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书十四条

 白杨园书屋 2017-09-14
1、兵者诡道,善因事变。
《晋书·帝纪第一·宣帝》

【释义】用兵之道,崇尚诡诈,要擅于根据形势而有所变化。

【赏析】司马懿用兵,文懿向孙权求救。孙权出兵声援,对文懿说,司马公用兵如神、所向无敌,我很为你担心。司马懿并不迅速进攻,而是安营扎寨,与之相持。陈说,当年攻打上庸时,八部齐头并进,昼夜不息,结果斩了孟坚,现在天降大雨,正是好时机,我们怎么迟缓了。司马懿说,当年我们兵多粮少,必须速战,现在敌众我寡,敌人粮少而我们充足,最好等到他们支撑不下去时再进攻。

2、动人以行不以言,应天以实不以文,故我清静而人自正。
《晋书·帝纪第六·元帝》

【释义】用行动而不是言语来打动别人,用行动而不是说教来回应上天,因此我清静无为而百姓行为端正。

【赏析】愍帝驾崩后,群臣在江南拥立司马睿为帝。司马睿说,宗庙废绝的时候,群臣寄予厚望,不敢推辞,于是即位。不久下诏,劝勉百官效法古代治国者的“无为而治”,希望他们对百姓管理从宽,减少劳役,与民休息。汉初经由秦末农民起义的混乱局面,实行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元帝下诏,也想如此。

3、不忘故乡,仁也;不恋本土,达也。
《晋书·列传第三·王祥》

【释义】不忘记故乡的人是仁义之士,不留恋本土的人是旷达之人。

【赏析】王祥非常孝顺,曾在严冬为母亲卧冰求鱼,果然有鲤鱼跳入怀中。儿子烈、芬都早有好名声,王祥很疼爱他们,不幸他们同时亡故。死前烈表示愿回故土,芬表示愿葬京邑,王祥痛哭流涕地对二子做了上述评价。

4、自损者有余,自益者弥昏。《晋书·列传第八·文六王

【释义】自我贬损者做事有余力,自高自大者只会越发糊涂。

【赏析】齐王攸每次参议朝政,都悉心陈述自己的观点。任太子太傅时,献箴教诲太子弘道、储德,行王道来安定宗室,不要依靠施以恩惠。这句话劝太子不可自视过高,要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宗室是卫护国家的屏藩,要亲之信之来巩固统治;若是自高自大,轻慢宗室,必然带来灾难性后果。“自损者”怀有忧患意识,这是成功所必需的。

5、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晋书·列传第二十二·郤诜》

【释义】桂树林中的一根枝条,昆山上的一片碎玉。

【赏析】这是郤诜在晋武帝面前对自己的评价,他有举贤良、对策第一的自信,也有不怕忤逆皇帝的勇气。这句话说得很艺术,“一枝”和“片玉”确实是在夸奖自己,而且不无骄傲,但“桂林”和“昆山”却比附了晋朝人才济济的局面,武帝当然愿意听。有人因为郤诜口气大建议武帝免其职,武帝却说“不足怪”。

6、安上在于悦下,为己存乎利人。
《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机》

【释义】若想安于上位必须使下属高兴,若为自己考虑则必须先对他人有利。

【赏析】陆机提倡“分封建国”,但特别强调君主要处理好与宗室和臣属的关系。君主统治国家主要是借助于宗室和臣属的力量,与宗室相保,使国家固若磐石、坚如维城;对大臣设官分职,使各尽其力。君主和宗室、臣属是互相依存的,若想自己安乐,必须先使人安乐;若为自己考虑,则必须先为他人考虑。

7、高词迥映,如朗月之悬光;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
《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云》

【释义】高妙的言辞辉映很远,像明月清朗的光辉;深远的含义回环舒展,像秀丽的岩石重重叠叠垒积。

【赏析】陆机、陆云兄弟风骨清爽,神情俊迈,文藻富丽宏阔,言论慷慨激烈,是独步当时的名士。这句话高度评价了二人的才学,文字华丽优美,设喻生动,对仗工整,不逊二陆文章,达到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

