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痛膏敷方

 过客bn2akq269w 2017-09-11


头痛膏、白乌膏、  贴头止痛膏、偏头痛膏、  蝎辛膏


白海棠

1.  头痛膏

【方剂来源】《山东中医杂志》

【适应病证】血管性头痛。

【药物组成】全蝎10克,川芎15克,细辛6

【配制方法】将以上药研极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将药粉用姜汁调成糊状。

【使用方法】将调成糊状的药膏,制成0.5厘米厚、0.5-1厘米大小敷于太阳穴、风池穴、合谷穴(双)上,用胶布固定,敷贴8 – 12小时取下,每日1次,6次为—疗程。

【典型病例】赵某,女。 52岁。1987915日就诊。两太阳穴跳痛,反复发作8年,加電3天。因情志不畅引起发作,伴心烦口苦失眠。曾做脑电图、脑血流图、颅脑超声波等检查无明显异常。经多方治疗未能根除。脉弦,舌苔较黄厚。诊为血管性头痛。辨证:肝阳化火,上扰于头。治宜平肝降火,熄风通络。给予头痛膏穴位贴敷,每日1次,3次头痛明显减轻,夜间睡眠佳,6次头痛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2.  白乌膏

【方剂来源】《新中医》

【适应病证】三叉神经痛。

【药物组成】生川乌15克,生草乌15克,白芷15克,黄丹100克,香油100克。

【配制方法】将上药用香油浸泡24小时,然后用文火煎药,炸焦去渣,在油中徐徐加入黄丹成膏状,再将药倒人冷水中浸24小时(去火毒)备用。

【使用方法】将膏剂杏核大加热后摊在纱布块上(依疼痛部位剪成圆形或长条)贴在患处,每5日换药1次。

【注意事项】发作频繁、疼痛剧烈者,可将前三昧中药加水200毫升煎成汤剂,煎取60 – 80毫升,盛瓶中,用纱布折叠数层,药汁浸泡湿敷患处,1-2天疼痛减轻后,继贴自乌膏。

【典型病例】李某,男,51岁。1974年秋后侧面部阵发性闪电样]9割似剧痛,经我,院门诊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经用维生素B12654 -2肌注,口服苯妥英钠及止痛镇静药等无效。曾到西安市某医院神经科作无水乙醇注射,稍有好转,一年后又复发,又去北京某医院手术治疗,一年后又复发。用白乌膏中前三昧中药煎汤剂湿敷2天痛减,后改用白乌膏外贴,一年余未复发。

【按语】膏中川乌、草乌有镇静镇痛和麻醉作用,白芷有止痛作用。通过香油的渗透对末梢神经麻醉而起到止痛效果。如痛止后遗有蚁行感,可在本膏中加入麝香少许再贴,即可消失。

 

3.  贴头止痛膏

【方剂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适应病证】风寒外袭,头络受之,头痛头晕。

【药物组成】荆芥穗7.5克,穿山甲4.5克,白芷7.5克,蝼蛄4.5克,干蝎3克(去毒),土鳖虫3克,牙皂4.5克,冰片0.9克(后兑),僵蚕3克,南薄荷1.5克。

【配制方法】上药除冰片外,共为极细面,兑人冰片,用蜂蜜调匀,摊于光布上。

【使用方法】贴于两太阳穴处。

注意事项孕妇禁贴。

【按语】此膏具有疏风、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据光绪30年前后《起居注》:头晕头痛为未戴小帽所致。可知其病头痛缘于风寒,故治疗除内服药外,亦贴此膏。光绪帝以“万乘之尊”竟于两太阳穴处外贴此膏,可见此膏实有止头痛之功效。惟方中甲介、虫类药颇多,尽管搜风力强,但对皮肤的刺激,不可不加防范。

 

4.  偏头痛膏

【方剂来源】《山东中医杂志》

【适应病证】偏头痛,其特点是:①反复发作头痛,每次发作的性质、过程相似,发作间歇期正常。②发作前后伴有或不伴有先兆症状,如眩晕、耳鸣、复视、共济失调、轻瘫等。③头痛大多位于额、颞、眼眶部,局限一侧,个别为两侧,呈搏动性痛或钻痛。④头痛发作持续4-12小时。辨证分2型:①风寒外感型,主症符合上述标准,伴恶风寒,遇风尤剧,常喜裹头,得温痛减,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②瘀血阻络型,主症符合上述标准,伴头痛屡发,痛有定处,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药物组成】

(1)  风寒外感型:细辛、附子、藁本、白芷、川芎各30克,丁香10克,皂角刺、延胡索、当归各20克。

(2)  瘀血阻络型:水蛭50克,桃仁30克,川芎、延胡索各20克,细辛10克,斑蝥10个。

【配制方法】将上述2型药物分别共研细末,混合均匀,贮瓶备用。

【使用方法】风寒外感型:选择风池、风府、头维、太阳等穴,以受风后疼痛较剧的部位为重点,取该型药末适量,用温姜汁调成膏糊状外敷取汗,每日1次,5天为1

瘀血阻络型:以疼痛部位为重点,取上述药末适量,用温酒调成膏糊状外敷,每日1次,7天为1疗程。

临床疗效共治疗40例,其中风寒外感型18例,瘀血阻络型23例。经1-2疗程治疗,治愈18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

【按语】“不通则痛”,故治疗偏头痛重在“通”。风寒外感者重在温通。方中重用细辛,以其发散风寒,温经通络,伍以性大热、走而不守之附子,其效更著。又兼川芎活血止痛,白芷祛风止痛,延胡索行气止痛,藁本除湿散寒,丁香辛温化浊,皂角刺豁痰除湿,风、寒、湿、浊皆除,脉络畅通,疼痛自除。方中用当归,意在养血活血,头痛日久,患者多伴有血虚之故。瘀血阻络者重在活血化瘀以通络止痛,水蛭之性最善破血逐瘀,斑蝥亦善攻毒逐瘀,配以桃仁、川芎活血此痛,延胡索理气止痛,少佐细辛温通经脉。血瘀消,经络通,头痛自止。

 

5.  蝎辛膏

【方剂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适应病证】神经性头痛。

【药物组成】全蝎、细辛各等份。

【配制方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使用方法】用时取上述药末适量,用温开水调成膏糊状,敷于两侧太阳穴处,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5天为1疗程。

【临床疗效】共治疗26例,经1个疗程治疗后,头痛完全缓解,停止发作20例;头痛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6例。随访1年无复发者16例,复发4例,继用本膏外敷仍可缓解。

【按语】神经性头痛为临床常见慢性病,西医学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部分患者西药治疗无效。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肝经风火,瘀血阻络所致。目前临床多采用中药内服,针灸等治疗,运用蝎辛膏外敷亦有较好的疗效。本膏中全蝎入肝经,有平肝搜风、通络止痛的功效;细辛含挥发油,味辛善走窜,且性主升浮,善去头面之风而止痛。在朱良春大师验方基础上加用细辛外敷太阳-穴,意在增强药物的辛窜渗透之力,从而增强祛风通络止痛作用。‘本法疗效可靠,简便易行,且无毒副作用,不失为治疗偏头痛的一个理想方法。





注:本文仅供参考,请在正规医师指导下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