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年规模最大的家具展开展,关于年轻化趋势,我们总结了15个看点

 昵称535749 2017-09-14
每年规模最大的家具展开展,关于年轻化趋势,我们总结了15个看点

设计

胡莹 胡晓琪昨天

独树一帜者并不多,大多数原创家具设计表现都很稳定——或者说,相似。

DOD 设计展,全称很长——中国国际设计师作品展示交易会(Design of Designer)——是 2012 年,运营近 20 年的中国国际家具展为了推广中国原创家具设计,专门设置的版块。

这个不太市场化的名字背后,是中国原创家具设计发展的缩影。

一方面,DOD 展为近些年成长起来的国内独立家具品牌和设计师提供了一个走向市场的渠道,另一方面也为普通消费者,尤其是快速成长起来的年轻消费群体,提供了一个了解国内原创家具品牌的平台。

2017 年,DOD 吸引超过 300 名设计师,200 余家设计品牌的参展,也创造了历届规模之最。它第一次迁至独立的世博展览馆。而在 DOD 展之外,留守在新国际博览中心的亦有 100 余家原创设计品牌,以及更多追求“出口导向,高端内销”的贸易型参展商。

我们选取原创设计这一维度,来观察这场每年国内规模最大的家具展会。你可以看到笨重的大公司试图用年轻子品牌寻找突破口,一些渐渐成熟起来的独立设计品牌也在探索更多元的设计语言。

大品牌往往在设计创新方面偏于保守

品牌设计馆和原创设计馆近几年一直人气高涨,其中不乏几家很有“网红”气质的展厅,比如素殻家居、曲美家居以及 U+。

像是素殻家居的展馆,几乎全天候处于限流状态,来来往往的观众出于好奇,也就跟着排起了长队;而走进曲美的展厅,更是很难找到一处落坐的位置,沙发、扶手椅、长凳甚至是床边,到处都坐满了人,询价、问材料,或者仅仅是坐上去感受一下、歇个脚。

如果不是业内人以及对这些品牌极度了解的消费者,你很难分辨出展出的作品中哪些是新品,或者今年的新系列与去年的旧作品有何区别,这些看上去构造稳固、触感细腻的实木家具,年复一年地在展览上出现,或是造型上的小突破,或是装饰细节上的小改进,都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曲美展馆

但从现场的观察和询问来看,这些品牌的目标受众多集中于偏成熟的、40 岁以上的,购买力水平较高的群体,比如曲美今年带来的新品,“凡希生活馆”系列,按照他们的介绍,面对的正是随着社会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注重生活质感的“轻奢一族”,愿意享受精巧的设计和高端舒适的质感。这些参观者在评价诸如曲美、U+以及素殻这样的品牌时,也多是形容其“大气”、“看着就上档次”、“品质感很好”。

但这些在我们看来在设计创新上偏于保守的大品牌,都是历年在展馆搭建上投入高达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元的公司,也都在消费市场上有着极高认可度。

以 2015 年在上交所成功上市的曲美为例,在今年一、二季度财报公布后,称其客单价和转化率都有了显著提升,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8.82 亿元,同比增长 29.73%,净利润同比增长也达到 45.6%。

漂亮的业绩或许可以解释这些大品牌在设计美学上的延续性和保守态度。如果它的主流消费人群对其产品有较高认可度和信赖感,他们则不必冒险去选择大刀阔斧的创新设计,来“讨好”并不具有较高购买力的年轻群体。

一个折衷的做法是,尝试推出一个年轻化子品牌

亿欧智库发布的“ 2010—2017 年家居建材消费者年龄分布”数据显示,2010 年时,27 岁及以下的消费者还不足 10%,而到了今年,27 岁及以下的消费者已占到全年龄段消费人群的近 40%。

主流消费群体逐渐向年轻化转移,而年轻消费群体对于家居品牌、风格、服务的需求也趋向多元化。但国内原创家具品牌的市场,前些年一直是被一批偏好于做大体量、“新中式”概念的大品牌把持着,多少 Moreless、平仄以及 U+等一批定调于“新中式”的品牌在 2008 年左右起步,之后传统家具公司如曲美、左右也开始推出“万物”系列、“乾坤”系列,中国家具界迎来一个现象级的变化,一些做过或没做过全屋套房产品的大品牌,几乎都跨界推出了基于自己理解的“新中式”家具。

这一波“新中式”热潮如今还在持续,但却与年轻的消费市场越来越脱节。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年轻一代的市场潜力,这个群体目前正赶上第一次购房置业的密集期,对于更灵活、实用的家具产品的需求正在持续释放。

于是子品牌成了实验“年轻化”的普遍做法。

成立于 2000 年的荣麟,早在 2007 年时就开始自主研发原创家具系列,陆续推出的“槟榔”、“京瓷”以及“梧桐”系列,基本都是围绕“新中式”的概念做的。

今年的展会上,荣麟家居推出的全新品牌“良辰”,找来了近两年在国内声名鹊起的独立设计师周宸宸合作,提出了“融东方,简设计”的概念。从产品上看,就像是为传统的消费人群推广简约概念的家具产品,虽然有北欧极简的痕迹,却缺乏活力。

