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心道长访谈录

 听息 2017-09-16
  无心道长访谈录

  无心道长简介:


 无心道长,又名如心,俗家姓吴,河南信阳人,全真龙门二十四代玄裔弟子。因常年住山,与世隔绝,四季单衣,不畏寒暑,多年来隐居终南深山,不食人间烟火,是目前丹道亲身实践之先行者,道长功力高深,学贯三教,乃当代道门俊杰,世外高人。

  访谈记录:

  1、 请问道长仙姓?哪里人?

  答:我俗家姓吴,河南信阳人。

  2、 请问道长何时开始修道?

  答:自幼就有神仙信仰,二零零七年正式入道。

  3、 请问道长为何入道,有目的吗?

  答:开始因母亲病重,无药可医,才发愿修行,为母亲解脱病苦;后感悟生死大事,随即访求大道,参悟性命之学。

  4、 道长之名以无心自号,请问可有深意?

  答:深意不敢当,只是时刻提醒自己,将有欲有求之人心扫除,既无人心,必见道心;另外世人只知我无心一名,却不知我还有如心的字号,呵呵。

  5、 那请问道长,如心何解?答:如心合起来就是饶恕的恕字,饶恕就是宽容,有容乃大,慈悲顿显。

  6、 请问道长师承何门?

  答:全真龙门,法脉诚字辈。

  7、 都说大隐入市,小隐入山,请问道长如何看待住山修炼?

  答:住山是因为看见自己的不足,自己没有功力抵御红尘世间的种种诱惑,又怎么敢大隐于市呢?住山是入门渐进的过程,通过隔绝俗物,断开声色困扰,人浮躁的心沉静下来好好专研丹经,明白道理,磨练心性,打下基础;今天入山好像是在逃避,但这个有目的的逃避是为了它日于闹市之中一尘不染打下基础。

  8、 久闻道长精通道德真经,请问道长如何解释“为学日进,为道日损”?

  答:求真理正见谓之学,去人心贪欲是谓之损。

  9、 请问如何理解和光同尘?

  答:和光大多解释为掩饰光芒,潜藏迹象;但我认为和光是人我同光,物我同光,光我同在。

  10、 请问什么是大小周天?

  答:周天一词道德、南华诸虽经都没提及,但却包含其中;小周天是人自身内在自然合一,大周天则是人与天地的自然合一。

  11、 请问道长何为玄关?

  答:在至虚静笃之后,万物并作之前。

  12、 听说道长经常数日不吃,或一餐十来碗米饭下肚,请问这与辟谷有关吗?

  答:是的,这也是住山修炼必备的功夫,但要说明的是这些是有方法和基础的,不是盲目的,一般人不要跟着模仿。

  13、 请问辟谷的好处是什么?

  答:一是清理肉体内的垃圾,二是让心性安宁。人体内的病毒和细菌生存也要的环境,也需要吸收营养物质才能活命,它们的食物来源是我们人的消化吸收提供的,实践证明,荤腥肉食中的动物蛋白是病毒细菌最佳的粮食,我们在辟谷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和细菌病毒做饥饿争夺战,谁的意志力坚强持久,谁就是赢家,当我们断绝食物或只吃素食的时候,就可大大改善体内的环境,就像大街上没有垃圾就很少蚊蝇一样,当我们辟谷后,体内的病毒细菌就会因为失去了生存环境和死亡,那么我们体内的垃圾也就干净了。当我们脏腑清爽,气血条畅之后,我们的贪求,自私,愤懑之心也就少了,心也就静了。

  14、 我看您们师徒在鹤鸣山这段日子,每天吃饭都不进油盐,就只吃米饭和柏树叶,为什么?

  答:弟子们修道时间不长,心灵和肉体还存在着大量的糟粕,不吃油盐是让他们学会淡泊五味,吃松针柏树叶是转化肠胃对其它食物接纳的适应性。因为我们住山是不动烟火的,平日就吃些山果,松子,树叶,草药等。

  15、 有好多人对您修道的经历和学识非常敬佩和赞赏,但我也听道不同的声音,他们说你这种练法类似自残的看法,请问道长怎么看?

  答:你说的那些情况我都知道,请你代为转达网友,我这里再次申明,我们师徒的修炼方法是特殊的,是不可以普及的,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练的。这里面有两个要求,一是要具备一定基础的人才能练,一是要按照特点的方法去行持。

  16、 什么事法力?如何获得?

  答:一是以戒行持是不二法门;二是当人的心性开明后,万般法力皆在其中。三是不可轻易显露,除非用在慈悲济世上面。四是有慈悲心的真正修行人即可得天人福报。

  17、 请问道长打坐有那些关键要领?

  答:历代祖师都说,打坐有两大难关,一是散漫关,一是昏沉关;散漫就是杂念纷纭,无法清净,昏沉是坠入顽空,呼呼大睡。降服这两个魔头就算过关了。

  18、 那如何过这两关呢?答:一是身心息三者合一就可制服散漫,二是发无上道心用一念灵光定住自己,昏沉关也不难打通。

  19、 道长如何理解胎息?

  答:炼丹最讲的就是风火二字,风就是呼吸,当呼吸深长细密,绵绵若存的时候,渐渐的鼻窍就关了,外呼吸停止后内呼吸就开启,那时候就用周身八万四千毛孔去呼出吸入,这就是胎息。古话说:“自心为息,息成胎就”。

  20、 这次和你交谈中,我发现你说的最多的关键字是“观”,道长能否单独说说这个字的意义?

  答:以灵灵不昧之心去关照大道本体,这便是修道的主题,从层次上讲,观是入手功夫,照才是觉悟超脱,我们道人住的地方叫什么?叫道观对吧?道观,观道,哈哈,一切皆其中了!
二零一一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于鹤鸣山三圣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