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郊竟然有一个免费的“小西藏”?!美成仙境,却被时光遗忘!

 金苹果6 2017-09-17

在北京,有这样一处被时光遗忘的地方

她,美的低调,美的沧桑

美的如诗如画,美的古色古香

秋风渐起,秋意渐浓

她的美,你是时候去看一看了



(摄影:空游无依)


不到长峪城,哪知景色如许

这座古韵浓重的民俗小村

可以堪称为北京的“世外桃源”

山水环绕,几户民居

只一条公路与外界相通

远离世俗的沾染,自成一方天地



长峪城村坐落在

海拔880余米的一座高山上

明代成村,距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

它西邻门头沟区和河北怀来县

北临延庆,为四地的交界

这里峰峦叠嶂,清幽静美,四季分明

被称为昌平“小西藏”



当你走进这处美丽的乡村时

仿佛穿越了时空般

瓮城、城墙、古屋、寺庙历历在目

饱经沧桑的古色古香气息扑面而来



村子被城墙分为新旧两个城池

旧城是石头城,新城是砖城

或残缺或完整的城墙环绕其中

远处云雾缭绕

看起来别有一番风韵



不是假日的时候

村中显得异常安静

只有鸡犬之声相闻

漫步在路上

偶尔能看见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门前

闲适的晒着太阳,唠着家常


(摄影:小黑)


小村虽不大,却花草遍地

这些花草在残破城墙的映衬下

倒显得有些空灵之美


(摄影:素心已闲)


一色青灰砖瓦民居里

花径未扫,蓬门或敞开或关闭

透过敞开的房门

能看见院内或繁花似锦,或五谷丰登



在新旧两座城池之间

还有一座古寺,名曰“永兴寺”

它是村内众多寺庙中最大的一座

也是独具特色的道庙合一建筑

寺内悬挂着一口明朝时期就铸起的古钟

每每被人敲起

悦耳的声音不断回荡在村落里、山谷中


(摄影:凡人傅申)


寺外还有一棵至少有百年历史的榆树

茂密的树干和参天的枝杈

仿佛记录着历史的年轮


(摄影:earl)


而在村北面黄土西岭

海拔1400多米的山梁上

还有座2300多年前建造的燕长城



野长城蜿蜒盘旋,宏伟壮观

周围层层叠叠的山峰

茂密的植被、绚烂的山坡

绝对是在山外看不到的美景


(摄影:earl)


要说北京的长城也不少

像是司马台长城、八达岭长城

居庸关长城、慕田峪长城等等

不过要问起北京最高的长城

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

其实,答案就是长峪城村附近的野长城

它不仅是北京最高的长城

同时也是最古老的长城



此外,在这里还能看见北京境内

唯一的一座圆形敌楼

当地人称圆楼



其实,长峪城村的美景不止于此

随着长峪城段登山步道于7月份正式开放迎客

你不知道的长峪城山水美景

将一览无余,一一呈现



步道是条环形路线

自黄土洼路口始

长峪城村—长峪城水库—黄花坡景区

然后再经长峪城水库回到长峪城村



踩着木栈道

沿途你会看到碧绿清澈的水库

清冽甘甜的山泉,层层叠叠的远山

茂密的树林和鲜艳的山花

可谓是三步一小景,五步一大景



景区内基础设施很完善

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木亭

亭内设有木椅,亭旁还建有

卫生间、垃圾桶、标识标牌、报警点等

在亭内远眺,望着远处层峦叠嶂的山峰

自有一种天高地阔任我驰骋之感



步道最远端为黄花坡景区

海拔1400余米,属昌平最高峰

站在黄花坡的烽火台上极目远眺

可以看到如巨龙盘踞的长城

云雾缭绕的群山

和如碧似玉的水库在层叠的群峰间闪着光波



边游边玩之后,想必你已经饥肠辘辘

此时不妨到村里饱餐一顿

这里的猪蹄宴、铁锅炖鱼、农家菜等美食

都非常有特色

尤其是猪蹄宴

肉皮炖的软糯却又非常有劲道

简直让食客唇齿留香,流连忘返



品尝了特色美食,不妨再来欣赏一段社戏

长峪城自古就有唱社戏的传统

自明代成村,已唱了近600年

而所谓的社戏,最早就是河北梆子,

经过数百年的演变,

又有了长峪城村特有的唱腔曲味



社戏皆由村民自导自演

演出地点就定在永兴寺的戏台上

每当演出之时

附近乡里乡亲就会前呼后拥结伴而来

热闹非常



时光静静的流淌

这座围城却总是那么的清幽和静谧

道不尽的悠悠古韵

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

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

都会让人情不自禁的爱上她


(摄影:空游无依)


门票:免费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

交通:乘坐地铁昌平线到昌平站下车A西北口出,步行至鼓楼西街换乘昌33路到长峪城站下车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那些“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一座座古村落

用独有的历史积淀和淳朴气质

在另一个角度诠释着京郊之美

让人忍不住抛开一切纷繁叨扰

想来此穿越前世今生……


苇子水村


(摄影:走在路上)


