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AAA诸葛亮 vs 武田信玄,从古代智圣的用人之道看企业如何经营人才

 成功是什么 2017-09-09

小欧说

日本《周刊文春》杂志曾对“当代日本人最崇拜的100位名人”做过调査,中国古代智圣诸葛亮在所有中国人中榜上有名。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的旷世奇才,他志向高远、足智多谋、治军有方、忠诚勤勉,堪称亲力亲为的CEO,被认为是智慧的化身和近乎完美的“士”的典范。日本历史上有一位被誉为日本战国第一兵法家的武田信玄,此人非凡的用兵方略、为政之道在日本战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识人用将都是事业成功第一要务。这两位人气超高的智圣,在用人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呢?投射到今天的企业管理上,又能给CEO们带来哪些重要借鉴呢?


如何正确评价人才?


诸葛亮在识将、用将方面也有过论述:“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 “夫治国者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


诸葛亮始终坚持德才并重的用人标准。他称赞蒋琬道:“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称赞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与之相反,诸葛亮弹劾李严“受恩过量,不思忠报”,“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弹劾廖立“奉先帝无忠孝之心”,“坐自贵大,臧否群士” 。忠诚与否,是诸葛亮衡量人才是否有德的核心内容。 


日本的武田信玄把正确选拨人才列为大将的最高荣誉和功劳,他认为,只有在宽厚仁慈的大将手下,才能聚集人才,练出精兵,只有通晓文经武略,进而具有高尚人格的大将,才能凝聚人心。




启示

治企如治军,企业领导者欲行大道、办大事,自然要观天察人、选贤任能。

1

在选任高管时,要注意观察其是否具有识人用人的才能,以及是否对组织忠诚、对部下宽仁。很多企业家常误认为高管的专业能力是最重要的,实际上,高管识人用人能力、治理组织的能力往往比专业能力更重要。


西楚霸王项羽和三国的吕布都是他们那个时代战力第一的武将,善于取得会战的胜利,但不善用人,短于治国,终归失败;而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武田信玄没有一个是武艺高强的上将,但却都是用人和治理国家的高手。

2

企业家还应重视对于举荐人才者的肯定和奖励。其实,在企业中会经常发现,一个优秀人才可以独当一面,为企业家省心不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举荐贤才的人功劳甚至不亚于人才本身,应该给予足够的褒奖引导员工的思想行为。诸葛亮认为“忠益者莫大于进人”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慧眼识将才?


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诸葛亮识人眼光不凡,而且能不问资历深浅、不以官位高低、不论是否降将,只要有才的便用。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他随刘备入蜀,任广都长。刘备在一次游观中,突然来到了广都,发现蒋琬众事不理,又喝得大醉,他非常生气,要加罪于蒋琬。诸葛亮深知蒋琬其人的才干,他劝刘备道:“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这和庞统当年的情形是完全一样的。果然不出诸葛亮之料,蒋琬的确是一个治国的大才,后来蒋琬逐步被提拔重用,诸葛亮曾经秘密地对后主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在诸葛亮死后,他曾任大司马大将军、安阳亭侯,总揽蜀汉军政。



诸葛亮善于发现才干,敢于不讲门第、资历,破格用人,而且取人不限其方。精心安排人事,兼顾各派利益。粗略统计,诸葛亮发现、任用的人才大约为:荆州28人、蜀地28人、其他10人,小计66人。因此蜀地人士佩服不已,史称“是以西土咸服,以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当然,误用马谡确实是诸葛亮用人的一大失误,但对魏延始终用而不信则可能是诸葛亮性格谨慎、深思虑远、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等综合导致。


武田信玄是怎样做的呢?在他手下,以“武田二十四将”为首,聚集着大批各类人才。其中一个名叫山本勘助的家臣,是个精通兵法的武将,在“武田二十四将”中也是特别出色的人物。


武田二十四将


据《甲阳军鉴》记载,三河国的山本勘助是个足智多谋擅长计略的大将,可是相貌极为丑陋,左眼失明,右腿残疾。他最初投奔骏河国的今川义元帐下,然而没有得到义元收留。


武田信玄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尽管勘助出身低微,却能刻苦钻研兵法,虽其貌不扬,却很有名气,因此绝非平庸之辈。于是他把勘助当作宝贝请进府中。其后,山本勘助果如武田信玄所料,干得很出色,特别是为武田家攻略信浓国功劳颇多。


看仆识主!是优秀领导者还是昏庸之徒,只要看其如何使用身边人才,便可一目了然了。


启示

中国企业领导者90%以上都认为自己身边缺少人才,但实际上可能更需要自己具备识人眼光!


自问对求才是否真正足够重视?是否在这件事上分配时间不够?是否把寻访外部人才、培养内部人才的重任交给了下属和人力资源部?倘若真是求贤若渴,就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要拿出刘备三顾茅庐的架势,不惜赤膊上阵。


前些时,北京时常传闻开豪车的老总做优步司机在百度大厦、腾讯大厦等地晃悠,目的是“挖人”,为了找到合适的IT总监,笔者自己也曾经亲自在BOSS直聘上与候选人交流最终挖来不错的IT总监。欲做伯乐,也要用心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如何用人所长?


