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图:孩子的9种情绪 文|明明 (id:haobm365) 01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可能某一天你突然发现,他不再是以前的乖宝宝了,他拒绝你的次数越来越多,还偏偏跟你对着干;又或许他还会惴惴不安地问你:“如果我不去幼儿园,是不是就不会有小红花了?”;情绪波动也越来越大,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了。 种种情况的出现,说明了一个问题:孩子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心智越来越成熟了。 立下我今天文章的主要观点:一个心智健康、高情商的孩子需要在经历不同情绪之后,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往往孩子的烦恼,艰难的经历、难过伤心等的负面情绪是培养孩子健康心智和高情商的最好方法。在建立孩子情绪管理的过程中,家长能做些什么? 02 我们说,情绪是天生的,而情绪管理是一种能力,是要后天培养的。 场景:有为妈妈给孩子吃饭,孩子不好好吃饭,要吃零食,妈妈肯定是不给的,结果,孩子就哭了。然后各位宝爸爸妈会怎么做呢? 孩子发脾气,每个大人的处理态度都是各不相同的,在心理学上叫“元情绪理念”。通俗讲就是父母对自我或其子女情绪行为的反应和处理态度。孩子发脾气了,大人是怎么做的? ▌一般来讲家长的处理方式有这4种情况 一、情绪摈除理论:(多数家长的做法) 家长见不得孩子哭,只要一有负面情绪,就会制止,并且带有攻击属性。
肯定有家长会说,不给点颜色看看,怎么能乖,再说,我用下来效果还是挺好的。但是,你造吗,孩子的情绪长期被压制,孩子做事情会变得畏畏缩缩,胆子会变得越来越小,长大得抑郁症的概率会很高。还有一种极端就是,长此以往,孩子疲掉了,大人的话也越来越没有效果。 二、情绪紊乱理论(不知道怎么办) 我之前就有碰到这样的家长,她苦恼的和我说,孩子哭的时候完全不知所措,甚至看着孩子哭,自己也会哭。关注明明讲故事的各位有这情况吗? 虽然说,比第一种限制孩子情绪的要好一些,但是,这种情况下,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不到任何的“情绪管理技能”,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会非常弱。 三、情绪不干涉理论(冷处理) 当孩子情绪来的时候,家长很平静,当做没发生,或者让孩子自己哭一会。冷处理的方法被很多家长所推崇,它能有效减少大人和孩子间的冲突。 我们教育实操工作者也常用这种方法,效果很好,让情绪宣泄出来,哭一会就好了,大一些的孩子基本上都能自我修复。我经常和家长们开玩笑的说,哭哭好,练肺活量,说的就是冷处理。 但我认为,如果长期这样,会让家长丧失处理情绪问题的主动性和能力,不作为,孩子的复杂情绪出现的时候,父母将无法应对。 四、情绪教导理论 这也是我今天文章中最推崇的,帮助孩子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1、帮助孩子理解情绪: 情绪是什么?孩子其实是很模糊的,他们能感知到各种情绪,但是无法表达出来(找不到相关的图片素材,自己写了一张) 这么多情绪,孩子都能感受到,但是说不出来,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只有和孩子经历过,并告诉孩子这是什么情绪,孩子才能理解。 之前,我讲过一个绘本故事《情绪小怪物》,讲的就是和孩子一起理解情绪的。 ▼点击下方图片,可以跳转收听 ▌绘本有很强的代入感,能让孩子轻松的认识情绪、产生很强的共鸣,提高孩子的情绪的管理能力,这周四(9月14日),我就要给大家推荐一套情绪绘本,一起期待吧。 2、孩子有消极情绪时: 父母要善于共情,对大多数父母来说,识别孩子的坏情绪不难,难的是体会孩子的情绪。多数情况下,孩子的情绪会被家长认为是无理取闹。 ▌实操:借助今天开场时,孩子不吃饭的场景,我们可以怎么和孩子共情。
如果孩子经常体验到你对她的共情她也会将这个技能运用到自己的人际交往中这会让她变得更善于交际。这个流程,我在实际教学过程和自己家城宝身上也都用过,效果还是不错滴。 03 ▌教会孩子自我调节 当然,不管是与孩子共情还是怎么,最终,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自我调节情绪。我常用的方法如下: 一、感受情绪 1、深呼吸:当感觉到情绪要上来的时候,告诉孩子要先深呼吸,感受平静。 2、独处:找安静,让孩子自己独自待一会。 二、表达情绪 1、情绪孔:和孩子一起找一个小孔,将自己不开心的事情全部说到这个洞里面去,或者情绪宣泄袋。(小时候对大树洞说悄悄话也是一个道理) 2、哭出来:告诉孩子,当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哭出来。 3、转移:唱歌、跳舞、敲鼓、丢球等,将情绪的能量转移掉。 4、找妈妈或者朋友聊天:这个很重要,有一个倾诉对象,能让孩子情绪很快得到释放。这个习惯,从小培养。 ▌明明有话说:唠叨了这么多,大家是否有收获?总之,几个大点大家要清楚:接纳和认可孩子的情绪,做到共情,让孩子认识什么是情绪,碰到情绪自己怎么做调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