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蒿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青蒿素原植物)
黄花蒿(学名:Artemisia annua Linn. ),别名青蒿,是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单生,茎高100-200cm,多分枝,叶纸质,头状花序球形,多数,总苞片3-4层,花深黄色,两性花10-30朵,瘦果小,椭圆状卵形,略扁。花果期8-11月。 一年生草本;植株有浓烈的挥发性香气。根单生,垂直,狭纺锤形;茎 单生,高100-200cm,基部直径可达1cm,有纵棱,幼时绿色,后变褐色或红褐色,多分枝;茎、枝、叶两面及总苞片背面无毛或初时背面微有极稀疏短柔毛,后脱落无毛。 叶:纸质,绿色;茎下部叶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7cm,宽2-6cm,绿色,两面具细小脱落性的白色腺点及细小凹点,三(至四)回栉齿状羽状深裂,每侧有裂片5-8(-10)枚,裂片长椭圆状卵形,再次分裂,小裂片边缘具多枚栉齿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的深裂齿,裂齿长1-2mm,宽0.5-1mm,中肋明显,在叶面上稍隆起,中轴两侧有狭翅而无小栉齿,稀上部有数枚小栉齿,叶柄长1-2cm,基部有半抱茎的假托叶;中部叶二(至三)回栉齿状的羽状深裂,小裂片栉齿状三角形。稀少为细短狭线形,具短柄;上部叶与苞片叶一(至二)回栉齿状羽状深裂,近无柄。 花:头状花序球形,多数,直径1.5-2.5cm,有短梗,下垂或倾斜,基部有线形的小苞叶,在分枝上排成总状或复总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开展、尖塔形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内、外层近等长,外层总苞片长卵形或狭长椭圆形,中肋绿色,边膜质,中层、内层总苞片宽卵形或卵形,花序托凸起,半球形;花深黄色,雌花10-18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3)裂齿,外面有腺点,花柱线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钝尖;两性花10-30朵,结实或中央少数花不结实,花冠管状,花药线形,上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具短尖头,花柱近与花冠等长,先端2叉,叉端截形,有短睫毛。 果:瘦果小,椭圆状卵形,略扁。花果期8-11月。 分布于中国全境,以及欧洲、亚洲的温带、寒带和亚热带地区,生境适应性强。 黄花蒿入药,作清热、解暑、截疟、凉血用,还作外用药,亦可用作香料、牲畜饲料。黄花蒿含挥发油,并含青蒿素 、黄酮类化合物等。青蒿素,为抗疟的主要有效成分。 传统中药习称黄花蒿为“青蒿”,入药作清热、解暑、截疟、凉血、利尿、 健胃、止盗汗用。此外,还作外用药。入药部位:全草。 性味:辛苦,凉,无毒;寒。 功效:清热解疟,驱风止痒。 主治:伤暑,疟疾。潮热,小儿惊风,热泻,恶疮疥癣。 1、治小儿风寒惊热。《纲目》 2、生叶汁,涂恶疮疥癣及毒虫咬伤。《现代实用中药》 3、清热。《南京民间药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 选方:【仫佬药】埃弄:枝、叶、全草用于疟疾,骨蒸潮热,腹泻。《桂药编》 【阿昌药】尊:治结核潮热疟疾。《德宏药录》 【傣药】牙咩闷(德傣):全株治外伤。《滇省志》 【藏药】堪那:地上部分治感冒发烧,疟疾,炭疽病。《藏本草》黄花蒿,是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主要原料。[8] 青蒿素,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对脑疟等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青蒿素类药物可口服、可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甚至可制成栓剂,使用简单便捷。但为了防范疟原虫产生抗药性,目前普遍采用青蒿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复方疗法。 古本草书记述的“草蒿”(神农本草经)及“青蒿”(除花色淡青、淡黄色者外)与“黄花蒿”(本草纲目)无异,中药习称“青蒿”,而植物学通称为“黄花蒿”A. annur Linn.,该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生长,其体态略有变异。入药作清热、解暑、截疟、凉血、利尿、健胃、止盗汗用,此外,还作外用药。南方民间取枝叶制酒饼或作制酱的香料。牧区作牲畜饲料。本种不同于植物学上称的“青蒿”A. carvifolia Buch.-Ham. ex Roxb.,二者药用功能虽然接近,但后者不含“青蒿素”,亦无抗疟作用。[3] 青蒿花粒是其植物的精华,可用于“药浴”、“洗头”、“泡脚”等预防和治疗常见头癣、脚气、红斑狼疮等常见皮肤病。花粉过敏者慎用。
|
|
来自: 昵称40060981 > 《大健康产业》