诸葛亮用人善于扬长避短。比如,魏延性格高傲但善养士卒,又很能打仗。诸葛亮先后重用其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南郑侯、先锋官等;杨仪性格狭隘但有真才实学,刘备与他在谈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之时,常因杨仪的高见而大为高兴。因此,诸葛亮北伐时任用其为长史加绥军将军。诸葛亮本人总是“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不忍有所偏废也”,“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


关于武田信玄如何用人所长,有这样一段故事:天文十四年(1545年)五月,堪称武田信玄帐下栋梁的板垣信方,不顾众人反对,轻率地进攻小笠原长时和木曾义高,遭到惨败。他的鲁莽行动,在武田的前线将士中遭到严厉批评。他本人也决心接受幽禁,承担罪责。可是武田信玄把板垣信方找来,对他能在战斗中把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的本领,加以正面评价,还安慰他“不要介意周围人的胡言乱语”,并且重用如初。深知板垣信方作战勇猛顽强的武田信玄,没有仅仅因为他一次鲁莽就加以责难。



启示

良匠不放弃任何木材,企业家不放弃任何人才,而且最忌讳盯着干部的短处用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因为有一样短处就忘掉他的长处,也不要因为毛病而掩盖人才的功绩。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可以像《西游记》中那样搭个领导班子相互取长补短,日本有的企业按“决策-协调-执行”模式搭建三人小组的领导班子也是可行的办法。


如何培养年轻人才?


诸葛亮虽公务繁忙,仍积极培养和锻炼年轻人才。


姜维原本是魏将,被诸葛亮用计收服。诸葛亮对姜维大为器重,辟姜维为仓曹掾,加为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那时姜维不过27岁。后来诸葛亮对张裔、蒋琬评论姜维,说姜维是“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即李邵)、季常(即马良)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还说:“须(使姜维)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官,觐见主上。”(见《三国志·蜀书·姜维传》)。等姜维训练军士完毕后,又迁姜维为中监军、征西将军。从此以后,姜维的地位不断提高,最终成为蜀国后期的中流砥柱。


在诸葛亮的悉心培养下,姜维、蒋琬、费祎、董允等文武新秀很快都成长了起来,担起了治理蜀国的重任。



武田信玄是善于启用人才的“名手”,这一点固然是使武田军团成为“日本战国最强军团”主要原因,但他同时还竭尽全力去培养肩负接班重任的年轻将领们。


武田信玄对由那些精明能干的部下的子弟组成的“小姓组”,以及身边的年轻武士,都亲自教以当武将应具备的才能、战术等,对他们进行无微不至的熏陶、培养。那些武田信玄可以自由驱使、积极能干的武将,几乎大部分是由他“亲手”培植起来的。特别是武田信玄在以讲“夜话”形式和部下闲聊时,很少教训人,总以通俗易懂的比喻,在不知不觉中,教给部下当武将应有之思想、姿态,以及对事物的看法。


启示

人才不光是去外面寻找,也要注重内部培养,正所谓“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企业领导者如果能像武田信玄和诸葛亮那样,亲自担任对年轻人才从业务到思想等方面的教练,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育人方法。黄光裕先生的国美电器就一直以高管助理方式系统化培养人才,取得了良好成效,笔者本人就曾经有幸担任过原国美电器常务副总裁张志铭先生的助理并且受益匪浅。


在大胆启用年轻人才方面,有的企业领导者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其实大可不必。自古英雄出少年,诸葛亮27岁三顾出山一对千秋,武田信玄26岁成为武田家督,拿破仑27岁成为法兰西意大利方面军司令,李一男27岁担任华为常务副总裁……企业家要勇于破格任用年轻人才,鼓励人才有职有权大胆开拓进取,同时,严格自律尽量不越权决策越级指挥。 


人才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


 《三国演义》开篇时活跃于历史舞台中央的是董卓、袁绍,但最后他们都在历史尘埃中迅速湮灭,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他们不善于用人;同时,刘备曹操孙权三个人之中,刘备出场最早,他先后17次应聘过16个集团公司,荒废20多年竟然几乎一事无成,在请出诸葛亮之前只有新野县巴掌大的地盘(差不多相当于新野县委书记)。


大猎头水镜先生司马徽一针见血地指出:刘备目前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关羽张飞赵云都是业务能手,需要找一个德才兼备统筹全局的好CEO。他还顺便推荐了两个候选人诸葛亮和庞统。刘备如梦方醒请出诸葛亮后才创业上市成功。因此,欲治兵者必先选将,人才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


按孙子兵法“为将五要”的“智信仁勇严”作为衡量标准,诸葛亮和武田信玄几乎是完人。建立在“兴复汉室”、“忠君”、“忠贞勤勉、鞠躬尽瘁”的基础上高风亮节的诸葛亮精神,和武田信玄流传后世的风林火山精神(在组织运作中,就是需要计划执行如风,管理有序如林,业务开展如火,面对困境如山),在人们的心灵世界里产生着强烈共鸣。


编辑 | 张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