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禧得了一种病,无意间她知道有一种药能治,李莲英知道后吓一跳

 拼搏686 2017-09-16

清朝晚期,国家在一次次的动乱中国力日渐衰颓。几乎已经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然而,就在危急存亡之秋,大清的主子们依旧不思进取,还想着当年万国来朝的盛况。沉睡在过去是最可怕的,因为过去的辉煌会让人失去变革的动力。最关键的是,慈禧太后又把持了朝政,后宫擅权,皇帝势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清不可挽回的走上了下坡路。

在慈禧的管控下,大清对外的态度依旧蛮横自傲,他们虽然被迫打开了一点国门。但是,上到统治阶级,下到黎民百姓,基本上对于外面的世界几乎没有半点客观地认识。仅凭着少数几个知识分子在极力嘶喊,社会总发生不了大的变革。尤其是慈禧太后,她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却是大清国说一不二的实际统治者,她不肯认可洋人的先进,也不愿意和他们通商,更不愿意更改祖宗的制度。所以,大清只能一日不如一日的走下坡路。

众所周知,由于清政府不愿意和洋人通商,仅仅开放了少数几个口岸。所以,洋人大量的货物无法倾销,最终英国人用鸦片让中国彻底沉沦。起初,鸦片烟从海外流入闽广沿海,消费形式的改变最终使稀有的药品变成昂贵的奢侈品——烟,消费阶层也从上流社会转向一般富家子弟:“块土价值数万钱,终岁但供一口烟”。

从此以后,中国的街头大烟馆遍地开花,瘾君子一时之间成倍出现,中国人的体质迅速下降。这些情况清朝的君臣自然都看在眼里, 他们也明白鸦片绝对不能在中国继续流通。

所以,在皇帝和慈禧的支持下,禁烟活动正式开始。林则徐就是急先锋,深宫之中的慈禧虽然不曾吸食过鸦片,可她耳濡目染也知道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起初,慈禧对鸦片的态度深恶痛绝,宫墙之中更是严禁出现鸦片。咸丰是一个老烟鬼,虽然他老爹道光一直在禁烟,但是他就是抽,不管那个。结果,自己变成了短命鬼,只活到了31岁。

事实上,从臣子们雪花一般的奏折之中,慈禧早就对鸦片畏之如虎。早年,她对毒品的态度非常坚决,那就是严禁!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男人咸丰皇帝的死跟吸大烟就有很大的关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慈禧的身体慢慢出现了问题。六十岁以后,正式步入老年,她更是患上了痢疾。痢疾本来不是什么大病,只要坚持锻炼完全可以根治,甚至吃药也可以缓解。但是,对慈禧来说,这两种方法全都行不通。

第一,身为大清的女主人,她必须要顾及天家颜面,自然不可能去锻炼。

再者,慈禧虽然贵为太后,但身体素质实在不敢令人恭维,常年服药也给她的身体带来了不少隐患。

所以,慈禧的痢疾总是无法痊愈,一旦有什么吃的不舒服,她就犯病。古人经常看医书,很多人甚至还能够自己开药方。慈禧就经常看医书,有一天发突然翻到了医书上面治疗痢疾的记载。书上明明白白的写着:阿芙蓉可以治疗痢疾。慈禧大喜过望,同时不免对太医院的医生们异常愤怒,既然书上早就有治疗的方法,那为什么不早早上报?

慈禧叫来大太监李莲英,李莲英听说太后要服用阿芙蓉以后大惊失色,原来阿芙蓉便是鸦片的别称。医生们之所以不敢给慈禧开这个药,完全是害怕担责任。慈禧听说之后,沉默了片刻,然后问道,阿芙蓉究竟对痢疾有没有作用。

李莲英只得照实回答,阿芙蓉的确能够治疗痢疾。慈禧听到李莲英的回答以后大喜,命令立马给他送一份鸦片来。事实上,大清虽然明面上禁烟,可是朝中那些公卿老爷们大多数都是有大烟瘾的。所以说,想要弄一块鸦片实在不是什么难事。

李莲英害怕的是,这一块鸦片服用以后,恐怕从此太后也会变成瘾君子。所以,他准备给太后随便找一块纯度不是很好的鸦片。这样太后的差事办成了,也不至于让太后上瘾。但是,他自己也没有料到,鸦片恰恰不能纯度太高,如果纯度过高很容易死人,所以,新手服用最好是百分之六七十的纯度即可。

慈禧太后吸食鸦片以后,顿时感觉身体飘飘欲仙,并且痢疾大有好转,平日里身子各处的疼痛也大为缓解,身子突然轻松了好几倍。感受到鸦片的好处以后,慈禧竟然下令:从此之后,凡是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人,可以不用禁烟。

这对大清朝的禁烟运动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打击,从此以后,中国的大烟馆光明正大的开张,大清朝的老老少少们又一次开始了大烟馆吞云吐雾的舒泰日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