韵发音塞而急,将去声韵与入声韵分别与平声韵杂厕为用,势必造成嘹亮与清越互变,悠扬与铿锵间作的音律之美。而去声敬诤劲径与平声庚耕清青之字,实为同韵而有平去之别;且平声萧宵与去声啸笑,亦为平去之别的同韵之字。两者夹杂于平声之间前后呼应,形成回旋往复的交响效果。而全篇用韵,尤为精致:以平声阳唐韵开头,则窾坎镗鞳,有如洪钟巨响,金声之也。以去声啸笑韵收尾,则咽恶叱咤,是为戛击鸣球,玉振之也。金声玉振,始终条理,周兴嗣可谓匠心独运。” 《千字文》就是这样哺育了一千四百多年来一个泱泱大国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 《刘锁祥篆书千字文》(局部)
自《千字文》面世,便成为历代书家的竞技场。古代有怀素、赵佶、赵孟頫等,近现代则有于右任、王蘧常、启功等。可要说写《千字文》之冠,还要数隋代智永和尚。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据史料载,他用30年的时间摹写了800本真草《千字文》分赠寺庙。这一举动,既保存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又使《千字文》得到了广泛传播,在《千字文》的流传过程中,功不可没。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本人的图集“千字文 书法欣赏”,看看历代名家的千字文作品。 作为童蒙教材,《千字文》是对文献的另一种传载,在唐朝以前,雕版印刷术还未发明,手书墨迹不仅保留了诸多文献,而且其本身便是学习书法的绝好范本。此外,《千字文》的文本之美贯穿哲学之思,也是为后人称道的,这或许便是历代书家都要来写《千字文》的理由之一。通观《千字文》,便会发现此篇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人事、修身、读书、饮食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如果只是信息量大,没有“匠心”,依然会是大杂烩,正因为周兴嗣有极高的综合文化修养,加之肩负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使得他毕一夕之功成就了“第一字书”。 《千字文》虽然文辞古奥,但内容是很接地气的,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语言,但不同时代人类所面临的终极问题都是一样的,作为书法艺术,虽然表达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在发生改变,但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并无大改。不同时代,“写什么”和“怎么写”是摆在所有书法家面前的一个课题。而是否能够进入书法史,是看你是否在所处时代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以《千字文》为书写对象的,历代不乏大家之作,当代名家如启功、卫俊秀、沈鹏等先生曾用不同书体书写过《千字文》,姚奠中先生101岁所作《行书千字文》尤为难得。 对于书家来讲,无重字,是很关键的。除了文辞的构成,无重字强化了作为稀缺书写文本的独特性。可以说,《千字文》就像一张桌子,莫管你身处何时何代,只要你有心在书法一途有抱负,那么总会坐到这张桌子前的。智永、怀素等大师的座位虽然已经空了,但你敢不敢趋前写上两笔,能不能有个位子,还要看你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 姚奠中行书千字文,冯其庸题签、作序 篆书千字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