8、正其末者端其本,善本后者慎其先。
《晋书·列传第二十五·潘岳》

【释义】想要端正末梢就要先端正根本,要想有好的结果必须谨慎行事。

【赏析】晋武帝曾亲自耕种,潘岳作赋赞美这件事,这句话即是说治理天下要先抓好农业。上层建筑要以经济为基础,国家安定、百姓生存以农业为基础,历代朝廷都把土地视为上天授权的象征。国家应该有足够的物资储备以应付可能发生的灾害,不能仅仅满足于当年粮食充足。如果朝臣不识农耕,百姓面有饥色,国家的根本也就动摇了。

9、不自贵于物而物宗焉,不自重于人而人敬焉。
《晋书·列传第二十五·潘岳》

【释义】不把自己看得更高才能驾驭外物,不把自己看得更重才会得到人们的敬仰。

【赏析】人只有对危险有足够的考虑,才能获得平安;对退守有充分认识,才能更易进取。这是因为他减少索取、虚怀若谷,能够承受更多,性情有了更大弹性。

10、飞龙御天,故资云雨之势;帝王兴运,必俟股肱之力。
《晋书·列传第三十五·王导》

【释义】飞龙遨游天空中是凭借云雨的气势;帝王要振兴国运,必须依靠良臣的辅佐。

【赏析】凡事众人齐心协力才能做得更好,治国兴邦更非一己之力所能实现。良臣思遇明主,明主更需良臣,二者合一才会有国家升平。王导历仕三朝,始终一心,诚为良臣;三帝推心置腹,委以重任,亦为明主。明帝称王为“仲父”是很适合的。

11、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晋书·列传第五十·王羲之》

【释义】乘着出游的兴致而来,兴尽就返回,何必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赏析】王子猷性情卓荦不羁,雅好修竹,居住处不能一日无竹。住在山阴时,一次夜雪初霁,月色清朗,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然忆起戴安道,便乘船去剡溪访戴。天亮到门前却径直返回,他的兴致只在途中。魏晋名士崇尚率性而为,不愿拘于礼教,这句话是这种精神最直接的反映。

12、从善如顺流,去恶如探汤。
《晋书·列传第五十七·凉武昭王李玄盛》

【释义】听从善意的劝谏顺畅如水流过,疾恶如仇态度严厉如水沸腾。

【赏析】李玄盛出兵攻打蒙逊,手令诫其诸子:说话要谨慎,不可轻易表现喜怒之情,不要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要广开言路,遇事多方咨询,合理采纳众人意见。这句话与其说是两个比喻,不如说是用了通感手法,愉快接受通水流欢畅,态度严厉通沸水高温。

13、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
《晋书·列传第六十二·文苑》

【释义】实施法令要有个渐进的过程,制定法则要有一定的标准,宠信别人也不要过分。

【赏析】伏滔认为古代君王治理国家遵从了这几点没有突兀之举,没有过分之举,合乎中庸之道,一切自然发展,国家得以稳固。虽然时代有盛有衰,但不会使国家灭亡,只不过是循环往复。教化风行于天下,社会向前发展就像沿着一定轨道,无声地运转。

14、谈虚语玄,不觉日之将夕;登涉山水,不知老之将至。
《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下》

【释义】谈论虚无玄妙之语,不觉天色已晚;登山临水以游乐,忘记了自己正在慢慢变老。

【赏析】苻朗性情宏达,神气爽迈,有操守,不慕荣华富贵。苻坚很赞赏他,他不得已出来做官,身为方伯,还像寒士一样耽玩经籍,手不释卷。这句话写出了他的性情,竟与江左名士遥相呼应,毫无二致。后归降晋朝,超然自得,志凌万物,所与交谈的人不过一两个,王忱去拜访,朗都不见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