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随处可见这幅画面:“爸爸妈妈,陪我玩一会嘛。”父母在孩子身边自顾自地低着头看手机,孩子叫半天,父母都没有反应…… 此等冤案,谁能来帮她平反? 广告 你是否想过,做“低头族家长”会对孩子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不良影响1、培养出“低头族2代” 孙女士家有1岁的小宝宝,自从家里安上无线网络,孙女士和老公总忍不住打开手机刷微博、玩微信,卧室里、马桶上,甚至看电视时也“机”不离手。渐渐地,孩子似乎也对手机产生兴趣,每每看到父母玩手机就爬过去拼命抢,竟然学会了用手指在屏幕上滑来滑去…… 要知道,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有深远的影响!父母要是常常陷入看手机模式,就很容易被孩子模仿,导致孩子小小年纪就沉溺于手机之中。 不良影响2、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 当孩子想表达时,父母若只顾玩手机,孩子就有被忽略的感觉,甚至认为在父母眼中,自己没有手机重要。为了弥补这种伤害,孩子可能以哭闹、乱砸东西等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也可能用玩手机、打游戏等方式来自娱自乐。其实,父母成为低头族对孩子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心理学家认为,在家庭教育中,长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产生孤僻性格,不愿和别人交流沟通,心理不能健康地发展,而且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很冷漠,对他人也是漠不关心。 不良影响3、削弱父母的权威 小学生心声:“我写作业时,我妈妈就在我面前看手机,我就特别不想写作业,就特别想也跟我妈妈一样玩手机。” 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易让孩子认为自己玩手机是很正常的。所以有一天当他向父母提出玩手机的要求却被父母拒绝时,他会产生很强烈的不平衡感,这个时候就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父母的权威就会大大削弱。 不良影响4、使孩子饱受感情冷暴力 “低头族”家长,你们明白吗?在家庭关系中,陪同并≠陪伴。父母不与小孩子进行足够的交流,小孩子很容易出现“缺爱”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反复、持续、长期地忽略孩子的身体和情感需求,放弃、淡化对儿童身心发育的关爱,必然会对儿童造成严重而且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伤害。 父母如何摆脱手机,增进亲子关系? 这年头,要家长们回到家后完全脱离手机是很难做到的,但家长们可以在不破坏原则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手机。那么具体如何做?建议如下: 1、改变认知 不想被手机控制,家长首先要改变认知:手机和网络只是社交的一个虚拟手段而已,跟孩子面对面聊天、与孩子相约享受亲子游戏等其他的社交方法,才更能增进亲子关系。 2、习惯离开手机 想摆脱手机依赖症,家长可以先从基本的距离做起,比如回家后刻意把手机放到高处,开车放到手盒里等等。一有机会,可以把孩子拉在身边多交流交流,比如说吃饭时、孩子写作业前等,多跟孩子聊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等。 3、休息时间不要看手机 父母可以利用休息时间给孩子讲故事,比如在每天临睡前,为孩子讲一些睡前故事,也可以问问孩子们一天过得怎么样等等。千万不要一边对孩子们说“快睡”,一边拿起手机在孩子身边玩。 Tips:当孩子要求你陪他玩时,不要责怪孩子们烦扰你,如果实在有事可以和孩子们解释清楚。 4、开展有益身心的亲子活动 父母要多陪孩子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散步、亲子体育游戏、外出郊游等,通过户外活动不但增加了生活情趣,而且通过多样化的娱乐活动释放了压力,同时也很好的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交流。 5、抽出固定的时间陪伴孩子 父母每天可固定一段时间来陪孩子,比如在孩子给你唱歌跳舞时,或者向你汇报学习成绩时,请放下手中的手机,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让孩子觉得你“爱手机多一点”。 活动结束后,父母和孩子一起讨论个人的观察和感受,利用这个时间段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内心想法,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关爱。 小编寄语: 父母们,孩子的身心健康比什么都来的重要,希望家长回到家后,能把不必要看手机的时间拿来多和孩子沟通与互动,而非仅仅是陪着。其实,面对面地交流,仍是人和人之间最有质感、最温暖的方式。
|
|
来自: 三雯鱼w1v0f15r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