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想写好作文,就看这七点!

 cjxzq 2017-09-14

孩子想写好作文,就看这七点!

如果说

作文是一棵高高的苹果树

字数就是多数孩子怎么也够不着的苹果

孩子想写好作文,就看这七点!

有家长给我们留言:孩子经常会因为字数要求,觉得作文很可怕——

“这题目怎么写到400字啊,开玩笑……”

“怎么还有那么多格子啊……”

因害怕而讨厌作文,作文成绩一直都上不去。

不!要!着!急!

孩子会下面这七点,你就再也不用担心啦~

1、写外貌不用“有”

你总会在孩子的作文里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

“小红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把“有”去掉:“小红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

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2、写说,不单只写“说”

你和孩子一起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直接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就好啦。

通过一定的训练,让孩子学会细节描写,而不是只会干巴巴地写出“某某说”。

3、写想,不出现“想”

“我心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手法已经被孩子们写烂掉了。

不然,该怎么写?

某学生写: “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让我们带回家写。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去掉“我心想”:“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让我们带回家写。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告诉孩子别为了凑字数而凑字数。

当然,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的感叹词。

4、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

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

不一定!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没有细节自然没有生动的好文章。

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

“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

学会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分分钟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5、遇到“很、非常”,要小心

看过无数学生习作,我们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了“很、非常”。

请你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些字眼?

比如写热,不写“很热”。

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

6、学会“解剖”动作

这又是一个解决抓破脑袋凑字数的妙招。

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解剖:“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一个动作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某学生描写打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的瞬间:“只见小明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解剖:小明是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的呢?

再加上联想: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

这是一些精彩的瞬间,让孩子试着进行“解剖”练习吧。

孩子想写好作文,就看这七点!

孩子想写好作文,就看这七点!

孩子想写好作文,就看这七点!

你也可以找自己喜欢的素材让孩子练习哦~

7

学习写短句

学了一段时间的写作之后,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

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

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以上的长句改成只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慢慢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了,会舒服很多。

某学生写草:“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

长变短:“草绿了,高了,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

是不是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

孩子想写好作文,就看这七点!

这七个技巧就是针对孩子写作的硬性技巧,家长可以在家里运用以上技巧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但是,昭文教育科技一直倡导的是“作文是在人文的土壤上生根发芽的”

孩子阅读的多了,并且做到有效阅读,学会思考,在写作时自然思如泉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