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状疱疹腹针疗法带状疱疹三棱针疗法

 金蝉花卉多肉 2017-09-10
带状疱疹腹针取穴主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关元、气海)、商曲(双)、滑肉门(双)、患侧外陵、上风湿点(患侧)、疱疹相应点。配穴:疤疹局部围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可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病毒携带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本病属祖国医学的“火带疮”、“蛇串疮”、“蛇丹”、“缠腰龙”、“缠腰火丹”等范畴。

本病多是由肝脾内蕴湿热,兼感毒邪所致,以成簇水疱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形且疼痛剧烈为特征。多缠腰而发,自觉灼热疼痛,痛如火撩,表现为成簇水疤沿体表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常发生千单侧,发病部位可见千胸、腰、四肢及头面部,但以胸胁、腰、面部多见,由肝胆风火,湿热内蕴及外邪湿毒内侵,内外合邪,搏击经络,外发于经络而成。本病多发于春秋两季,沿神经走行出现密集成簇的绿豆或黄豆大小的豆状疱疹,呈不规则带状分布。

带状疱疹腹针疗法一

取穴主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关元、气海)、商曲(双)、滑肉门(双)、患侧外陵、上风湿点(患侧)、疱疹相应点。配穴:疤疹局部围刺。

操作规程:患者取仰卧位,根据从上至下、从中至旁的原则,逐次在所选穴位上快速进针,均用0.35mmx40mm毫针直刺,进针时避开腹部的血管、毛孔,进针时宜轻、缓,采用轻捻转、慢提插的方法,引气归元(中脘、下脘、关元、气海)均深刺,滑肉门、外陵、疱疹相应点均中刺,商曲、上风湿点均浅刺,外陵可三角刺。不要求有酸、麻、胀、痛的针感。每日1次,留针30分钟,每周为1个疗程。配合疱疹局部围刺。

带状疱疹腹针疗法二

取穴主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上风湿点(双),以及病变区对应点。

随证加减:侵犯臂丛神经加健侧商曲、患侧滑肉门。病变侵犯腰以下神经,加患侧外陵。

操作规程:患者取仰卧位,视患者胖瘦选用0.25mmx40mm或0.25mmx50mm毫针,皮肤常规消毒,引气归元和上风湿点(双)均深刺,病变对应点浅刺,随证配穴中刺,施行缓慢捻转手法,以患者自觉局部憋胀为度,留针30分钟。在疼痛局部采用围刺法,沿病变所对应神经走行,视病变范围的大小等距离(2~5cm针距)向病变中心平针围刺,同时点燃艾条在疼痛部位进行回旋炎,或将艾条置千炎架上在病变中心区进行温和炎20~30分钟。以上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带状疱疹三棱针疗法

带状疱疹三棱针取穴:病灶周围皮肤处。操作规程:用三棱针围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病灶周陨皮肤点刺,每隔0.5~lcm,点刺一下,以见微出血为度,然后再在圈内(病灶处)用雄黄酒涂于皮损处。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簇集性水疱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有显著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愈后极少复发。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缠腰龙”、“蛇盘疮”、“蛇串疮”等。本病夏秋季的发病率较高。

本病多因情志不遂,肝郁气滞,郁久化热,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厚味,脾经湿热内蕴;又复感火热时毒,以致引动肝火,湿热蕴蒸,浸淫肌肤、经络而发为疱疹。

带状疱疹三棱针疗法一

取穴:病灶周围皮肤处。

操作规程:用三棱针围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病灶周陨皮肤点刺,每隔0.5~lcm,点刺一下,以见微出血为度,然后再在圈内(病灶处)用雄黄酒涂于皮损处。

疗程:每日1次,治愈为度。

主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三棱针疗法二

取穴:皮损处(病灶)。

操作规程:用三棱针散刺加拔罐法。用一手固定被刺部位皮肤一手持三棱施术部位点刺多点,出血为度。刺后加拔罐,留罐5~10分钟。

疗程:每日1次,治愈为度。

主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三棱针疗法三

取穴主穴:皮损处(病灶)、肩髃、血海。

配穴:如疹发在头部,配太阳;颈部配大椎;腰胁部配膈俞、委中。

操作规程: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点刺(阿是穴作围刺一圈,每隔1~2cm处点刺一下)2~3下,使之各出血少许。

疗程:隔日1次,中病即止。

主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三棱针疗法四

取穴:委中、曲泽、太冲、足临泣、支沟。

操作规程:委中、曲泽用三棱针刺络放血法。取双侧穴位,先用带子或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或穴位附近的静脉,刺入脉中2~3mm,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

太冲、足临泣、支沟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法。穴位常规消毒后,右手持三棱针迅速刺入皮内0.5~1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使各穴出血3~5滴。

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三棱针疗法五

取穴主穴: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配穴:若伴发热或疱疹重者配足三里、曲池、血海等穴。

操作规程:用三棱针围刺放血法。围绕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用三棱针点刺,每隔1~2cm点刺—下,见出血即可。也可用两手轻轻挤压点刺处,见有出血为度。

若伴有发热或疤疹重者,可在配穴上用毫针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如见疱疹溃破,针后涂甲紫药水,外敷消毒纱布,即可防止感染。

疗程:隔日1次,治愈为度。

主治:带状疱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