古村已有近600多年的悠久历史

这里四面环山,九龙八岔

古建民居,依山而建

走进村子里,放眼望去

老屋、水道、石桥、古树

处处是沧桑,满眼皆古朴



这里的人们生活宁静、平和、安详、自然

桥头打牌的大爷,坐在碾子上聊天的大妈

都在彰显着古村的与世无争

金秋时节,果树上都挂满了柿子、山楂

那丰收的景象

让人恍惚中感觉像是来到了“世外桃源”般


(摄影:走在路上)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

交通在地铁苹果园站乘坐M19路到苇子水站下车



水峪村


水峪村是一个很古老的村落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

古民居建筑依山而建,呈八卦形排列

一条S型由青石砌成的古道贯穿全村

其中,有10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

保留得非常完整

它们历经了沧桑

尽管默默无语,却是一个时代的灵魂



村子里有三绝:

古宅、古碾、古中幡

在村中摆放的128座石碾

曾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而远近闻名的“水峪中幡”、“大鼓会”

也是出于此地



门票20元(参考)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南窑乡

交通在六里桥北里乘坐901路公交车到阎村站下车,换乘房13路或833路到化工厂路口站下车



花园村



花园村位于雾灵山脚下,安达木河上游

西临古北口、司马台长城、云岫谷、雾灵湖

东与河北省兴隆、滦平、承德三市接壤

号称“一鸡鸣四县”

这里还是北京市最早见到阳光的地方

有“北京第一缕阳光”之称



因在雾灵山脚下,地处军事要塞

是兵家必争之地

因此,逢有险峻山峰之处

均可见到长城、烽火台、古城墙

它们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

即使残破,却依旧气势磅礴

观奇长城,迎第一缕阳光

北京东后花园仙境,有你想不到的美


(摄影:丁帮学)


地址北京市密云区新城子镇

交通在东直门乘坐980路公交车到密云果园小区站下车,步行至密云果园换乘密52路到花园站下车



柏峪村



柏峪村是由明代驻守天津关将士后裔组成的

是斋堂最偏远的山村

村里至今还保留着古代军队的一些习俗

是典型的军户村

而柏峪文化则由多方汇聚

几经沉淀而成的多元文化

其中,戏剧文化、影壁文化、饮食文化

最具特色,名传遐迩



黄草梁是京西名山

梁表广袤、坡度舒缓、草木繁茂、炊野无垠

登上梁顶,极目远眺

纵有身临仙境,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叹日:历遍名胜千百家,未到柏峪乃缺憾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

交通在地铁苹果园站乘坐892路公交车到斋堂站下车,换乘M15路到爨底下村站下车,然后步行前往



双石头村



该村正如其名,简直就是石头的天地

石山上遍布着奇形怪状的巨石,极具特色

这里也正如歌中唱到那般:

石碾、石臼、石头墙

石头顶上盖间房

石开山门迎远客,石头屋里娶新娘



来这里访古探幽最好不过

村中蜿蜒的石板小路已被岁月打磨的非常光亮

山地石墙的四合院高低错落

院落虽袖珍,却五脏俱全

漫步在古道中

满满的都是时代沧桑之感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

交通在地铁苹果园站乘坐892路公交车到斋堂站下车,换乘M15路到双石头站下车



黄岭西村



黄岭西曾名黄龙西

已有500年的建村历史

全村整体布局成“人”字结构

这里四面环绕青山,自然幽静

村落周围有“一亩十三堰”的梯田

和“九龙朝一凤”的山水

以及空山、燕窝石塘等地质奇观



黄岭西有着大片相连的

灰瓦屋顶的三合院、四合院

院内外保存有影壁墙、翅尾脊

精美的砖雕、石雕、石鼓、石礅

构成了一幅幅山村民居图画

同时,也显示出了小村庄的安详、静谧

颇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

交通在地铁苹果园站乘坐892路公交车到斋堂站下车,换乘M15路到青龙涧站下车



爨底下村



曾经的她,“养在深闺人不识”

如今的她,频频受到影视导演的青睐

她被称为是“京西的布达拉宫”

更是一颗中国古典建筑瑰宝的明珠

保存比较完好的古代建筑群

依山而建,层层升高

高低错落、线条清新,幽雅漂亮



这里既有江南水乡阁楼的风韵

又有北方高宅大院的恢弘

胡同宁静而幽长,院内干净而温馨

再衬上青山翠谷,丽日薄云

远离喧嚣的市井,避却帝都的荣华

好一处偷闲静心之处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

交通在地铁苹果园站乘坐892路公交车到斋堂站下车,换乘M15路到爨底下村口站下车

PS柏峪村、双石头村、黄岭西村、爨底下村同属于爨柏景区,景区门票为:35元




整理/安筱七   美编/丁云丽

大家都在看

▶️有个假一年能休二三十天,但很多人却从没休过…


▶️周日有交通管制!这些地方,这个时间段,千万别去!小心堵在路上走不了!


▶️再过两周 !北京将成为全中国最惊艳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