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丁芒先生的艺术光芒

 杏坛归客 2017-09-15

        



程菊仙

 

早在学生时代,我就从课本上欣赏到了丁芒先生优美的范文,后来在海内外诗文刊物上多次拜读、欣赏到先生大作,沐浴其艺术的光辉,漫步在其智慧的芳圃里,陶冶了情操,崇尚性灵,向往美的境界,对丁芒先生的诗词曲,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情真

 

“诗缘情而绮靡。”抒情是诗词的天职,诗词是人的感情最为称心如意的载体,没有情就没有诗词,诗词是真情的汩汩流淌,是灵魂之歌。

 

《由桂林来武夷》

喜将罗带三千尺,缚得桂林山水来。

一壑晴烟萦碧树,半峰雾雨润苍苔。

雄浑俊逸能相辅,心鹜神追方进才。

拭目武夷诗会上,每翻新意必惊雷。

 

诗缘情也,由情生发。起句想象丰富,用“罗带三千尺”,展现了非凡的气势,第二句“缚得桂林山水来”,即缚得桂林的山山水水。换句话说,我的到来是为了缚得这美丽的桂林山水。这浪漫的诗句给读者以豪雄、新奇之感。颔联写武夷风光宜晴宜雨,用语工丽。颈联自天然胜景中解得作诗三昧。尾联揭示主题。诗人新旧体兼善,能融现代意象于传统形式中,故其诗新警、奇崛。我们更能看出诗人善于融化古诗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提炼出新意境的深厚功力。

 

[双调·新时令]幽谷双清

觅清香,深山别有天。幽谷静,真淳出神仙。一样风流,恍然换了弦。蔚起红梅,兰条浮绿烟,苍苔醉欲眠。叮呤溪水语绵绵。轻音附壁悬,铁枝影破天。趣雅韵清,任谁也留连。口动、手颤,有诗涌笔尖。

 

这支曲由景即情,先景后情。“趣雅韵清,任谁也留连。口动、手颤,有诗涌笔尖。”情感的波澜,必然要冲开心灵的闸门,奔腾而泄。


船山先生在《姜斋诗话》中说:“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其论岑嘉州诗进一步说:“景中生情,情中生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此曲是此。


丁芒的诗,明快流畅,富有诗意。因为,这些诗作,不是“为文而造情”,而是“为情而造文”,是诗人感情的火焰燃烧到极点的结果,而且这种真情实感又是与其捕捉的形象较好地结合在一起的。

 

二、意美

 

高尔基在给谢·阿胡米英的信中说:“必须寻求还没有被人找到的新东西,新的字句、新的韵节、新的形象、新的画面。”因此诗词创作是一个不断求索的过程,通过求索摆脱别人的影子,找到自我,形成自己的诗风。丁诗之所以风格独特,五光十色,妙语连珠,离不开一个艰苦的求索过程。但不论艺术个性如何绚丽多彩,诗情的萌动、形成和再现,又是诗词创作中艺术个性的集中体现。如《咏冠州梨园观景楼四季景色》组诗:

 

几日晴阳雪已开,鲁西忽着白衣来。

琉璃光动三千树,风播梨香醉入怀。

 

林海掀涛沫乱飞,浮光闪眼正香肥。

三巡茶罢浇愁尽,满腹豪情载绿归。

 

一缕秋光一注金,枝头挂满响天铃。

碧波已老蝉声渺,八月梨园好听琴。

 

走虺奔蛇别样姿,堂堂列阵待春时。

冠州谁秉书天笔?捭阖纵横写劲枝。

 

“几日晴阳雪已开,鲁西忽着白衣来。”拟人手法,鲜明生动、富有个性的诗歌艺术形象,读者从中感觉一潇洒英俊的美的形象,向自己走来。旖旎的冠州特色,清新淳朴的梨园风光,构成了诗人四季画图,以其超逸的气魄,绝妙的手法,让读者陶醉其间,犹如身临其境,留连忘返。诗人以特定的地域为依托,深情地歌颂了冠州梨园秀丽景象。这些形象捕捉得恰到好处,其个性鲜明突出,可谓形神兼备。

