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进行时(0055)不可收场 /救火队员

 金色年华554 2017-09-17



4.不可收场

全师雄,成都人,在后蜀曾担任文州刺史。

全先生搅进这淌浑水,纯属巧合。

蜀兵叛乱的时候,全师雄作为后蜀旧官僚,奉命带着全家老小一起赶往开封,此时正好路过绵州。

全师雄曾在军中任职过,而且有点威信(尝为蜀将,有威惠),在蜀兵眼中,他是个合适人选(其实也没太大选择余地)。

全师雄一开始是没兴趣接受这份新工作的,凭着以前的官职级别,他完全可以在宋朝再捞个小职位,就算没有昔日风光,混个小康绝对没问题,完全没必要冒险参与造反。

一看乱兵想推举他做统帅,全师雄立刻做出了准确判断——果断跑路。他连家属也顾不上了,一个人狂奔不止,溜进一间民房里,躲了起来。


蜀兵好不容易物色到一个人,怎肯轻易放过,饶有兴趣地和全大人展开了躲猫猫比赛。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终于把全师雄从民房里拉了出来,强行摁在了帅椅上。

其实,直到此时,全师雄还只是被赶鸭子上架,并没有完全下定决心。

偏巧,王全斌又出招了,昏招。

听说蜀兵叛乱,王全斌派部将米光绪前去安抚。

米大人显然是在蜀军面前作威作福惯了,角色一时没转过来,把王全斌交代的任务当成了又一次发财的机会。他一路小跑赶到绵州后,不但没怎么“安抚”,还把全师雄的家财全部没收,把他的女儿纳为小妾,更令人发指的是,竟然诛杀了全师雄的全部亲属。

可怜的王全斌,明明派人去扑一桶水,结果却洒了一桶油,大火冲天而起。


本来还在摇摆的全师雄终于十分愤怒(师雄怒,不复有归志),决定率领蜀兵发动叛乱。

全师雄率军向南挺近,很快占领了成都附近的大片领土,周边州县的军民因为长期受宋军欺压,也纷纷起兵响应。

取得了一定的基础后,全师雄设置了指挥机构,委任了官吏,自称“兴蜀大王”,军队号称“兴国军”,一时间人数达到十几万,开始死心塌地与宋朝对抗。

宋军开始为自己的高傲买单,他们不得不再次跨上战马去讨伐蜀军。来到战场,他们惊讶地发现,此时的蜀军再也不是温顺的绵羊。蜀军将怨愤和求生的本能转换成了巨大的战斗力,连续打退宋军的进攻。

短短几日之内,邛州、眉州、果州等十七个州都跟随全师雄发动叛乱,甚至一些顽劣的宋军兵痞也趁机占据州县投敌,企图浑水摸鱼。

王全斌所在的成都处于四面包围之中,成了一座孤城。

5.救火队员

蜀地发生叛乱的消息传到开封,赵匡胤极为震怒,亲自下令处置了几个为非作歹的典型,同时派人察访宋军将领在蜀地进行的不法事迹,准备严肃加以整顿。

愤怒归愤怒,整顿归整顿,可蜀地的叛乱之火已经点燃,靠道个歉、处理几个人是糊弄不过去的,当务之急还是要迅速扑灭火苗。

为了迅速灭火,赵匡胤关键时刻依靠了三个人。

两个老实人和一个奇才。

第一个是曹彬。

曹彬确实是个老实人。在这次出征后蜀的宋军将领中,他算是一个异类,别人都在敛财享受,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朴实、严谨的作风,除了书籍,没趁机捞一分钱财。


军队所到之处,曹彬都严格约束部下,对后蜀军民采取怀柔政策,大家也很信服他(独申令戢下,所至悦服)。进入成都后曹彬看见宋军越来越不像话,还曾劝王全斌赶紧搬师回去,只可惜他的建议没被采纳。

由于曹彬管束严格,东路军的军纪相对较好。当全师雄率兵进攻成都的时候,刘廷让、曹彬所率的东路军果断出击,在成都郊外的新繁击退全师雄军,解了燃眉之急。

因为表现突出,曹彬在回朝后得到了赵匡胤的赞许:“清廉畏谨,不负陛下任使者,惟曹彬一人耳。”

此后,曹彬升任宣徽南院使、义成节度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当然,一长串官职不仅仅代表赏赐和荣宠。

在赵匡胤的心目中,他将成为下一次征伐的主帅。

第二个老实人,吕余庆。

吕余庆,幽州安次人,原名叫吕胤,赵匡胤称帝后,因避讳而改名。

吕余庆也是赵匡胤的幕僚,而且进入幕府的时间最早,但他为人十分谦让踏实,从不摆老资格。眼看着赵普、李处耘等后来者比自己先爬上了高位,却也不急不争。

由于性格稳重,吕余庆一直被分配干些后方行政工作。讨伐李筠的时候,他被安排留守开封。平定南平、湖南后,他被委派去管理刚刚占领的潭州、江陵府,负责维护新占领区的稳定。

总之,吃香喝辣轮不到,扫地擦桌他有份,确实是个厚道人。

乾德三年二月,宋军刚占领后蜀,吕余庆奉命前去管理成都。当时王全斌只管军队,不管行政,成都城内盗贼四起,乱兵横行,吕余庆用出色的政务才干稳定了局势,使成都这块核心地区重新恢复了安定,为后来的平叛保留了一丝元气。

谈到吕余庆,我再把上面提到的那副春联说一下。

受时代局限性,古人经常会把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联系起来,当作上天预言。这类东西,现在看来,也就当个笑话。

但那副题为“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春联,实在是相当邪门。孟昶写了个“新年纳余庆”,成都就真来了个“吕余庆”;写了句“佳节号长春”,恰巧赵匡胤的生日就叫“长春节”。如此巧合,不迷信一下都说不过去,也难怪民间都把这幅春联当成了后蜀亡国的预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