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未都:景泰蓝《前世今生》,铜胎珐琅指正评论

 RK588 2017-09-10

由观复文化主办,观复博物馆及观观传媒协办的“景泰蓝前世今生——掐丝珐琅基业长青杯”发布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马未都、故宫博物馆常务副院长王亚民、中国文物学会漆器珐琅器专业委员会会长陈丽华对景泰蓝艺术魅力和文化感染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景泰蓝技艺创新与发展进行了交流。

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时至清代,物阜民丰,国力强盛,景泰蓝工艺获得长足发展,清廷“造办处”专设“珐琅作”,专门制造宫廷景泰蓝器皿,且品类丰富,突破早期的瓶壶碗盘,扩大至家具层面,以其工艺的繁复,造型的精美,色彩的艳丽,成为北京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燕京八绝之一。

江山永固,基业长青

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院藏文物体系完备,涵盖古今,品质精良,堪称文化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大量掐丝珐琅工艺品,当中大多数精品与大众见面的机会较少。观复文化与北京故宫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以故宫博物院院藏“清乾隆掐丝珐琅爵杯”为原型,经由上百位能工巧匠的探寻,历经三年的千锤百炼,才得以制成掐丝珐琅“基业长青杯”。108道工序,720个工时,从釉料配比、胎体材料、宝石色泽的选择,到制胎、掐丝、点蓝、打磨等工艺流程,严格按照乾隆年间宫廷造办处的古法工艺制做。

掐丝工艺


选用天然矿物质釉料

点蓝工艺

马未都介绍:“景泰蓝艺术是中国宫廷独有的艺术,元朝人打到欧洲的时候,从欧洲将技艺学回。进入中国以后,被中国宫廷所重视。我们所有的艺术形态,都是官民共享的,比如陶瓷、玉器、家具,式样虽有所不同,用途却大同小异。唯独景泰蓝从元明清三朝没有流落到民间一步,所以景泰蓝是一个非常神秘的艺术品。景泰蓝的仿制,一直是一个难题,它可以做到六七分像,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像的时候,会有很大的难度。它的成本不仅是材料成本,更重要的是工艺成本。乾隆时期的景泰蓝工艺,是在景泰蓝工艺中最为精美的。”

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后,景泰蓝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的名称,更象征着一项古老的工艺所焕发的鲜活的生命力。今天的景泰蓝工艺品仍旧是当代中国艺术品的精华,也是匠人精神的载体。

此次出品的掐丝珐琅“基业长青杯”意在重现乾隆盛世爵杯的巅峰之作。马未都说“爵杯的造型非常复杂,所以用它的造型来做景泰蓝,极其少见。我们现在已知的只有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各有一只。我们每让它像历史的真实逼近一步的时候,它投入的成本就会成倍增加。”每一只掐丝珐琅“基业长青”杯必须用到40克黄金,12遍古法鎏金,才能最终体现出它的华贵。

基业长青杯上镶有绿松石,青金石以及顶级南红玛瑙。这些宝石镶嵌在景泰蓝上面,显现得熠熠生辉,我们看到的大部分景泰蓝上面,不镶有宝石。爵杯在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它是先秦文化契形的重要代表,放在中间隆起一块山丘状的托盘中,寓意着“江山永固,基业长青。”


掐丝珐琅“基业长青杯”

清中期 黄地铜胎画珐琅福寿盖盒 径11.5cm

铜胎画珐琅是北京市著名的地方传统工艺品之一。以红铜制胎,后在胎土敷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色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此盘年代在乾隆左右,绘画精美,保存完好,用途广泛,是收藏使用佳器。

民国 景泰蓝龙纹葵口盘 径30cm

此盘尺寸较大,掐丝精巧细致,洒金手法装饰,胎体厚重,纹饰生动,打磨精细,收藏佳品。

民国 景泰蓝双鹤纹盘 径30cm

此盘尺寸较大,掐丝精巧细致,用料厚实,胎体厚重,纹饰生动,打磨精细,收藏佳品。

清中期 铜胎画珐琅花碟纹方碟三件 长9.5cm

铜胎画珐琅是北京市著名的地方传统工艺品之一。以红铜制胎,后在胎土敷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色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此盘年代在乾隆左右,绘画精美,保存完好,用途广泛,是收藏使用佳器。

建国初 景泰蓝鎏金花蝶碗 径17cm

此为建国初期景泰蓝精品,内外满工,掐丝精巧细致,工艺为当今不可追,胎体厚重,纹饰生动,打磨精细,收藏佳品。

清中期 铜胎画珐琅花卉纹方碟三件 长9.5cm

铜胎画珐琅是北京市著名的地方传统工艺品之一。以红铜制胎,后在胎土敷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色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此盘年代在乾隆左右,绘画精美,保存完好,用途广泛,是收藏使用佳器。

清中期 铜掐丝景泰蓝花卉纹鼻烟壶 高7.5cm

铜胎鎏金,壶内露胎,铜盖下铜塞附铜匙。器表红地,壶盖颈部及壶身两侧绘缠枝花卉纹,器身正反面均开光,内以如意云纹为地,整件器物器形规整,做工精细,鎏金灿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