创立于 2011 年的素元家具,从一开始便被划入了“新中式”范畴,相对于很多把产品本身“符号化”的新中式家具,素元的设计语言倒是没那么繁冗,也是根据现代人的使用习惯对中式家具进行了去风格化的重新设计。

此番来参展,素元带来了一个更年轻态的家具品牌“王里 牛勿”,切合当下年轻人的小户型需求,用更开放灵活的设计,让所有单品拥有随性组合的可能,大到收纳柜、电视柜、餐边柜,小至一个抽屉、板凳,都希望针对不同的户型和复杂的实用场景,用更灵活、实用的方式介入年轻人的生活。

“素元偏向于文化性,我们对于素元有一些寄托,试图通过这个品牌传达中国味道和东方气韵,包括办艺术展以及琴棋书画这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东西,这是素元一直在做的事,”素元创始人武巍告诉我们:“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群体是年轻人的群体,我们也喜欢,但在素元的品牌里做会有很多限制。”这是武巍决定推出“王里 牛勿”的出发点。

1/4

不只是这些做实木家具的传统品牌,就连成立于 2012 年的独立设计品牌本土创造,也在今年带来了新品牌“不造”,它是脱胎于本土创造“很美”系列的一个衍生品牌。

以做水泥制品而赢得差异化市场受众的本土创造,试图挖掘不同材质的独特肌理,制造成符合我们日常生活需求的产品,它的着力点更多是放在“材质”本身。

而“不造”展台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很美”系列聚焦于天然石材,但在研发设计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它背后的感觉适合支撑起一个品牌,所以就把它单拎出来做,让它不只是局限于做某一种材质,而是成为一个“精神”品牌,符合关注自我的新的年轻人群的需求,专注于更加细分的市场群体。

设计师新品牌,脱颖而出者仍是少数

今年的 DOD 展,除了 200 余家品牌或大或小的分布在伪装成街道模样的“ DOD 大道”旁,还引入了 18 家生活方式店铺,以快闪店的形式出现,强化街区概念。

比如以“惬意角落”为主题的湾里书香,将芮欧百货店内复合式开放体验空间微缩到了世博展览馆的展区;AND Coffee 、FRESHIGH 果汁店和 J-flower 花艺教室是以合作的形式,以“摩登 Station”主题,集合成一个概念生活方式店铺,用花卉艺术装扮街区休憩驿站,同时在现场提供手工调制咖啡、鲜榨果汁等等;衡山·和集也在展馆里搭建了“摩登星空”生活方式店,还在现场带来荷兰家居设计品牌 droog design 的作品;菠萝斑马家居指南的展位则是 ins 风,火烈鸟、铁架子、粉嫩的仙人掌。 

这些都是主办方的布展尝试,具体到每一个原创设计品牌,也有不同的打法。

比如失物招领,他们是 DOD 展上的常客,这次展出的新系列「#门边·絵日记」,包括了玄关柜、玄关凳、衣帽架、穿衣镜、挂钩等新作,都是围绕“出门前”的室内活动而展开,以此为灵感,他们在现场搭建出了“玄关”这个生活场景,并且辅以漫画形式的解读,也挺有趣。

但今年观展 DOD 的一个最明显的感受是,且不论水准如何,新鲜面孔的比例显著增多。但如果从品牌调性还是家具形式来看,你可能会陷入脸盲的困惑,新品牌数量在增加,但具有识别度、差异化风格设计的,仍是少数。

做原木家具,仍然是很多品牌的切入点。成立于七年前的木墨,是最早一批开始做原木家具的,最初是以淘宝店铺销售为主,主打简单、质朴的木质家居。发展至今,除了温州总部的设计中心,还在杭州和上海拥有两家家具展厅“新造”。

和其它的展位不同,木墨这次把整个“家”都搬到了展区来。据木墨的市场部负责人林晶晶介绍,他们用木头构建起了整个展厅结构,包括地板和墙壁,这些材料将在展会结束之后被回收利用。林晶晶希望,能让参展者从展厅开始认识品牌,“这和我们的品牌是一致的”。

但在 DOD 展走一圈,能看到很多与木墨相似的产品,另外一个品牌的不具名设计师这样评价,“这种在早期创建了风格的品牌,现在已经成了‘被失去风格者’ 。”

杭州设计师白尼是宠物家居品牌 HOOI 的创始人,她对实木家具的热潮有不一样的看法。之前在欧洲工作的经验让她发现,现在欧洲已经不那么追捧实木了,“你看 HAY,就有很多产品都是复合板材的”。在她看来,复合材料更稳定,不会变形,上了油毡面之后也很防水,其实性能更好。