 

[双调·鱼游春水]玉树河畔

马蹄儿停,人声儿轻,一泓儿玉水晶莹。暮色渐来涛渐隐,紫了心情。朝天一挥影,草原悄不惊。

 

[双调·春闺怨]青山碧翠

是水是山还是树?是花是叶是平芜?万般碧翠溶成雾,闻鹧鸪,笔下扶疏,饮醉春色反迷糊。

 

[双调·袄神急]红梅

格铮铮一副铁骨头,沉稳稳偏是生来瘦。钢筝铜瑟,却是个雕金琢玉手。春情酿得稠,高气凝心久。迎风雪,战寒流,何必相期三月三,早是一望红烟浮。

 

丁诗,是从心田里流出来的,畅通无阻,宛如一泻千里的大江。字里行间闪烁着美的旋律,美的光辉,耐人寻味。读着这清丽飘逸的组诗,让人如品甘醇。这组视觉意象,由诗的节奏、气势、旋律展示出来,唤起了人们的听觉意象,拔动心灵的琴弦。臻于王国维“专作情语而妙者”的艺境。诗人独具慧眼,往往能发“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全无”的饱蘸激情的议论,如“是水是山还是树?是花是叶是平芜?”而这些反问式的议论又大都是诗人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具有深刻的哲理的美。欣赏着这诗味浑厚的美丽诗句,使人倍感其艺术造诣,炉火纯青的境界,称先生一代大师、泰斗,言不为过。

三、境高

 

境高是诗词美学的基本范畴,也是诗词美学的艺术标准。丁诗在意境美的开拓上,独具匠心。坚实的生活基础,笃厚的精神内蕴,形成一个覆盖作品的抒情氛围,而这种气氛,又带有磅礴、雄壮的属性。行文疏荡,气势流动,境界高旷空灵。

 

胸罗四海气如山,壮岁风华指顾间。

两脚量天游万里,一肩载月度千关。

梦飞弹雨燃心热,神着刀光照胆寒。

阅尽沧桑人未老,丹忱似水自潺湲。

 

此诗气象恢弘,雄伟激昂。诗人早年投入革命,中年虽历尽坎坷,而豪情不减,风格豪放。中两联尤警拔。“弹雨燃心热”,非有战斗体验者不能语也。结句新奇、贴切,具有艺术感染力。

 

[忆江南·君山好]

君山好,雾散片云轻。万顷波光扶日起,一天风色透山明。湖上正秋晴。

 

意境雄阔,词语俊爽,“扶”字用得妙。

诗词中所展示的境界的壮大,总是与他高超俊拔,爽朗不群的个性相结合。壮大与崇高的结合,使得其作品更具有引人入胜的精神力量。

先生的自由曲也是多彩多姿,富有情趣,如听《天鹅湖》乐曲:一串串音符,一瓣瓣舞步,紫了夜色紫了书,眼前淌出一汪湖。又如《荷池茶座赏雨》:天外扑来一股风,水上跳出一朵红。翡翠正铮琮,珍珠滚成龙。荷池夏雨最动容。

 

[生活哲理]

密绿与疏红,互伴互补合一梦,生活方从容。枯枝与西风,相生相尅合一冬,春来更峥嵘。

 

“一串串音符,一瓣瓣舞步,”是写听觉。“紫了夜色紫了书,眼前淌出一汪湖。”是视觉。“天外扑来一股风”是感觉,“水上跳出一朵红。翡翠正铮琮,珍珠滚成龙。荷池夏雨最动容。”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你目不暇接。“密绿与疏红”造语新巧,清丽自然,让读者于欣赏中感觉诗人童心在跳跃……


境界是诗歌鉴赏的最高标准,诗歌的审美理想在于“意境美”,它是诗歌艺术的最高形式。有境界自成高格。


诗人气魄雄伟,胸襟开阔,善于触景生情,情深韵美,寄情闲雅,手法多样,感染力强,写景、抒情有机结合,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可见其功力何等深厚,无不闪耀着艺术光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