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学与喜马拉雅研究讲座(6):蒙藏文化交流与蒙古的“五色” admin 发布于 2016-04-08 17:43:37 阅读次数 669 2013321102322827685.jpg 主讲人:乌云毕

 KOKOKOKO9 2017-09-13


2013321102322827685.jpg

主讲人:乌云毕力格 教授

主持人:王启龙教授

时间:2016年4月11日,上午10:00-12:00

地点: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崇鋈楼二层闻道堂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外藏学研究中心

 

Title of Lecture:On The Mongol's "Five Colours": in The Perspective of Mongol-Tibetan Cultural Exchange

Lecturer: Professor Uyunbilig

Host: Professor Wang Qilong

Time: 10:00

Date: 11thApr.,2016

Venue: Wendao Hall ,Chongyu Building , Yanta Campus

Hosted by: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verseas Tibetology Research Center

 

主讲人简介:

乌云毕力格教授,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执行院长、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清史研究所满文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蒙古史学会会长。

乌云毕力格教授,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人,早年求学于内蒙古大学,1984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1984-1987年间,师从著名蒙元史大家亦邻真教授研究蒙古史,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4-1998年间,在德国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研究所师从德国著名蒙古学家Michael Weiers攻读中亚语言文化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1994年2月至1998年10月在德国波恩大学任蒙古语讲师。2001年8月至9月,受到德国技术交流中心(DAAD)资助,在德国波恩大学访问研究。2002年11月至2004年11月,受到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的资助,在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访问研究。2009年2月至8月在日本地球环境学研究所担任客座教授,参加伊犁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项目。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任德国德国波恩大学东方学与亚洲研究学院蒙古学教授。2006年至今,任教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乌云毕力格教授主要从事蒙古史研究、中亚民族关系史研究、满蒙文档案文献研究和清史研究。1987年以来,用蒙、汉、德、英等文在国内外发表了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了《和硕特史略》、《Ueberlieferungsgeschichte des Berichtsueber den Feldzug des Kangxi-Kaisers gegenGaldan (1696-1697)》、《喀喇沁万户研究》、《〈阿萨喇克其史〉研究》等多部专著和《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内蒙古通史(第四卷)》、《蒙古史纲要》等多部合著。整理出版了《清内阁蒙古堂档》(合编)、《清朝前期理藩院题本》(合编)等大型满蒙文档案汇编,主编了《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丛书·蒙古学卷》等丛书。

乌云毕力格教授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多年,培养了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