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国学经典:过犹不及 在地铁上,有个因一点小摩擦就挥舞拳头、骂骂咧咧的粗鲁家伙,小编的第一反应是敬而远之、赶紧走开;旁边那个一脸煞白、唯唯诺诺的家伙,人们对他除了同情之外,还有一份怒其不争的摇头和无奈……前者“过分”,后者“不及”,正如孔子所说:“过犹不及”。 既然两种方式都不可取,前者暴戾无底线,过了头;后者懦弱没原则、差火候,那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智慧的人呢?在这里《中庸》有一套很实用的心法和大家分享。 纵观《中庸》通篇就讲了一点:人们如何达到不偏不倚、中庸的最高境界,其核心在于“天地至诚”;其本质就是老百姓认识和处理外部世界的最高标准:致广大而至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下面分四点说明。 第一、“过”与“不及”是一种人生常态,和人的能力和功利心有关 《中庸》首言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智者的中庸之道难以实现,进而分析无法达到的主客观原因: 一方面是一般民众因为思想和能力所限,客观上无法达到中庸至圣的高境界;另一方面人们为了追求名利,好让“后世有述”、所以也“不甘遁世”,因此会刻意寻求标新立异,进而背离了中庸。 与此相对,《中庸》以古代先贤尧舜为例,说明他们在了解事物的两端之后、能取中庸而用于他人及日常生活的大智慧;颜回因内心纯正,也能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领悟和执行中庸之道。 尧舜 《中庸》之道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 国学 第二、智者的中庸实现路径:始于夫妇,达于天地 既然上面说了,相对于尧舜、颜回,一般老百姓很难达到中庸的至高境界,多数人事在“过与不及”的两种状态间徘徊,那么有没有成为一个智者的可能呢? 当然有,《中庸》强调人达到中庸最高境界时,可以昭著天地;同时难能可贵地指出:中庸是从普通人所知道的浅显道理开始的,只要不断地修身,就有可能达到中庸的最高境界。 这也是儒家经典的显著特点之一,即,始终以入世和处理现实的问题,作为其思考的出发点和实践的终极目标。 第三、智者内修的关键所在:至诚为物之终始 《中庸》的核心是天地至诚,那么智者首先要是一个诚者,也就是说智者不仅要自己成就自己,还要成就他人、成就外物,正所谓“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所谓唯天下至诚,终可以成天地之道。因为“至诚无息”,可以实现高明与博厚的境:高明配天、可以覆万物;博厚配地,可以载万物。也就是说,《中庸》将人性天赋的发挥、万物于化的赞助,归结于真诚的至高境界。由此,从至诚的人道,升华到万物生养的天道。 孔子独爱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至诚无息 / 国学 第四、中庸之道的应用与局限:受时代影响、不可避免的各安其位 同其他国学经典一样,《中庸》首先强调原有社会的等级及伦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和庸——不偏不易。于是,在《中庸》中,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乃至鬼神都各安其位,一切中庸皆以个人所处社会地位为准绳。这就会限制人的创造力,以及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是需要我们加以注意的地方。 而不论如何,从知仁勇的修身,到天下国家之九经,智者都是以中庸为最高境界。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上至舜、下至文王、武王,从治国到祭祀的各方面和层面也都体现了中庸的至高境界,即,天下至圣乃可以配天。 所以,《中庸》里不偏不倚、天地至诚、成己成人等思考方式,都是成为现代智者有效途径和方法,进而达到至诚无息、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的智者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