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谁都遇到过挫折、经历过自我怀疑。但如果这种自我怀疑反到让你觉得自己压根就不该呆在现在的位置,还会时常害怕被别人揭穿自己是个“冒牌货”。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就要注意了:其实,你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差,你可能只是得了“冒牌者综合征”。 冒牌者综合征又叫作“冒名顶替现象”、“骗子综合征”,它的意思是,一个人无法从内心里接纳自己的成就,甚至是那些外界认可的成就。这个名词最早是在1978年被两位临床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主要用来解释出“成功人士”身上的独特现象。 其实,这里所说的“成功人士”的定义非常广泛,可能是成功的企业家、名牌大学的学生,甚至可能只是一个小比赛的获奖者。 当他们成功的时候,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成功只不过是碰巧、误会,总是担心有朝一日会被别人识破自己是个“骗子”,还会因为这种想法而感到惶恐、焦虑。而当他们失败的时候,就会认为是因为自己的性格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了失败,认为自己该负主要责任。 有冒牌者综合征的这些人,通常非常努力工作,因为他们想避免被人发现自己是个“冒牌货”;当努力工作带来更多的掌声时,又会让他们持续陷于恐惧的轮回中。 他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往往会很在意老师或者上级的想法,尤其是对自己的评价,甚至,有时不敢展示自己真实的想法,也不敢真实地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提出的问题可能会十分愚蠢,暴露了自己“真实的面貌”。 也许听上去很不可思议、很离奇,但事实上,这个综合征相当常见。一开始,“冒牌者综合征”的两位发现者以为,这个现象只发现在成功女性身上,但很快他们就发现,男性也同样受到这种子虚乌有的困扰,只是男性会更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感受。 有研究发现,70%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自我怀疑。就连伟大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表现出过这样的症状。作为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都感到自我怀疑,何况是普通人呢。 那么,“冒牌者综合征”是如何产生的? “冒牌者综合征”一般被认为是某种根深蒂固的人格特质,会受到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因素影响。 有研究发现,父母一辈,特别是父亲的照料方式会对人产生这种影响。在这种照料方式中,会出现过度表扬和过度忽视这两种极端的情况,而这两种情况下抚养出的孩子都可能有“冒牌者综合征”。 如果孩子从小被过度表扬,寄予很高的期望,他可能会害怕失败,在遇到困难时不愿意告诉父母,怕父母觉得自己不够完美;如果孩子的能力被忽视,在取得成就时也得不到夸奖,他同样可能认为,自己的成绩并不是自己能力的证明。 特别是在一些奖励和责罚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比如成绩好时拼命奖励,有过失时严厉责罚,两者不断交替的家庭中,孩子出现“冒牌者综合征”的几率特别高。 关于“冒牌者综合征”,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紧张、焦虑、低自尊、抑郁、羞耻感和自我怀疑,也会限制对新的经历进行探索的信心和勇气。而且,当他们失败的时候,会有极度挫败和孤独的体验。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症状,首先不要太过担心。冒牌者综合征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的重视,但它并不是一种精神疾病。不过,如果冒牌者综合征的症状已经影响到了你正常的工作生活,那就必须重视、积极调整自己了。 心理学家们建议说,想要减轻冒牌者综合征,最重要的就是要意识到,你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独。也许你身边的人也有同样的自我怀疑,只是大家都没有说而已。调整心情、客观的自我评价、成功后的自我鼓励和庆祝,都会让你的焦虑有所减少。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