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起源于何时何地,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在中国5千年历史长河中,可以说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记载。它不像我们所熟知的中草药或者像西方的解剖学那样都有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以及有个比较完善的发展历程。我们知道谈到中草药时,我们都能说说它的历史发展过程或者相关的有历史记载的事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如在面对后世时,我们会告诉他们:中国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相传啊,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神农被尊为“药皇”。在秦汉时期,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逐渐为内陆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人们的药材知识。《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这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了。当时在公元三世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深入钻研《素问》、《针经》(也就是现在的《灵枢》)、《难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西晋医家皇甫谧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的基本内容,进行重新归类编排,撰成《针灸甲乙经》等等。类似于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但是转过头说说《内经》中运用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理论——经络学说。不论历史还是当下,都没有对于经络发展历史的相关记载。我们所知晓的都是经络成熟后被后世运用的典故。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来看“经络”,就像是一个外来之物一样,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 查阅各种历史资料,翻遍各朝各代的古墓,对于经络发展的记载没有一点相关讯息。如今我们有的只是一些猜想和一些比较靠谱的推理。 “经络”的推想据《内经》中的记载我们知道,经络学说是从远古时代留传下来的,《黄帝内经·素问经》中说,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这些全都是人所共知,医生所遵循使用的。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在成书之前,经络早已是古代医家必晓之理。并且还道出了,古人都知道“经络”是什么,就像人们对手脚与胳膊腿的了解一样,用不着多作解释了。 所以说“经络”的发展要比《内经》的成书年代要早。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在宋代以前,就把《黄帝内经》对经络实质的完整解释逐渐遗失了。这遗失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具体可以看之前的文章(探秘《黄帝内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在明代医学大家李时珍先生《奇经八脉考》中指出:阴经阳经相互贯通,如圆环一样没有开端,没有终止。其流溢之气,进入奇经,相互灌溉,在内温煦脏腑,在外滋润腠理。奇经统共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故称之为奇经。 这段话可以说是最早记载了有关“经络”独特的看法,李时珍先生回答了什么是“奇经八脉”,也回答了“内景隧道,惟反观者能照察之”。只可惜并没有说清楚“唯返观者能照察之”的具体原由。 所以关于经络起源与形成的争鸣与反思经络是如何起源与形成的,依据现存的医史资料尚难以确考,不少学者都曾对其进行过大量的探索和研究,试图获得明确的解答。但迄今为止,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 目前我们所能做的唯有猜想推测,收集了一些当下比较主流的几个观点: 1、“点”构成“线”这种说法是以穴位为基础,慢慢推演到经络而发展起来的,古人先是在生产劳动中意外发现了撞击身体的某个部位能缓解病痛,慢慢就产生了穴位一说,在由穴位的扩充,发展到了由穴位构成的经络等。这一观点在当下也是比较有影响力的,目前的《中国医学史》《经络学》教材和专著已大都采纳其说。 2、“线”开拓出“点”这一观点源于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的研究,这两部先于《内经》的文献,论述经脉均有脉无穴,且十一脉彼此孤立,不成网络,与《内经》有关经络的论述有着显著的不同。基于此,孟昭威的《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及其展望》中提出了“由感传现象开始,遂渐发展到穴位”,即先有感传线路,后有穴位的由线到点的观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以上两点,其实,如果我们承认针灸术是经络产生的重要理论先导,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经”和“穴”是同时交叉发现的。但是经和穴却是谁也离不开谁的,比如你刺激到了穴位就会发生循经感传现象,当出现此现象了,也就会超越穴位得界限。所以可以理解经和穴的先后问题,就好比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只能说是有的“经”是在发现了大量的穴位后认识到了经络,而有的穴位是在已知的经络之上得知的。单单凭其中一个是不可能建立完整的经络学说的。我们可以说:“点构成线和线开拓出点”,都是经络的起源之一。(个人想法) 3、血管的发现根据刊登在《上海中医药杂志》上毛良的文章《我对经络及其学说起源的看法》一文中说,“根据“帛书经脉”和《内经》有关经络的记载中有“血”及“脉”等字眼,提出了经络始自古人对血管认识的新观点。认为经络的起源来自于古人在解剖生理学上对于有形的血、脉和心的认识。我国古代很早就开始进行“割皮解肌,决脉结筋”、“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实践。同时又根据两部《灸经》中对于十一脉及其循行途径、所属病证的提出和描述,是起源于古人对于血、脉与心的解剖生理学以及“寒、脉、痛、灸”的病因病理及治疗学的粗浅认识,否定了上面的两个观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帛书经脉”虽无“经络”字样,但一直都有“脉”的概念。其关于脉的运动路径也与现代解剖学中的血管大致相同。《内经》也有关于经络的描述,而且其中有的显然就是指血管。 如《灵枢·动输》:“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再比如《素问》中提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血。”这些似乎昭示经络最初是根据血管的形态、运行及功能而提出的。 但是在科技还没开始的时代,人们对于解剖的手段是十分粗陋的,不可能具体到分布在经脉上的每条血管。所以当时就发现经络循行同血管分布虽有一致的地方,但绝大多数不一致;经络起止点不是血管起止点;经络循行的许多交会处,解剖学上并未发现该处血管有特殊的分支或汇聚现象。因此,我们只能说解剖实践发现的脉管系统,可能是经络起源的因素之一,但可以肯定经络不单单是借此而建立的。 4、气功发现“经络”刊登在《中国针灸》中刘精微的文章《经络学说的起源及经络实质之我见》认为经络起源于古代延年益寿的气功。 主要观点是:“先人们为了祛病延年,一定会向往或追求“恬淡虚无”和“精神内守”,很可能在“静中”迈进了“气功”的门槛。在气功练习中,通过意念的贯注,使其气运转于任、督二脉,调整呼吸,凝心一志,则气合全身,在练功时,使真气有规律地在任、督二脉中循行,相互贯注如环无端地运行,这就是经络的起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就是说经络是在气功状态下的“返观”、“照察”而发现的。对于这种观点,对于外界来说是反响最大的,根据近几年思维科学的发展,“反观”被认为是在打坐入静沉思的状态下的一种自我认识自身生命运动的观察活动。但是有人说此方法的认知活动是有违背实践的“唯心主义”。即便这样这种认知活动在数千年的人类实践活动中已得到充分证实。比如,在(探秘《黄帝内经》中说到的“循经感传现象”)研究者在研究这个现象的时候,需要借助于被调查的人,也就是一些经络敏感人,这类人群并不多见,在一千个人中也就只有一两个人才会有循经感传的现象,经络敏感人在被刺激了一个穴位点后,穴位所对应的整条经络线会感觉到酸胀麻,而且像气的流动一样,从经络起始点一直蔓延到末点。因此推测古人在“恬淡虚无,独立守神”中发现了经络,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无稽之谈。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经络体内循行路线及部分体表循行路线的描绘,有着不可替代的启示。(可惜当代没有任何一位大师可以进入到这种境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史料的匮乏和缺失,对经络起源及其理论构建过程中的具体历史事件和认识的具体过程,我们今天已难以追溯和再现。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运用好前人给我留下的瑰宝,好好利用它,造福我们的下一代。我想只有通过它造福了我们,才能在这其中得以受到启发,也许答案已经出现,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关注到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