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机智善辩在晏婴的一生中,他多次代表国君,或接待使者,或出使四方。在历次外交活动中,晏婴总是以机智的头脑,巧妙的辩才,出色地完成外交使命,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有一次,晏婴出使鲁国,鲁昭公问晏婴道:“我听说您的国君是一位没有德行的人,依您的才能,为什么要侍奉这样的君主呢?”晏婴听后起身退了退,庄重而恳切地回答:“按照我现在的才能事奉当今的齐王已经深感力不从心了,又怎么敢去选择国君呢?”晏子出,昭公对人说:“晏子,仁人也。” 晋平公要攻打齐国,派范昭使齐刺探情况,齐景公设宴招待他。酒喝到尽兴时,范昭故意挑衅试探,初让更换景公的备用酒器,次佯醉让奏周王之乐,晏婴识破了使者的阴谋,给以针锋相对、正言厉色的回击。“夫范昭之为人也,非陋而不知礼也,且欲试吾君道臣,故绝之。”结果“范昭归以报平公曰:‘齐未可伐也。臣欲试其君,而晏子识之,臣欲犯其礼,而太师知之。’仲尼闻之曰:‘夫不出于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可谓折冲矣!而太师其与焉’”。这样,晏子通过外交斗争的手段,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又避免了一场战争。 有一次,晏婴出使吴国,狂妄自大、骄傲蛮横的吴王自诩为“天子”。吩咐侍从官对晏婴说:“天子请见!”晏婴一听非常吃惊,随即意识到吴王这是有意蔑视齐国,于是装聋作哑,侍从官连喊三声不见回答,飞报吴王。吴王只好亲自出来接见晏婴。晏婴见吴王出来,便首先施礼,然后问吴王:“我是受齐王之命来贵国的,我是一个糊涂人,而糊涂人常常受骗。方才听侍从官高喊天子请见。您既然以天子自称,那我今天就是踏上天子之朝了。不过请允许我大胆问一句:原来的吴王现在该放在哪里?”吴王听后十分恼怒,但又无可奈何,只好改变了称呼,行了诸侯之礼。这样,晏婴以其刚正不阿的姿态和大智若愚的方式,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和国格,赢得了这次外交斗争的胜利。 晏婴为相时,曾出使过吴、鲁、宋、晋、楚等国。在出使楚国时,他的机智善辩及无畏精神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有一年,晏婴奉命出使楚国。当时,楚强齐弱,楚国对齐使便傲气冲天,加上楚王听说晏婴身材矮小,却闻名于诸侯,楚王想趁机羞辱晏婴以显示自己的威风。楚国群臣更是随声附和,为楚王出谋划策,定计等晏婴就范。晏婴穿着破旧的衣裳,驾着瘦马拉的车,来到郢都东门。郢都守门者没有给晏婴开大门,却指着刚刚打开的小侧门对晏婴说:“相国,依您的身材出入此门已绰绰有余,何必要开大门呢?”晏婴瞧着这个侧门,明白了这是楚国君臣在设法捉弄自己,便灵机一动,大声对守门者讲:“这是狗门,不是人出入之门,出使狗国,才从狗门进,出使到人国,当从大门进,请问这里是人国还是狗国?”晏婴一番话使守门者无言以对,只好让晏婴从大门入城。见到楚王后,楚王问晏婴:“齐国是不是没有人了?”晏婴从容答道:“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八千户人家,人们举起衣袖就能遮住太阳,挥洒汗水就如同下雨,大街上的人肩并肩,脚跟脚,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接着问:“既然如此,那又为什么派你来呢?”晏婴回答说:“齐国委派使者是因人而异,那些精明能干的使臣,就派他们到那些国君精明能干的国家去,那些愚笨无能的使臣,就派他们到国君愚笨无能的国家去。我在齐国最愚笨无能,因此就被派到您的国家来了。”楚王和群臣都叹服晏婴的机智善辩,但他们还不死心,还想找机会捉弄晏婴。 楚王设宴招待晏婴,酒至酣处,突然差役押着一个人从殿下经过。楚王装作非常生气的样子,斥责并询问这个人犯了什么罪。差役忙跪下回答说:“这个人犯了偷盗罪。”楚王又问:“这个小偷是哪国人?”差役回答:“是齐国人。”楚王听到这里,用眼睛斜视着晏婴狡黠地说道:“嗅,原来齐国人都是善于偷盗的。”晏婴放下酒杯,反唇相讥道:“大王,我听说,橘子这种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能结出橘子;如果把它栽到淮河以北,它就结出枳子。它们的叶子虽然十分相似,但是果实的味道却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淮河南北的水土不同。如今这个齐国人生长在齐国不偷盗,来到楚国却成了小偷,原来楚国的水土能使人成为盗贼。”晏婴的回答使楚王瞠目结舌,陷于尴尬之境。楚王心说诚服地对晏婴讲:“先生真是圣人,和圣人是不能开玩笑的,我真是自讨没趣。”晏婴在强大的楚国,受到楚国君臣的侮辱,但他能从容不迫,凭着自己的机智,给对方以有力的反击,从而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和自己的人格,更使自己名显诸侯。 晏婴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不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都取得了非凡的业绩。然而,晏子的一生,却是“以节俭力行重于齐”的。 |
|
来自: liuhuirong > 《春秋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