但目前国内的消费者和厂商都还是很迷信实木,由于国内复合板材使用的胶水,仍然存在环保问题,才给人造成了不好的印象。“就算是实木,也不是说贵的就是好的。你看看胡桃木的价格都被炒成什么样了”,白尼说。

但在一众同质化实木品牌中,也不乏做出新意的。同样是以胡桃木和白项目为主打材质的新品牌十二时慢,创始团队是四个从广告行业跨界过来的新人,这个去年刚刚成立的品牌,不管是从审美语境出发,还是对于当下年轻人生活方式的体察,都有独到之处,这或许与他们的广告创意背景不无关系。

比如新品中一款多功能餐边柜,也可以是杂货柜和茶柜,折叠式拉门,节省了开门空间;大容量的搁板组合,也可依实际需求定制实用的收纳格局;帮助分门别类的多种隔断设计,也利于让收纳井然有序,底下还配有可抽取的防水绒布垫。

另有一款装饰大圆镜,可以置于浴室、走廊、玄关或是楼梯旁,用作装饰,左右移开镜子,里面的搁板还能放日用品、装饰品,一物多用。

而之前以 T 系列灯具收获众多关注的厦门独立设计品牌 WUU,带来了全新灯具系列行星 STARGAZER。它并不局限于照明功能,具有更强的空间氛围与装饰意味,就像行星反射阳光一样,主光源通过反光平面实现均匀的漫反射效果,试图营造更加诗意、静谧的氛围体验。

可见的一些新趋势都集中在材料的突破上

一向温润又有亲和力的吱音,这次的新作“生活家系列”,被很多人评价为“出乎意料”。大面积的金属和防水布料的使用,一改吱音的惯常做法。

比如将过去用于服饰的防水布料与桌面融合一体的“夏叶茶几”,无需桌布,桌面即可防水防污,在视觉与触觉上,质感也如面料般柔软亲和,茶几边缘布料向上折起时,可起围挡作用。而灵感源自芭蕉叶的“自在柜”,柜身是由一块通透的金属板折叠而成。“凡高梯架”则是实木和金属材质的结合,右侧悬挂着一面镜子,旋转调节即可照到不同高度,观看全身各处。

吱音创始人朱晖告诉我们,“生活家系列”是受到今年 5 月底刚刚开放的上海旗舰店“吱音生活馆”的启发,引发了他们对于公共空间家具的思考,想要做一些设计上的不同尝试,利用金属的耐用、轻薄感和色彩等特性,做一些不太局限于材料的实验,“以前可能在可以用木头也可以用金属的情况下就选择用木头了,这次放得更开一些,不太去纠结材质的选择,适合用金属的地方我们就用金属,不会考虑要不要用木头来替代。”

专注于木、竹、 陶瓷产品设计研发的杭州品牌本来设计,这次携纸品品牌“纸因你”前来参展,顾名思义,团队聚焦于纸这种有意思的材料。

在“纸因你”团队看来,纸有着独特的触感、透光性、色彩、肌理、造型重组等特性,“我们相信纸在印刷之外,通过设计,还将会有无限可能性,用途也会越来越广泛。”便签、胶带、折角挂历以及纸木台历都是初次面世的新品。

来自台湾的艾舍人设计(Xcellent Design)的灯具展台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走近细看时,才能发现它的不同之处,灯具都没有灯泡,全靠“玻璃”发光。

这种能够发光的玻璃叫做微曲镜平板灯,光源都被隐藏了起来。比起传统的灯泡,它没有聚光点,加入了创新的导光技术,灯光更柔和,还可以通过开关调整灯光的明暗程度,发光过程中也不会散热,最长可以使用 50 万个小时。

在这些对于各种常规材料的创新探索之外,我们观察到一个在很多品牌中都能看到的流行做法,就是不同材质的拼接。

前述提到的吱音就是一例,既有防水布与金属的组合,又有木头与金属的混搭。

而设计师袁媛创立的家居品牌如翌,以“艺术改变生活”为主题推出的 2017 新品中,很多单品也都有材质混搭的元素,比如大理石和木头结合的茶几、边几,皮料、胡桃木和亚克力材质结合的扶手椅等等,不同的材质,或硬或软,或冷或暖,用袁媛的话说,“都是为了给用户提供一种多样化的触感。”

而包括主打“东西合璧”风格的家具品牌 HC28、Limitless 以及 Mexarts 漾美等品牌,也都在玩材质拼接的概念。

Limitless 尼琪系列

独立家居品牌 DOOK 也是一例,专做未经处理的木质家具,和植鞣皮结合的款式。

它的创始人沈敏觉得,“新中式现在都泛滥了。前几年是全木家具,现在是木头里面加点别的材质”。他说他想试一试金属和皮革的结合,但没能找到合适的供应商,“都做的不太好,现在的技术可能还不太成熟。”

文内图片来源:WUU、吱音、如翌、素元、Limitless、现场拍摄,题图来自 WUU 及记者拍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