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 |“葵花牌”茅台酒的收藏价值

 一只蜗牛在寻找 2017-09-12



自1958年开始,出口外销茅台一直使用“飞天牌”(也被称为“飞仙牌”),但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因原商标“飞天牌”采用敦煌壁画的飞天图案,有“四旧”嫌疑被停用,经讨论取而代之的是有寓意多多葵花向太阳的“葵花牌”茅台。“葵花牌”是文革时期的特殊注册商标,大致从1967年开始使用。





结束



“葵花牌”面世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朵朵葵花向太阳”的红色寓意不太接受,以至于影响了出口销量,从1975年2月开始,“葵花牌”全面换标又重新改为“飞天牌”。“葵花牌”只存在了几年的时间,因此,存世量非常有限。





商标



“葵花牌”商标为内外两环,“葵芲”与“SUNFLOWER”分别居于两环之间上下方,葵花图案居内环中央。


“葵花牌”是文革时期的特殊注册商标,同时也见证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变革和全新价值观的变化。



特征




“文革”时期外销的“葵花牌”茅台酒都是乳白玻璃瓶,红色螺旋式瓶盖,外包红色胶帽。


此外,瓶口系有红色飘带,飘带上分别刺绣有“中國貴州茅台酒”。外包裹白棉纸,棉纸上印有红色的“中國貴州茅台酒”并加盖蓝色大写生产日期。



大叶葵花





“葵花牌”茅台的葵花商标也分两种,前期为“大叶图案”,正贴的汉字全部为繁体字,一般称之为大叶葵花,大叶葵花存在的时间非常短,大概只有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因此非常稀少。


由于大叶葵花未在海外注册,也未被长期使用,存续时间极短,普遍认为其并未正式上市,曾一度让人以为这种茅台只是传说,或干脆否定这段历史的真实性。


但在2012年西泠印社杭州春拍中,一位日本老人收藏的一瓶生产于1967年的“大叶葵花”茅台出现在了拍卖会上并引发强烈关注,最终该瓶酒拍出了50万元的高价。


这是“大叶葵花”首次在国内亮相,50万元的价格也创造了文革时期生产的单瓶茅台酒历史新高。


这瓶特殊的“大叶”葵花,因存续时间极短,存世量极为稀少,在茅台酒史上留下了惊鸿一瞥。它不但丰富了茅台收藏中处于特殊时期的一款罕见稀少的品种,成为时代写照的特殊注解。



小叶葵花



大叶葵花之后将葵花图案改小,称之为小叶葵花,正贴汉字全部改为简体,背贴汉字仍为繁体。小叶葵花的开始时间,为1969年前后,直到1975年,因此市面上常见的一般都是小叶葵花。



三大葵花





1975年,外销商标停用“葵花牌”恢复“飞天牌”,但是已经印刷完成的25.8万张“葵花牌”商标因此闲置。


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1978年,经有关部门同意,茅台酒厂将原先已印成的25.8万张“葵花牌”商标用于当年的内销包装。


此酒正标内容由“葵花牌”商标及中英文图案组成,无飘带,而酒瓶背面依然是“三大革命”背标,这款酒被藏界惯称为“三大革命葵花”或“三大葵花”。其外包白棉纸,酒质和同期的内销“三大革命”茅台酒无异。



投资价值




1特殊历史价值



“葵花牌”茅台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历史意义特殊,收藏纪念价值极大。



2存在时间短



“大叶葵花”只存在一年左右,“小叶葵花”只有8年左右时间,而“三大革命葵花”只存在了一年的时间,由于存续时间都不长,其收藏价值就更加显而易见。




3传统工艺



“葵花牌”茅台产于1967年—1975年,此时期茅台酒工艺传统,酒质优秀。



4存世量少



“葵花牌”茅台由于存续时间较短,因此存世量非常稀少,而且,当时用于外销,因此如今在市面上出现的都是从国外回流的珍品,数量就愈发稀少。而“三大革命葵花”只在1978年生产了25.8万瓶,经过这些年的消费,存世数量也已非常稀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